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家政●尿布疹】
尿布疹,是指一群紅色的小丘疹,以及成片粗糙的紅色皮膚,出現在尿布包裹之部位。
大部分的嬰兒,在最初幾個月,皮膚相當敏感,包尿布的地方特別容易受到傷害。
尿布疹的出現,表示嬰兒的皮膚需要特別的照顧。
造成尿布疹的主要原因,是聚集在尿布的細菌由尿中製造氨(阿摩尼亞),而氨就是引起疹子的主因。
注意下列諸項,將可預防或減輕尿布疹的程度:一、勤換尿布:長久的潮濕,會刺激敏感的皮膚,在餵奶前後及兩次餵奶中間,均應檢查尿布是否潮濕,若潮濕,應隨時更換。
二、在沐浴後或更換尿布後,用清水將所有的肥皂沫洗乾淨,以免刺激皮膚。
三、清洗尿布時,要清洗乾淨,最好不用肥皂粉清洗,因為很難沖洗乾淨,以洗衣服用的肥皂清洗比較適當。
四、尿布一定要曬太陽,因為陽光是最經濟、最有效的消毒方法。
五、若出現輕微的尿布疹,則暫時停用防水尿布套。
六、嚴重的尿布疹,則將尿布疹暴露在空氣中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法。
可用兩條毛氈遮蓋他的胸部與腿部。
將尿布摺疊放在他身體下面,可以吸收流出來的尿液。
七、儘量多用紙尿布,乾淨又方便。
八、腹瀉時,解出來的大便富刺激性,會引起肛門附近很厲害的脫皮皮疹,局部洗淨後,可塗上一層氧化鋅軟膏保護之。
(陳月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24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