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血液】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5 08:17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血液】

中華百科全書●科學●血液

 

血液是在血管內流動的紅色液體,血液是主要體液之一,血液量約占體重百分之五。

 

動脈管中之血液含氧氣,多呈鮮紅色;

 

靜脈管中之血液含二氧化碳氣,多呈暗紅色。

 

一、血液功用(一)運輸營養分及氧氣至各組織中,同時運輸二氧化碳氣及體內廢物排泄出體外。

 

(二)調節體溫。

 

(三)調節體內水之平衡。

 

(四)維特體液之PH。

 

(五)有血液凝固能力,阻止流血過多。

 

(六)產生抗體抵抗疾病。

 

二、血液之組成(一)血漿1.白蛋白(Albumin):維持血漿滲透壓及運輸作用。

 

2.纖維蛋白元(Fibrinogen):凝血作用。

 

3.球蛋白(Globulin):分α、β及γ三種,前二種有運輸作用,γ球蛋白有抗病作用。

 

(二)血球1.紅血球(RBC):紅血球為雙凹形的圓盤,無核的紅色圓盤體,直徑為七.五微米(Micron),厚度是二微米。

 

男人在每立方毫米(mm3)血液中有紅血球五.四百萬個人,女人為四.八百萬個。

 

紅血球中主要成分為血紅素,所以紅血球能攜帶氧氣及二氧化碳氣。

 

紅血球於胎兒時期在肝、脾,及淋巴腺等器官中製造;

 

出生後在骨髓中製造,但在急需時,仍可在肝、脾,及淋巴腺中恢復製造。

 

紅血球的壽命大約一百二十天。

 

2.白血球(WBC):白血球較紅血球大,但較輕,有核,無色,及數目遠較紅血球為少,紅血球與白血球數目之比約為七百比一,常人在每立方毫米之血液中有白血球四千至一萬一千個,數目增多或減少時,常為醫生診斷疾病時之資料之一。

 

其作用為抵抗疾病。

 

白血球可分為下列幾種:(1)嗜中性球(Neutrophils):細胞核可分葉,愈老愈分葉多,在骨髓中製造,有阿米巴運動,能吞噬細菌等病原,及死亡後變成膿。

 

(2)嗜酸性球(嗜伊紅性球【Eosinophils】):較嗜中性球大,核不分葉,數目很少,細胞質有紅色大顆粒,易受酸性染色,過敏反應時及異物在體內(例寄生蟲)時數日會增多。

 

在骨髓中製造。

 

(3)嗜鹼性球(Basophils):數日很少,細胞質中有藍色大顆粒,易受鹼性染色,在骨髓中製造,作用尚未十分明瞭。

 

(4)淋巴球(Lymphocytes):數目較多,較小,有變形運動,產生抗體及固定毒素,在淋巴組織中製造。

 

(5)單核球(Monocytes):數目較少,細胞大,有吞噬作用,在網狀內皮細胞中製造。

 

3.血小板(Bloodplatelet):血小板呈橢圓盤形,無核。

 

直徑二~四微米,在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十五萬至四十萬。

 

製造器官與紅血球相同。

 

幫助血液凝固。

 

(三)血清:血漿除去纖維蛋白元後之黃色液體是血清。

 

(沈冠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87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