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宗教●摩竭陀國】
摩竭陀,是古代中印度的國名,梵文及巴利文均稱為Magadha,又譯作摩揭陀、摩伽陀,摩訶陀等。
意為無毒害、不惡處、致甘露處,是十六大國之一。
大唐西域記卷八云:「摩揭陀國,周五千餘里,城少居人,邑多編戶,地沃壤滋稼穡,有異稻種,其粒麤大,香味殊越,光色特甚,彼俗謂之供大人米。土地熱濕,邑居高原,孟夏之後,仲秋之前,平居流水,可以泛舟。風俗淳質,氣序溫暑,崇重志學,尊敬佛法,伽藍五十餘所,僧徒萬有餘人,並多宗習大乘法教,天祠數十,異道甚多。」
位於恆河之南,嵩河(Son)之東,即今之毘訶爾(Bihar)地方,以拍特那(Patna,即華氏城[Paliputra])及伽耶(Gay)為其中心。
包括阿育王塔、佛足石、雞園寺、正覺山、菩提樹、金剛座、魔王擾佛處、梵天勸請處、佛苦行處、尼連禪河,王舍城、靈鷲山、迦蘭陀竹園(竹林精舍)、那爛陀寺、舍利弗開悟處、目犍連之故里等聖蹟。
西元前七世紀中葉,息修那迦王(iunga)在此建立息修那迦王朝,都於王舍城,至前第五世紀,頻毘沙羅王(Bimbisra)征服東方的鴦伽(Aga),又從憍薩羅及毘提訶,迎娶后妃而國勢大張,釋迦世尊,即於此王時代,在伽耶附近成道。
前三二三年頃,孔雀王朝(Maurya)在此興起,從頻毘沙羅王而至阿育王,國勢達到空前之隆盛,統一了全印度,惟嗣後漸衰。
前七三年頃,婆羅門宰相筏蘇提婆(Vasudeva)起而建立康婆王朝(Kanva),後來經過案達羅王朝(Andhra)而至掘多王朝(Gupta)。
西元四世紀時,再度隆盛,幾乎統一全印。
第五世紀中葉後,漸次衰微,其領土僅限於摩竭陀地方。
至第八世紀,波羅王朝(Pala)代興,帶來了瑜伽密教的機運。
(聖嚴)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4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