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非正式組織】
在任何正式之組織中,其成員常由於工作上之接近、興趣、意見,或利害關係之相同,自然形成個別之小團體。
因其產生非由組織所規定,而稱之為非正式組織(InformalOrganizations),或非正式群體(InformalGroups)。
非正式組織,通常皆為人數不多之小團體,蓋唯有在小團體中,其成員始便於接觸與認識,進而促成其結合。
正式組織之成立,乃基於工作之需要;
非正式組織之產生,則基於個人之需要。
非正式組織之功能,在使其成員能藉此而促進友誼並取得他人之認同,相互交換意見以確立共同之價值觀念,團結力量以增加權力感與安全感,以及互助合作以完成工作任務。
因之非正式組織一經形成,常能繼續存在。
非正式組織之成員間,交換意見之結果,常產生共同之行為標準,即所謂群體行為軌範(GroupNorms),為全體成員所共守,對於成員有極大之約束力量。
此種行為軌範,倘興組織規定不合,各成員亦多謹守不渝。
非正式組織之行為軌範,對其成員之生產力與個人之滿足與發展,有重大之影響。
尤其各成員生產力之高低,常視其行為軌範之內容,是否與工作有利而定。
在企業組織中,非正式組織之重要性,實不容忽視。
(戴鼎)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316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