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禪宗哲學】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8 12:18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禪宗哲學】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8 20:19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宗教●禪宗哲學

 

從整個宗教上說,禪宗是一種實踐宗教;

 

從整個佛教上說,禪宗是一種中國佛教。

 

照理,禪宗應該是一種注重實踐的中國佛教,但在實踐中,禪宗在中國,卻更重視見地,重視悟,重視圓悟,尤其重視頓悟。

 

此使中國的禪宗,在宗教上有其新的面貌,而在哲學上更有其新的形態。

 

一般而言,凡是哲學,總須有其概念,有其系統,有其路數,有其秩序,但禪宗在中國,自六祖以後,卻極致力於一些概念、系統、路數,以至秩序的去除與打破。

 

其所有的棒喝,所有的打罵,所有的公案,所有的話頭等等,語其主要作用,即所謂大機大用,實皆在此而不在彼。

 

就因為如此,禪宗及其哲學在中國,有其新的面貌,與新的形態,而特異於其他宗教與哲學。

 

那是宗教的宗教,又是哲學的哲學,而應深加領悟。

 

要如其致力於概念、系統、路數與秩序的破除,以至呵佛罵祖,正所以求其無概念之概念,無系統之系統,無路數之路數,無秩序之秩序,以至於並非是呵佛,亦並非是罵祖。

 

這正如其所謂「不立文字」,亦並非是不要文字,是一樣語意。

 

由上所言,禪宗哲學,實有其真理之圓融性和藝術性,並有其美妙,有其境界,有其生命;

 

並有其深遠,且有其高,而可以欣賞,並可以玩索,而可以回味,且是回味無窮。

 

於此,一切會歸於生活,歸於智慧,歸於心靈,但更會歸於生活之妙道,歸於智慧之活用,並歸於無心。

 

此與一般哲學,完全兩樣。

 

禪宗哲學之規模及發展,一般而論,儘會和整個佛教哲學規模及其發展,有其頗為相似之線索。

 

此在整個佛教哲學是:由苦、集、滅、道,到慈、悲、喜、捨;

 

由緣起性空,到圓融無礙,由我執法執,到空的智慧;

 

由小乘而大乘,到心的大開大合;

 

由色法而心法,到體、用、相之相即;

 

由因果業力,到一套至為完全之關係哲學;

 

由有為法而無為法,到整個的機忘見歇,並讓一切聖賢,皆以無為而有等差;

 

又由假有實有,到萬古長空,一朝風月;

 

更由非心非色,到所過之化;

 

由有漏無漏,到一切的完成;

 

由般若、中道,到達真空而妙有,妙有而真空;

 

從而又由名與絕名,到達有言而無言,無言而有言;

 

復由佛性佛心,到達著一大真實;

 

終由天台之性具,華嚴之性起,到達著一念三千,與夫三千歸於一念;

 

由即心無心,到是佛是道;

 

由八識四智,到皓月當空。

 

而在佛教哲學中之禪宗哲學,則是沿著「即心無心-是佛是道」之一大線索發展而來。

 

因此之故,它自會聯結著天台、華嚴,亦不免連帶著般若與淨土。

 

此使禪宗哲學,更有豐富內容。

 

禪宗在中國,達摩被稱為初祖。

 

達摩以前之習禪者,皆閒居靜處,息諸緣務,住寺廟中,食衣俱足,無須生產,凡此皆為所謂之漸道修禪。

 

達摩所傳者,據云乃最上乘禪,得教外別傳,以心傳心,而實則為面壁之教,並儘有其理入與行入。

 

但其傳至慧能,即六祖時,六祖即於其壇經中,明言:「即心是佛,無心是道。」

 

此使六祖以後之禪宗,在思想上,或在哲學上,即沿此一線索,而一新其面目,並有所謂「挑水砍柴,莫非妙道」。

 

此即是由即心是佛,到無心是道。

 

圭峰宗密於習禪有得後,自云:「深潭水底,影相昭昭。」

 

此「影相昭昭」,以及其所謂「心無所寄,方免顛倒」,或所謂「不斷不修,任運自在,方名解脫」,都是無心是道。

 

禪宗之禪觀工天,無一定之位次。

 

於此,永明禪師有云:「何乃捏目生華,強分行位?」

 

似此「不捏目生華」,亦正是無心是道。

 

永明禪師之宗鏡錄中,更稱:「無邊義海,咸歸顧眄之中;萬象形容,盡入照臨之內。斯乃曹溪一味之旨。」

 

在此,又是無心即心,此乃是:只無心,便即是心,亦即是永明禪師所謂:「似訥始平分明路,如愚方塞是非門。」

 

永嘉玄覺之證道歌,由天台轉南嶽懷讓,歷馬祖,再轉百丈懷海、黃檗以至臨濟之重破奪,乃般若宗之精神。

 

而法眼之十玄、六相,曹洞宗之依理事言五位君臣,又取華嚴。

 

同樣,禪宗自馬祖及石頭希遷以下,尤重接機,凡此所述,皆為無心即心。

 

於此,南嶽懷有句云:「說似一物即不中。」

 

若是把無心即心,說似一物,此即不中。

 

此只能說是無心之心。

 

百丈懷海云:「于一義,作無量義;于無量義,作一義。」

 

於此,即心是一義,無心是無量義。

 

而所謂即心無心,即是:即心之無心;

 

亦即是,即心之一義,到無心之無量義;

 

並非是:即心之無心之心。

 

由六祖到馬祖,馬祖曾告人「即心即佛」,隨後更告人「非心非佛」。

 

而黃檗希運更言:「佛與眾生,一心無異。」

 

既是一心無異,則即心即佛與非心非佛,又有何異?

 

以上所言之即心是佛、無心是道,與夫無心即心、即心無心,以及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此皆是互換為機,敲唱為用,方圓默契,亦正所以涵蓋眾流。

 

於此,返本還原,仍須歸於默證,復須歸於活用,此乃禪宗哲學。

 

(程兆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43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