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海洋●沈積環境】
沈積環境係指在物理、化學與生物等條件綜合下,沈積堆積之自然地理所在。
形成沈積環境之自然地理條件有三:一為沈積區城在形態上之特殊性;
二為沈積區域在沈積期之地殼與海平面變動;
三為當時氣候條件之變異。
在自然地理要素中,沈積區域之形態為形成沈積環境之骨幹。
大陸、陸洋、海洋之沈積區之形態相差甚大,此即沈積區域形態之特殊性,而其形態之變異常以沈積時之地殼變動與氣候條件為依歸。
如沈積區域之形熊特殊性可以顯示某一沈積現象時,常稱其為沈積區域之沈積環境,而氣候條件足以影響其形成時,則稱之為氣候之沈積環境,至於地殼或海平面變動影響其生成時,又稱為地殼變動之沈積環境。
若不計沈積時之地殼變動及氣候變化,沈積環境由於沈積過程、搬運沈積物之媒質種類、動力、沈積盆地之形態,及生物等之不同可區分為:一、大陸環境:包括因風力及冰川作用進行沈積之沙漠及冰川環境,與因水力作用進行沈積之河流、沼澤、湖泊及洞窟等環境。
二、陸洋環境:乃大陸與海洋相接之中間沈積環境,包括濱海、濱海湖與峽灣、河口與三角洲等環境。
三、海洋環境:包括水深小於二百公尺之淺海環境,深度介於二百至一千公尺間之半淺海環境,及水深大於一千公尺以上之深海環境。
(王銘輝)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07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