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漢賦】
賦為一種文體。
賦盛於漢,猶如詩盛於唐,詞盛於宋,曲盛於元。
所以漢賦與唐詩、宋詞、元曲並列,皆稱為一代之文學。
鄭玄注周禮大師云:「賦之言鋪,直鋪陳今之政教善惡。」
則知賦之古義,實含有政治意味,而為臣民諫君王之工具,故漢賦多為諷諭之作。
漢書藝文志謂「不歌而誦謂之賦」,則說明其為口誦之文學,而別於詩歌。
至於賦體之特色,文心雕龍詮賦篇闡述最為簡明,其云:「賦者鋪也,鋪采摛文,體物寫志也。」
追溯其源流,則云:「賦者受命於詩人,拓宇於楚辭也。」
它為楚辭文學之系統,亦古詩之流亞。
漢人稱賦,實兼括楚辭,稱屈原諸作,亦以賦為稱,故漢人所作賦篇,即兼括散文式古賦及楚辭式篇章。
司馬相如子虛上林賦,即屬前者,其大人、長門賦,則屬後者。
前者乃「設辭無事實,而義在託諷」,多採「假設問對」之散文形式;
後者雖取楚辭句式,然二者仍以「恢廓聲勢」、「排比諧隱」、「徵材聚事」並押韻,為其共同特徵。
賦體多變,至六朝變為俳賦,唐人再變為律賦,宋人又變而為文賦,風格面貌,皆迥然異趣。
漢賦寓諷於頌,故多歌功頌德;
因其口誦而多狀聲狀貌之語彙,當時字無常檢,多用形聲假借字,後人但見其文字聯邊堆積,辭句艱澀難懂,乃多加誣蔑。
其實它有其特別之產生背景與表現手法,所以其氣象與境界,與詩詞各有擅長。
其漸開六朝駢文體式,為中國文學開導一派主流,對於中國文學的發展,影響極為重大而深遠。
(簡宗梧)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51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