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桓溫】
桓溫(西元三一二~三七三年),字元子,東晉譙國龍亢人。
漢儒桓榮之後,父彝,以其嬰幼見知於溫嶠,名之曰溫。
桓溫長尚南康長公主,拜駙馬都尉,除琅邪太守、徐州刺史。
庾翼死,以溫為都督荊梁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鎮江陵。
陶侃死後,上游勢力人於庾亮之手,再出庾翼轉到桓溫。
溫之志,在於自張權勢,欲張權勢,必立功名,遂於穆帝永和二年(三四六),西平成漢。
溫聲威既盛,力主北伐,朝廷忌之,用殷浩以相牽制,浩卒為溫奏廢,內外大權,一歸於溫。
乃北伐苻秦,進至霸上,耆老感泣重見官軍,後以軍糧不繼還軍。
進征討大都督,司冀二州諸軍事,委以專征之任。
哀帝隆和元年(三六二),自江陵北伐慕容燕,收復洛陽,繕復諸陵,既旋軍,司豫青兗復陷。
加侍中、大司馬、都督中外諸軍事。
桓溫雖有興復中原之心,數次北伐,終以朝廷忌刻牽制,未能竟其功茉。
興寧二年(三六四),有見於僑人與土著白黃分籍,實行土斷。
太和六年(三七一),溫廢帝為海西公,立簡文帝,而移鎮姑熟。
溫功業既盛,權勢日張,遂有非分之想,而事既不符所望,便此憤怒,於孝武帝寧康元年(三七三)七月卒,時年六十二。
(何啟民)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63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