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日文●端午節】
中國農曆四季各有節日,五月五日為夏節。
端午節源自夏至,是夏節。
相傳屈原以忠被讒,見疏於懷王,懷王為張儀所欺,竟客死於秦。
屈原憂國思君,於五月五日投汨羅江而死,楚人哀悼他,就在這一天以竹筒貯米,投到江裏祭祀他。
是故,端午節的由來是為紀念屈原的。
梁人吳均作續齊諧記,稱:漢建武中,長沙區曲忽見一士人,自云三閭大夫,謂曲曰:「聞君當見祭,甚善。
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綵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
曲依其言,今五月五日作粽并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
續齊諧記僅提及作粽子為端午民俗之一,而宗懍撰荊楚歲時記又稱:五月五日競渡,俗為屈原投汩羅日,傷其死所,故並命舟以拯之。
則龍舟競渡也被視為紀念屈原的民俗。
端陽節的時令,氣象已經轉進到夏的燠熱天,大自然新生出夏的環境中的困人蟲物,同時卻也新長了植物,它是衛護人類安寧的。
例如端陽來臨,蚊蠅叢生,蒲艾滿田,氣味薰得像是驅邪辟毒,所以歷年來端陽和蒲艾民俗,長久存在,即使都市中出現了噴蟲毒物,在心理上,和大地中,還是難認它是可以現代化而擯棄蒲艾,到絕路的程度。
端陽習俗的龍舟競渡,古人原意如祇是民間娛樂而已,那現代生活群體娛樂在水面上,方式多多了。
如倒認為這是精練水手,如今一看水戰演進的新形態,豈不是瞠目在後,再也攀不住時代潮流了。
如把龍舟競渡現代化而為機械的競賽,那船舷勇士便難使出划槳的力氣了。
好像這幾年端陽競渡的節目在變遷,不像從前的熱烈了。
粽子決不是為了屈原飢餓而出世,它是人們食物的享受,內容適合大眾的胃口,而且價廉物美。
又加上烹飪精良,大家在端陽過節,男女老少誰都不祇享受一個,應該會是永恆不輟的民俗。
香袋原是法物,用在宗教性的辟禳之物,袋裏包的是神符,人們佩著也說能辟邪,後來移易了變成飾物,內包具有殺蟲的氣體之物,更進一程,包著是純香之物─麝香、龍腦等。
又從簡樸的符包而進化成形式比較藝術化了,式樣從智慧、精工、構思而成端陽的商品了。
民俗的易移,也就在年年創化中。
喝雄黃酒,也是端陽午餐必備之物,它也在創化,把西方的調酒技術也應用在內。
(婁子匡)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27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