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王莽】
王莽(西元前四五~二三年)西漢魏郡元城人,字巨君,孝元皇后侄也。
生於元帝初元四年。
父曼,早卒,諸父皆封侯,莽獨孤貧,事母及寡嫂孝。
折節讀書,學禮於沛郡陳參,受左氏於蒼梧陳欽,受易於沛國徐宜。
成帝永始元年,封新都侯,莽謙恭下士,一時頗得人望,後為大司馬秉政。
成帝崩,哀帝立,重用外戚丁氏、傅氏。
莽免官就國。
哀帝崩,莽復召用,迎立平帝,再任大司馬,領尚書事,獨攬朝政。
元始元年,加莽為太傅,號安漢公。
元始三年,進其女為平帝后。
翌年,加莽為宰衡。
莽為收買人心,為學者築舍萬區,增博士弟子員名額,於是士子上書頌莽功德者達四十八萬七千餘人,宗室劉歆,名士揚雄,均甘為所用。
翌年,賜莽九錫,位益貴。
旋弒平帝,立孺子嬰,居攝踐祚,越三年:篡位自立,改國號曰新,世稱新莽。
莽雖偽善,頗有抱負,即位後,將漢代典章制度大加改革,以圖實現漢代知識分子之理想政治。
其重要措施如下:一、恢復封建制度:將天下分為九州,取詩大雅之意,置維城、維寧、維翰、維屏、維垣、維藩之六服,每服規定千八百諸侯,總六服為萬國。
此外官制大抵取法尚書,官秩大抵取法周官。
二、土地收為國有:王莽將全國土地收為國有,名曰「王田」,不得買賣。
一家男口不滿八人,而田過一井(九百畝)者,應將餘田分予九族鄰里鄉黨。
無田者,由政府授給,一夫百畝。
三、禁止奴婢買賣:漢代貴戚豪家之奴婢,常以千百計,其生命如牛馬,生死由人。
王莽改奴婢為「私屬」,禁止買賣。
四、推廣國營事業:為免豪民富賈獨占平民所需物資,以挾制貧弱,王莽將鹽、鐵、酒、名山大澤(林、礦、漁、牧)、錢,五均賒貸,全歸國家經營,名曰「六筦」其中以五均賒貸,影饗民生尤巨。
王莽改制,用意未可厚非,但志大才疏,食古不化,加以執行又多失當,人民未蒙其利,反受其害。
「王田」制度施行末及三年,與奴婢禁革同時作罷。
「六筦」過於苛細,處處與民爭利,官吏從中舞弊,結果「府藏不實,百姓愈病」。
此外王莽復改革幣制,廢五銖錢,另造新幣,但民間仍祇用五銖錢,莽以嚴法取締,致農商失業,經濟紊亂。
王莽對外措置,更一無是處,不准四夷稱王,盡降為侯,致四夷俱叛。
王莽未年,連歲旱蝗為災,各地盜賊起,天下大亂,漢宗室劉秀起兵於舂陵,大敗莽軍於昆陽,漢兵入長安,京師發生暴動,莽為商人杜吳所殺,時為地皇四年,莽自稱帝至亡,凡十五年。
(吳平)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86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