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突變】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6 15:43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突變】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突變

 

杜佛里氏(HuyoDeVries),是首先使用突變(Mutation)這個名詞的科學家,在孟德爾遺傳定律中發現,基因(Gene)雖然相當穩定,但在一代一代傳遞的過程中仍有改變,甚至影響染色體之改變。

 

通常基因或染色體之突變,可能是一部分改變,亦可能全部改變,這些突變多數是隱性的、有害的,而且十分逢機性的,因為生物體是一個長久進化而來的產物。

 

許多突變影響生物之構造和功能,較好的外表形經天擇而保留下來。

 

而變種的生物較少,且是隱性的,顯性而有益的突變在配子中形成後,即可遺傳下來。

 

有許多方式可以導致突變,在西元一九二七年,米勒(H.T.Muller)曾經用X光誘導突變。

 

此外,高溫度、紫外線、芥子氣均是可致突變的物質。

 

有些化學物品,如亞硝酸及秋水仙素(Clochicine),在不同生物也顯示具有致突變的性質,這些化學物質可直接與遺傳物質作用,或在合成遺傳物質時具有干擾性。

 

基因突變亦能在病毒中出現,病毒是能自身繁殖的最小生物單位,斑瑟(Benzer)常用病毒當作研究遺傳的材料。

 

由於突變有少數對生物有益,例如多倍體(Polyploids)之番茄、稻米等,常較親體更大形,因此在育種學上可利用之。

 

(曾榮政)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65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