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光學模型】
原子核由中子與質子所構成,中子與質子合稱為核子。
換言之,中子與質子可視為核子之兩種不同狀態。
核子彼此間之強大核子力,使核子得束縛於原子核內,此種核子力之強度遠超過質子之間相互排斥之電磁作用力,故稱為強作用力。
核子亦可脫離原子核而單獨存在,故可用核子衝擊原子核,而觀察入射核子為原子核所散射、吸收等過程。
在原子核物理中,核子與原子核之衝擊,乃理論與實驗互相印證之重要園地。
核子與原子核之交互作用乃一複雜之多體問題,入射核子與原子核之交互作用位能,乃此核子與原子核內所有束縛態核子間距離之函數。
處理如此複雜之多體問題,在理論上實有困難,乃不得不採取較簡易之近似解。
此近似解中入射核子與原子核之交互作用位能,僅為該核子與原子核中心距離之函數,且此位能為一複數,其虛數部分表示入射核子為原子核吸收之或然率。
核子為原子核散射及吸收之過程,與光子為透明物質中之原子,或分子所散射與吸收頗相似,故前述之近似解稱為光學模型,而前述之複數位:V(r) iW(r)(式中r表示入射核子與原子核中心之距離)則稱為光學模型位能,其大小隨入射核子之動能之高低而改變。
(鄒志剛)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86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