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軍事●軍車生產】
國軍秉持自力更生之一貫政策,力求軍車自製。
政府播遷臺灣之後,接受美援裝備,其中戰術性車輛,多為第二次世界大戰之產品,車況欠佳,零件缺乏。
遵奉先總統蔣公指示,尋求與國外技術合作,更新國軍裝備。
民國五十四年,國軍與美國洽商技術合作生產軍車。
次年,簽訂「中美車輛更新合作協定」,十月,成立聯勤軍車廠,負責裝配及發動機之生產。
繼經歷年繼續研究及協商,終於建立國軍自裝軍車之能力。
民國六十七年七月,聯勤軍車廠奉命撥交經濟部,以與臺灣機械公司合併,擴大生產軍用民需之車輛,增進國軍機動能力,而達國防民生合一之精神。
現階段產品包括:一、M35兩噸半五六式載重車,二、M151五六式指揮車,三、L141發動機,四、LD465發動機。
(張世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74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