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潮州音樂】
潮州音樂其源甚古,屬於陰柔南樂系統。
它的樂器大約可分絃類:有白字頭絃、外江頭絃、椰湖、二胡、竹絃、京胡、三絃、琵琶、月琴、秦琴、箏、洋琴等;
管類:大吹、小吹、橫笛、洞簫、管、笙、號角。
鼓板:大鼓、小鼓、半鼓、板、梆子。
銅器:蘇鑼、斗鑼、月鑼、深波鑼、欽鑼、大鈸、小鈸、宙、鐘、三目鐘。
保留弋陽腔而加以變化,有二三人合唱曲頭或曲尾;
用真嗓及幫腔;
有絃套、笛譜千餘首,潮樂譜亦相當古老,除現代簡譜用1234567作doRemi之外,潮樂用二三四五六七八作記譜符號,俗稱二四譜。
它的樂調有:輕三六調、重三六調、活三五調、變三六調(陰調、反絃、鎖南枝)。
及吸收外江戲的西皮、二簧、陰調等。
其用於廟堂之所的合奏樂,俗稱潮州大鑼鼓。
其節奏亦分頭板慢調、二板中調,以及所謂寒調的滾板。
樂器定絃:外江定弦二黃為合尺,西皮為四工,陰調為上六。
白字定絃為輕六用含上,重六用尺六;
由於地近普陀,僧尾多唱普陀腔,改良偈讚板則叫七星板,多吸收外地音樂,如秦腔、花鼓;
更保存南北曲牌如:混江龍、畫眉序、江兒水、小梁州、山坡羊、浪淘沙、柳青娘、哭皇天等,至為豐富。
(李殿魁)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09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