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演義】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8 17:09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演義】

中華百科全書●文學●演義

 

演義一詞,後漢書周儻傳、文選西征賦用作動詞,意謂:詳細敘述道理、事實也。

 

而後為小說家借用,成為名詞,專指與歷史敘事有關之大部分長篇章回小說,在定義上大約如此:依據史事,雜取稗官小說之言,敷佐成文,而淺顯易解者。

 

自淵源觀之,演義類小說,乃從宋元平話講史一門所衍生。

 

當時所謂「講史」,是說話人只略記史事大綱,而於現場隨口敷衍,添枝加葉,其表演的行為本身即有演義的意義。

 

現今流傳之全相平話五種,乃以極粗糙簡略之文言文寫成。

 

後世之職業小說家則往往根據平話底本而加以修改、增刪、潤飾,演為長篇章回之歷史小說,於是正式定名為演義,如最早出現之「三國演義」,即是如此擴充而來。

 

因此,演義本來的意思,相當於講史,即指把某一個時代的史事,敷衍成通俗的小說。

 

或者說,以史實為核心,藝術化的融合了事實與想像。

 

在人物及事件的描述上有創新的發揮,但又不違背眾所皆知的事實。

 

它的內容成分主要包括三種:史實(正史的事件與人物)、傳說(民間的流傳與造形)、幻想(作者的虛構與發揮),主題則大抵分為開國建朝、國家安危、歷朝紀事等。

 

比較著名的演義小說有三國演義、隋唐演義、封神演義等。

 

後來又有大規模,成系統的編寫,如二十五史通俗演義,及蔡東帆的中國歷史通俗演義。

 

一般說來,演義由於它的通俗性、趣味性而深入民間,往往取代了正史而成為廣大民眾歷史知識的來源。

 

此外,亦有書名為演義,卻與講史無關的,如梁寅詩演義、蘇鶚蘇氏演義、鄧希賢修真演義等。

 

亦有許多性質上屬於講史,而不以演義為名的,另稱為傳(說岳全傳)、誌傳(全漢誌傳)、演傳(殘唐五代史演傳)的。

 

(胡楚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49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