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始運動】
incipientmotion
【辭書名稱】力學名詞辭典
在輸砂力學中,砂粒子的運動,全靠水的作用力。
當水的作用力超過某一臨界值時,砂粒子就開始運動,此種現象稱為初始運動。
定量而言,即當水的剪應力或速度到達此臨界剪應力或臨界速度時,砂的粒子便開始運移了。
為了說明砂粒子之初始運動定量關係,希爾茲(Shields)在1936提出了所謂希爾茲曲線,如圖所示。
他定義無因次臨界剪應力為τ*=τ0/[(γs-γ)d],剪力雷諾茲數R*=u*d/v,其中τ0為底床剪應力;
γs為砂粒子之單位重量;
γ為水之單位體積重量;
d為顆粒之直徑;
u*為剪應力速度:ρ為水之密度;
v為水之運動黏度。
愛因斯坦(Eienstein)及格斯勒(Gessler)更引進或然率的觀念,以改進原始希爾茲之曲線。
由圖中可知,在τ*與R*之關係式裡,如果在希爾茲曲線上,則砂粒子有50%之機率會運移,而在希爾茲曲線之上方,則砂粒子較容易被帶動;
在曲線之下方,則砂粒子較不容被移動。
初始運動在計算輸砂力學中是一很重要的觀念,因有或然率的不確定性,因此砂粒之初始運動一直是輸砂力學最爭議性的話題,而缺少一致性的結論。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