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潮汐預報】
潮汐乃為天體對地球吸引力的結果,而影響地球潮汐最大的天體為地球和月亮。
其餘不是因距離地球太遠,就是其本身的質量太小,對地球潮汐影響太小而不予以考慮。
引起潮汐的力稱之引潮力。
雖可假設在地球表面全是覆蓄著水,而水亦沒有黏性時,可推算出各點的潮汐大小,而此所推算出地球表面之潮汐,最大潮差僅七十八公分而已。
然地球表面是有大片大片的陸地,而使海水發生共振現象及聚集現象,以致實際的潮差要比推算大得多,尤以海灣及海峽為甚。
最大的潮差是發生在加拿大的芬地灣(FundyBay),潮差高達十七公尺之多。
因此,潮汐預報不能僅考慮天體的吸引力,而必須配以潮汐以往的記錄方可。
目前的潮汐預報,可分為調和分析法和統計法兩種。
調和分析法為假想潮汐由各個具有不同週期及振幅之分潮所組成,利用以往觀測出的潮汐記錄,運用調和分析法分析出各分潮之潮高及相位遲角常數,再運用此常數及週期,即可組合推測出任何時間的潮汐高度。
而分潮之週期可用太陽、地球及月球之運行週期推出,或用以往之潮汐記錄,運用波譜分析法分析,所得波譜中具有較大的波譜能能之週期,即為所需之分潮週期。
月球要較太陽所生的引潮力約大一倍,以星球在地球表面所要研究潮汐地點之正上空時其引潮力最大,當星球正在研究地點之子午線正上空時稱為中天;
如此星球為月球,則稱上太陰中天;
若發生高潮之時閒至太陰中天的時間差,則稱高潮間隙;
若至低潮時間差,則稱低潮間隙。
統計法即將以往的潮汐記錄,分成一、春分至夏至,二、夏至到秋分,三、秋分至冬至,四、冬至到春分四組。
每組個別以陰曆為主,將初一至三十每日之上的太陰中天時間及高潮間隙、高潮、低潮、低潮間隙分別取平均值;
如欲預報某日的潮汐,則首先查出它是屬於四組中之那一組,再查該日之太陰中天時間,取出該組中相同太陰中天時間的高潮間隙、高潮潮高、低潮間隙、低潮潮高。
以該日之太陰中天時間加高潮間隙,低潮間隙即為該日之高潮發生時間及低潮發生時間,所查出之高低潮潮高即分別為該日之高低潮潮高。
(殷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32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