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經濟●差額地租】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9 17:55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經濟●差額地租】

中華百科全書●經濟●差額地租

 

差額地租的基本觀念,是因土地沃度不同,各種土地的產出間有所差別。

 

隨而,地租就是某一種或某一塊土地產出和邊際土地間的差額。

 

這一觀念首先是由李嘉圖提出。

 

且以一無人島開發為例,先到的農人,當然選擇最肥沃的土地墾種,由於這是第一批,亦可以稱之為邊際土地,而不必繳地租。

 

然後,第二批農人湧來開墾,因為最肥沃的土地已經有人捷足先登,所以,只好墾種次佳的土地。

 

這時候,第二批開發的土地或次佳土地,稱為邊際土地,可以自由開墾而不必繳地租。

 

但是,因為第一批土地沃度較高,以致單位產量較多,譬如說,第一批土地每畝產量為小麥一千五百公斤,而邊際土地每畝只產一千一百公斤。

 

兩種等級土地上的農人所花力氣是一樣,但收穫頗為懸殊,於是乎,耕種邊際土地的農人,願意出一些代價,譬如說,每畝一百公斤小麥,交給第一批土地的農人,以取得耕種權或使用權,這樣,他可以比耕種邊際土地每畝多收入三百公斤小麥,這就是地租。

 

如此,會引起邊際土地上其他農人仿效,這些農人彼此競爭租用第一批土地,導致租額節節上升,提高到每畝四百公斤小麥為止。

 

假若再有第三批農人前來,只好耕種劣等土地,其產量每畝為六百公斤小麥。

 

這種劣土就接替次佳土地而為邊際土地,並不需付地租,但若耕種次佳土地,每畝須付五百公斤小麥;

 

耕種沃地,則每畝須付九百公斤作為地租,恰好是這些土地單位產出和邊際土地單位產出間的差額。

 

在貨幣經濟中,這一差額地租仍然可以應用。

 

由於現代農業生產中,除土地與勞力外,還有機械、肥料、燃料,與農藥等,所以現代的差額地租觀念,不以產出為著眼點,而從成本面出發。

 

假定一塊土地生產一定產量所需的土地以外成本(包括勞力、機械等)為十六萬元,而另一塊土地生產同等產量所需的成本,則為十二萬元。

 

是以,這兩塊土地的地租差額,恰好等於四萬元。

 

由於邊際土地不需付任何地租,所以,現代的差額地租定義可如下述:「任何一塊土地上的地租,將等於該土地生產一定產出所需的成本,與邊際土地生產同等產出所需成本之間的差額。」

 

(侯家駒)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82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