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讀曲歌】
讀曲歌,是六朝清商曲辭、吳聲歌曲中的一種。
郭茂倩樂府詩集四十六卷輯錄讀曲歌共八十九首,為現存吳聲歌曲中,保存民間歌辭最多的一類。
讀曲歌發生的本事有二:一指宋元帝元嘉十七年(西元四四○)袁后崩,百官不敢作樂,偶因宴樂,也僅小聲讀曲細吟(樂府詩集引古今樂錄)。
一指彭城王劉義康被領軍將軍劉湛所殺,時元嘉二十八年(四五二),劉義康排行第四,故歌辭有「死罪劉領軍,誤殺劉第四」,視讀曲歌為彭城王劉義康所作(宋書樂志一)。
從以上的兩項本事來看,讀曲歌是元嘉十七年到二十八年間,由民間所發生的歌謠,當時只是徒歌,而不施以管弦;
且讀曲歌不類其他吳歌,它只是獨曲,猶今日的獨唱,因此其中不用男女贈答與和送聲,僅止於獨唱而已。
原始的讀曲歌,含有哀歌、輓歌的成分,如齊武帝到鍾山弔何美人墓,從臣朱碩仙在墓前唱讀曲歌,便是例證;
又讀曲歌取墳前的石碑入詩,碑,諧音悲傷的悲,如:「打壞木棲,誰能坐相思;三更書石闕,憶子夜啼碑。」
也是例證。
讀曲歌雖起源於哀歌,由於聲音哀苦,和子夜歌一樣,為六朝民間最流行的民歌,後來民間大半當情歌來唱,也多用諧音雙關語,是其特色,且歌辭時用雜言,簡短而富情趣。
(邱變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606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