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血中毒】
FishBloodPoisoning,Ichthyohematoxism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指誤食或接觸血毒性魚類之血液所引起的中毒症。
少見,多與生飲大量鰻血有關。
致病魚種為鯙科(moray,如Muraenahelena)、糯鰻(conger)、鰻科(anguilla)等淡水鰻及少數海魚。
毒素存在於血液,但不存於肌肉,加熱至60~65℃可破壞,乾燥及冷凍則不影響其毒性。
潛伏期約30分鐘至24小時,主要症狀為噁心、嘔吐、腹瀉、血便、口吐白沫、皮疹、虛弱無力、少數嚴重者有呼吸衰竭、發紺、痙孿及死亡。
口腔黏膜接觸毒血可引起灼熱感、黏膜發紅及過度流涎;
眼睛接觸毒血則眼睛會刺痛、結膜發紅、眼瞼腫脹、流淚,異物感。
預防方法為避免生食鰻血。
治療為症狀療法,若眼睛接觸則應以清水沖洗。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