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連珠】
連珠文體,始於戰國,韓非有連珠論二十二篇(北史李先傳),至兩漢之世,楊雄、班固等先後仿之,遂成文章之一體。
後人又有演連珠、廣連珠、暢連珠。
擬連珠等名,惟自六朝後,作者蓋鮮。
文選李善注引傳玄敘連珠曰:「所謂連珠者,興於漢章之世,班固、賈逵、傅毅三子受詔作之。
其文體辭麗而言約,不指說事情。
必假喻以達其旨,而覽者微悟,合於古詩諷興之義。
欲使歷歷如貫珠,易看而可悅,故謂之連珠。」
徐師曾文體明辨更詳言之曰:「按連珠者,假物陳義以通諷諭之詞也。
連之為言貫也,貫穿情理,如珠之在貫也。
蓋自楊雄綜述碎文,肇為連珠,而班固、賀逵、傅毅之流,受詔繼作,傅玄乃云興於漢章之世,誤矣。
然其辭麗言約,合於古詩諷輿之義,則不易之論也。
其體展轉,或二或三,皆駢偶而有韻,故工於此者,必使義明而詞淨,事圓而音澤,磊磊自轉,乃可稱珠。
否則欲穿明珠,多貫魚目,惡能免於劉勰之誚邪。」
連珠之體,大率先立理以為基,繼援事以為證,近世論之者謂有合於印度之因明、泰西之邏輯者,信然。
(張仁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17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