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負荷】
SurfaceLoading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定義為單位時間內進入單位反應器面積內之流量或質量,又稱為溢流率(overflowrate),表示為V0=流量(Q)/池表面積(A)常用的單位有m3/m2.day或gal/ft2.day,而由(池深)/t(停留時間),可知其代表一速度,並可假想一顆粒從水表面進入沈澱池,而剛好在停留時間t內沈澱至池底;
由此可得知若進入沈澱池內的顆粒沈降速度vs≧vo時,即可100%被去除,而當顆粒的沈降速度vs<vo時,因顆粒均勻的進入池中,顆粒能否被去除尚需考慮顆粒出現時距離池底的高度h,此時的去除率為,,而由表面負荷的定義可知,在一定流量(Q)下,池表面積(A)愈大,則表面負荷愈小,所以沈澱池所能去除的顆粒粒徑也愈小,效率也愈高。
故表面負荷在水處理上代表了一項極重要的設計參數。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