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WC之緣起】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在十九世紀後半期,數項變革改變了捕鯨業規模及其對鯨類資源之衝擊。
如炮擊魚槍之研製,汽船對傳統漁船之取代,沿案捕鯨船及活動式之大型鯨魚加工船隻之改進。
這些變革促使捕鯨業由歐洲,跨大西洋至西非,再跟太平洋,甚至達南極地區,造成各類鯨種族群大幅縮減,於是捕鯨國開始覺醒,於1931年首先成立國際捕鯨統計局(BureauofInternationalWhalingStatistics),當時有22國代表簽署國際捕鯨管制公制,決議全面保護露脊鯨(rightwhale)。
1946年IWC成立,然而1950-1960年代各種鯨類之捕捉量相繼大幅滑落,IWC的風格與焦點進入轉型期,由原來之捕鯨導向轉向禁捕。
許多保育組織也在此時也相繼投入關注與保育鯨類之行動,如地球之友(FriendsofEarth)、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國際自然資源保育聯盟(IUCN)及華盛頓公約組織(CITES)等,終於在1982年於英國布萊頓(Brighton)會議中正式通過全面禁捕的提議,逐漸減少捕捉配額,使捕鯨業於1986年全面停止。
目前僅挪威及蘇聯仍堅持捕鯨立場。
1988年以來日本、挪威及冰島以「科學研究」為名仍繼續進行少量捕鯨,因此近年來「科學捕鯨」又倍受爭議。
1990年在美國加州聖地牙哥舉行的IWC第42屆年會中,又揭開了IWC活動保育的另一頁,IWC一向的焦點只著重於大型鬚鯨類之捕捉,1990年Dr.W.F.Perring指出小型鯨類面臨直接獵捕或間接因漁獲致死之問題嚴重性,大會投票通過未來小型鯨類之狀況及地位亦將於每年年會中審閱討論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