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銀川】
銀川,舊稱寧夏。
寧夏原為縣名屬寧夏省。
漢為北地郡富平縣地,北周置懷遠縣,宋時西夏元昊建國都於此號興慶府,元為寧夏路東境地,清為寧夏府治,民國二年裁府留縣,三年畫屬甘肅省寧夏道,十七年寧夏建省,以此為省治。
銀川地據賀蘭山脈之東,長城屏其北,東臨黃河,平原縱展,銀川即位平原中心,臨唐徠渠東岸。
包頭至蘭州之鐵路,有支線達市內。
黃河自蘭州以東入峽,曲折以達中,水流平緩,漢唐以來,開渠灌溉,繡野錦田,塞上天府。
古有「黃河千里,唯富寧夏」之諺。
銀川舊有城垣,居民漢、回雜處。
出口貨有稻米、麥、高梁、鐵、酒、牛羊皮、駝毛、藥材等,輸入品以布疋、糖、百貨為主。
工業就原料加工。
銀川東三十里之橫山堡,濱臨黃河、帆檣蝟集,為其外港。
名勝以承天寺最著,寺內有大佛。
有塔名西塔,八角十一層,為西夏天慶三年(西元一一一三)夏主諒祚所建。
全塔不事丹堊,青磚砌成,堅潔可觀。
振武門外三里,有北塔即海寶塔,為西夏赫連勃勃所建,又名赫寶塔,搭高十一丈,方形式樣奇特。
另古蹟為省府門前之岳忠武碑,宋紹興五年(一一三五)忠武自書送張紫巖北伐詩,碑高六尺,筆力雄健。
(楊鍚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30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