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冬至】
由於地球之赤道平面,與其公轉之軌道平面約成二十三度半之交角,因此,在地球上所看見之太陽,每年一次來回於赤道南北二十三度半之間。
如圖所示:每年春分(約於三月二十一日),太陽自赤道向北移動,至六月二十二日左右夏至,太陽移至最北端。
此時陽光直射北緯二十三度半,北半球受陽光較多,是為北半球的夏季,南半球的冬季。
如圖1。
然後太陽即向南移動,約於九月二十三日秋分,經過赤道,至十二月二十二日左右(冬至,WinterSolstice),移至最南端。
此時陽光直射南緯二十三度半,南半球受陽光較多,是為南半球的夏季,北半球的冬季。
冬至之後,太陽即由南向北移動,於春分時經過赤通。
如此周而復始,在赤道南北二十三度半之間來回移動。
冬至時北半球各地區白晝最短,黑夜最長,夏至適相反,春分秋分時,南北兩半球之晝夜平分。
(魏楷才)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49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