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食物型肉毒桿菌毒素中毒】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2-2 13:35
標題: 【食物型肉毒桿菌毒素中毒】

食物型肉毒桿菌毒素中毒

 

Food-BorneBotulism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攝食被肉毒桿菌菌外毒素污染之食品,所引起以神經症狀為主的毒素型食物中毒症。

 

在細菌性食物中毒中,發生率不高,但致死率高。

 

肉毒桿菌為革蘭氏陽性、厭氧性、有芽孢、會運動的桿菌。

 

在不良的環境中,以孢子的型態存在;

 

在於於土壤、河、湖、動物糞便中,均易有其芽孢的存在,因此魚貝肉類或蔬菜類都有污染到肉毒桿菌孢子的危險性。

 

孢子於適當環境中,發芽成長並產生外毒素,若食用前又未徹底加熱處理,則會造成中毒。

 

毒素已知有七型(A-G),其中以A、B、E、F可對人產生毒性,而以A、B、E型較為常見。

 

細菌本身不致病,只有外毒素才會致病;

 

毒素為水溶性,對熱不穩定,於80℃加熱15分鐘即可破壞。

 

外毒素會作用於自主神經及神經肌肉接合處,抑制乙醯膽鹼的釋放,而產生自主神經功能異常及神經肌肉接合虛傳遞阻斷,呈現一種急性漸進性癱瘓。

 

潛伏期12到36小時,但3小時到14天皆有報告。

 

初期症狀可能類似感冒,如口乾、喉嚨痛、腸胃不適;

 

然後出現頭暈、頭痛、眼瞼下垂、視力模糊、語言困難、吞嚥困難、便秘等症狀;

 

同時會有漸進性肌無力,且多為對稱性及下行性;

 

嚴重時會全身無力、步態不穩、呼吸肌麻痺;

 

呼吸衰竭為早期死亡的最主要原因。

 

病人之意識清楚,體溫正常。

 

瞳孔可能擴大,對光無反應或正常。

 

治療主要為儘早給予多價抗毒素血清、呼吸照顧,以及其他必要的對症和支持療法。

 

通常年紀態輕、潛伏期長或已接受抗毒素血清者,預後較好。

 

預防方法:(1)罐頭及各種真空包裝、罐裝食品,要充分滅菌;

 

(2)家庭自製罐頭、臘腸、火腿、醃漬食品時,材料要充分洗淨除菌,食用前要先加熱滅菌;

 

(3)避免食用未經加熱而長時間發酵製成的食品及加熱殺菌不完全的罐裝、瓶裝食品。

 

在臺灣彰化地區某家製造「蔭花生」之工廠,曾發生肉毒桿菌毒素中毒事件。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