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文學●制誥】
制誥是屬古時詔敕之一種稱呼。
制言君命,誥指命官或封贈之辭,朝廷頒賜爵位或贈勳所用之文書,即稱之為制誥。
唐書有所謂:「又一人知制誥。」
李百藥傳也說:「三世掌制誥。」
可見制誥之制由來已久,且名稱歷代有所更易。
明張自烈正字通云:「古者上下有誥,秦廢古制稱制誥,漢武元狩六年(西元前一一七),初作誥,然不以命官,唐稱制不稱誥,宋始以誥命庶官,凡追贈大臣,貶謫有罪,贈封其祖父妻室,不宣於庭者,皆用之,通謂之制,當時王言之司謂之兩制,故分內外制,名雖曰制,即誥之類也。
明命官用敕不用制誥,三載考績,則用誥以褒美。」
正字通稱明代命官頒賜爵位用敕不用制誥,稱之曰誥命,其實制誥、誥命一也。
明會典云:「洪武十七年(一三八四),奏定有封爵者,給誥如一品之制,二十六年定一品至六品,皆授以誥命,誥用制誥之寶。」
清代沿襲明制,凡制誥、誥命、敕命,皆有撰定文字,用時按品填寫,但其格式稍有區別。
(李威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38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