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余三勝】
余三勝,或作余三盛,湖北省羅田縣人。
清道光年間到北京,搭春臺班,與程長庚、張二奎齊名,被稱為「三大鬚生」。
當時崑曲餘勢猶存,而喜愛皮黃者,多尚「京音」,程長庚曾習崑曲,念字較為講究。
張二奎則以「京腔大戲,字正腔圓」為號召。
故一般評價,認為余的藝術,稍遜於程、張。
實則余天賦高而富創造力,他的唱腔,以纖巧見長,宛轉悠揚,極饒韻味,然而保守的觀眾,總認為他不及程長庚、張二奎之循規蹈矩。
都門記略中,有一首竹枝詞,顯示出時人對他三個的月旦:「二奎今日已淪亡(二奎先程、張而逝),三勝由來沒準常,若向詞場推巨擘,個中還讓四箴堂。」
(四箴乃程長庚堂號)當時觀眾的評價,雖則如此,但是三勝的唱腔,畢竟是悅耳動聽的。
清末民初有「伶界大王」之譽的譚鑫培,雖拜程長庚為師,然唱法多半取法余三勝。
三勝之孫叔岩,又愛藝於譚,繼而發揚光大,成為今日老生行最風行,也被公認為最純正的「余派」唱腔,學者至夥,殆非前舉竹枝詞的作者所能逆料。
(張大夏)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18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