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錨】
rockanchor
【辭書名稱】力學名詞辭典
一種地工結構物,由多股鋼索或多條預力鋼線為主體,傳遞力量至岩盤深處,以錨碇不穩之結構或岩體。
岩錨由錨根、錨腱、及錨頭等三主要部分所構成,每支長度自15公尺至70公尺不等,每支可承受拉力15噸至500噸左右。
錨腱(tendon),為一岩錨之主體,由鋼索多股或預力鋼線多條連同灌漿管與迥灌管繫為一朿,挿入預先鑽妥之岩孔(直徑100mm至200mm)內。
錨腱之末段(長6至15公尺,常用8公尺)作為固定段(錨根)者,不包以襯管,以便灌漿膠固於孔壁;
固定段以外之錨腱,包以塑膠質襯管以隔離錨腱鋼材與岩壁,作為岩錨之自由段。
當岩錨在施加預力時,自由段可自由伸長。
當預力施加完全確定後,自由段亦以灌漿防止鋼腱之鏽蝕。
錨根(anchorroot),又稱為岩錨之固定端或固定段,得為連接錨腱末論之機械式錨具;
亦為錨腱之末段經灌漿膠固於鑽孔內之岩壁而形成。
灌漿膠固式之錨根(固定段),須位於新鮮且具有良好摩擦力之岩盤(例如砂岩)內。
錨頭(anchorhead),位於岩錨最外端並伸出岩盤面外一小段,由鋼質鈑與夾具等所構成。
當錨根(固定段)之灌漿已完全凝固後(若不加速凝或早強劑之砂漿,需28天),在孔外施拉力(稱為預力)於鋼索或鋼線,至所施之力到達預定之值且確定之後,以夾具將鋼索(或鋼線)卡緊於端飯外,錨頭完成。
通常在錨頭加上金屬護罩或混凝土護帽。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