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古氣候學】
古氣候學(Paleoclimatology)是研究各地質時代氣候變遷,及其原因之科學。
地質時代之氣候變遷,可由岩石與化石,及其他地質、地形資料,分析研究,而獲知大概。
近年發展之重要技術,有海底沈積物之鑽探,及氧同位素之分析等。
由深海沈積層所含小化石,可推悉若干古氣候概況。
分析海底化石或極地冰層之氧十八與氧十六含量比值,亦可推斷地質時代之氣候變化。
各地質時代之古氣候,一般較現代溫暖而穩定,惟偶有歷時較短之大冰期穿插其間,變化亦較多。
大冰期約每二至三億年出現一次。
最近的一次約開始於一百萬年前;
在此大冰期內,迄今至少有四次之冰河前進與後退。
最近一次的冰河前進,歷時約十萬年;
其後退則開始於不到二萬年前,至距今約八千年前始完全撤退。
說明古氣候變遷原因之學說頗多,大別可分三類:一為天文因素,如太陽輻射能之變化、地球繞太陽軌道偏心率之變動、黃赤道交角之改變、地軸之進動等。
二為地球表面之變動,如大陸漂移與造山運動等是。
三為大氣成分之改變,如火山塵之增減興二氧化碳含量之改變等。
究竟如何,尚有待繼續研究。
(林紹豪)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6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