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尺牘】
書信通稱尺牘。
牘為方板,古人長者稱簡,短者稱牘。
古時尺之長短不一,有以六寸為尺者,如論語泰伯篇:「可以託六尺之孤。」
劉寶楠論語正義云:「六尺之孤,以古六寸為尺計之,當今三尺六寸。」
亦有以八寸、九寸、十寸,乃至十二寸為尺者。
如蔡邕獨斷云:「夏以十寸為尺,殷以九寸為尺,周以八寸為尺。」
通鑑外紀則云:「禹十寸為尺,湯十二寸為尺,武王八寸為尺。」
關於尺之長短,傳說不同,今則恆以十寸為尺。
古人凡筆文辭皆得謂之尺牘,以尺言之,亦以其短也。
後世則通以書翰謂之尺牘。
又有尺函、尺書、尺素、尺楮、尺牒、尺翰、尺簡諸名。
尺牘之名,起源甚早,漢代已有之。
如史記倉公傳贊云:「緹縈通尺牘,父得以後寧。」
漢書陳遵傳亦云:「陳遵贍於文辭,善書,與人尺牘,主皆藏去以為榮。」
唐宋以後,書翰流行,尺牘之用日廣,近世且有彙集前人書翰,供後人學習者。
如小倉山房尺牘、秋水軒尺牘、雪鴻軒尺牘之類,凡此類皆坊間書肆流行,以其屬辭典雅,麗藻紛披,足資取法故也。
(陳新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9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