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傳記●拓跋宏】
拓跋宏(西元四六七~四九九年),生於皇興六年八月,卒於太和二十三年四月。
獻文皇帝之長子,幼聰慧,有異姿,三歲立為皇太子,五歲即位,是為孝文帝。
及馮太后崩,始聽覽政事,莫不從善如流,尚書秦案,多自尋省,百官大小,莫不留心,嘗言:「凡為人君,患於不均,不能推誠御物,苟能均誠,胡趙之人亦可親如兄弟。」
又雅好詩書,手不釋卷,五經大義,覽之便講,史傳百家,無不該涉。
善談老莊,尤精佛理,才藻富贍,好為文章,詩賦銘頌,即興便成。
推原拓跋鮮卑之漢化,自道武帝倡導於先,而大成於宏。
其顯著者猶推班祿制之施行,北魏建國之初,百官無祿,惟可任意取給於民,致廉者不得溫飽,貪者坐擁厚資。
帝乃下詔班祿,並嚴定罰章,以止貪墨。
次為均田制之推行,時民困饑流散,豪右多有占奪,遂於太和九年(四八五)納李安世議,下詔給天下民田,使細民獲資生之利,豪右靡餘地之盈,而一齊民於編戶。
三為悉力漢化,若遷都洛陽,改變胡人生活方式以利南侵蕭齊。
禁穿胡衣,制定朱、紫、緋、綠、青五等公服。
令鮮卑人三十以下悉用漢語,官吏在朝不得言鮮卑語,違者免官。
變更姓氏,改複姓為單姓。
婚名族,帝悉先令皇子、皇弟多與漢族名門通婚等事觀之,魏國至孝文帝時,已全盤漢化。
(鄺士元)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79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