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人文心理學】
人文心理學源自西方哲學家齊克果、尼采、沙特等人的「存在主義」。
該主義強調:人不是受外在刺激或潛在意識所控制的有機體;
人是具有善良的人性;
人是一個具有能移操縱自己命運與改變其周圍環境的行為者;
人有「自由意志」以及朝向自我實現的力量,因此人不同於其他動物之處,就是人有自由的意志去選擇和決定自己的行為。
人文主義心理學,強調個人的獨特性和完整性。
每一個人都有改善現況,去追求更完美境界的驅力。
這就是馬斯洛(A.Maslow)和羅傑士(G.Rogers)所謂的自我實現。
這兩位學者均認為:每一個人都會努力去自我實現以及發展自己的潛能。
生活的目標是不斷的求長進與體驗新的生活方式。
因此應該把人當作一個整體的有機體來研究,而不祇是研究個體的特殊反應。
他們反對行為主義和心理分析學派,將人分析成各種反應與衝突的個體,如此無法對人性有真正的了解。
人文心理學的典型代表人物是羅傑士,他也是案主中心(Client-center)治療法的創始人。
他認為人性本性,根據其心理諮商與治療的經驗,祇要輔導員無條件的積極尊重案主,以坦誠的態度去鼓勵與支持案主,則當事人的自我必能順利的成長。
(葉重新)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79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