【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漢代青銅藝術】
從商周到春秋戰國為青銅器的盛行時期,漢代普遍採用鐵器,青銅器不如以前受到重視,製作的品質逐漸降低,許多在早期流行的器皿也停止使用了。
漢代青銅器鑄製得較粗陋,器形與花紋多受中亞、西亞、希臘及羅馬文化的影響,而較以前有所改變。
在青銅器表面鎏金及鑲嵌金、銀花紋的圖案為漢代青銅器常用裝飾。
漢代仍使用的青銅器有鼎、甗、簋、盉、壺、扁壺、鑑、鏡、奩、博山爐、鐎斗、文鎮及帶鉤等種類。
最著名的要算鏡和印。
銅鏡大概起於春秋,到漢代臻於成熟完美,鏡鈕多作半圓球形,鏡面光滑,自早期的平面演進為微凸的弧面,鏡背及鏡邊均有細微的花紋。
早期常用鳥獸紋,並在內框鼻座外作雙線圓框或方框,邊緣呈內捲的形式,鏡邊為直紋。
中期製品鼻座多為四瓣形花紋,以麟、鳳、龜、龍四靈獸作四面裝飾的主題,每面花紋上下配列規矩紋與乳丁,外緣飾以齒紋與曲折紋。
至於晚期的紋飾有神、龍、鳳、虎、車馬及人像等。
至於銘文,為漢鏡特色,早期的銘文較少,多作四字銘、十字銘與十二字銘,排列於鼻外的方框內。
晚期的四字銘分列四方,字體作長條形,下段長於上段,並作圖案處理,使字體藝術化。
銅印也為漢代青銅器中有趣者,分官印和私印。
所用文字多為鑄出的漢篆,印鈕製作精細。
(劉萬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49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