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鵲鷚】
Magpie-lark
【辭書名稱】鳥類
學名:Grallinacyanoleuca形態:體長約27公分。
喙直,象牙白色,喙峰黑色;
腳強健,黑色。
羽色黑白相間:雄鳥前額、頭頂、後頸至背部黑色,眉線白色,過眼線黑色,部分翼羽白色,部分黑色,尾羽黑色。
喉部至上胸部黑色,腹部白色。
雌鳥前額、喙基部至喉部白色,頭頂經過眼睛、頸側至胸部黑色,眼後至肩部白色,其餘與雄鳥相似。
分布:分布於澳洲、塔斯馬尼亞島及新幾內亞東南部。
生態習性:棲息於開闊的草原和農地。
在地面上覓食昆蟲、蝸牛和其他無脊椎動物,經常在湖泊或是池塘的邊緣出現,並逐漸適應人為環境,成為市鎮中常見的鳥類,經常無視於繁忙的交通,沿著車流不斷的路邊行走。
叫聲為嘹亮的“pee-wee”。
森林的砍伐以及在乾燥地帶提供的水源,擴展了鵲鷚的活動範圍;
但在某些地方則族群數量持續下降,可能是因為水質轉化,或是人類為了消除肝吸蟲而毒殺蝸牛,導致其食物減少。
引用:http://edic.nict.gov.tw/cgi-bin/bth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