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商學●分步成本法】
分步成本法是計算一種主要原料經過一串連續的製造程序,至製成一種產品的成本的方法;
亦稱連續成本法,最適用於化學、石油、紡織、鋼鐵、塑膠、麵粉等工業。
其計算成本的方法,是先將各製造程序分為各個生產部門,再將製造中所實際發生的原料、人工及製造費用,分別集中記錄於各生產部門,以一個特定的時間單元,為計算成本的一個段落,將該時期中記錄的成本總額,除以產量,即得該時期中各部門產量的平均單位成本。
如一種產品僅須經過一個生產部門,即可製造完成,則該生產部門的單位成本;
即為該產品的單位成本;
如一種產品須經過數個生產部門方能完成,則將第一個生產部門的單位成本移轉至次一部門。
逐步移轉至最後一個生產部門,並與最後部門發生的單位成本加總,即為產品的單位成本。
分步成本法的時間單元,通常多按月計算,各生產部門的成本總數及單位成本的計算,多採用生產成本報告表來處理。
該表內容,主要包括:一、各生產部門的產量記錄,二、各生產部門的成本記錄。
產量記錄中含有製成品及在製品;
在計算產品的單位成本時,在製品的數量須折算為約當產量,即估計在製品的完工程度的百分數乘在製品的數量。
成本記錄中的原料、人工及製造費用,均以實際費用彙計。
(蔣書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78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