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史學●史官】
中華民族是極優秀民族,很早就知道歷史對人類生活,民族生存,有極重要之關係。
所以在四五千年前有史書,也設置史官。
相傳倉頡、沮誦黃帝之史官。
歷夏商至周而史業益盛,史官之建置益備。
又不僅周天子有之,諸侯亦皆有之。
據周官(周禮)所載,有大(太)史、小史、內史、外史、御史等五史,又另有女史之名。
各有所掌,其認真周備,可以想見。
雖周官為晚出之書,未可完全徵信,但史官建置至周而大備,則為不爭之事實。
禮記玉藻有謂:「動則左史書之,言則右史書之。」
漢書藝文志又謂:「左史記言,右史記事。
事為春秋,言為尚書。」
其在諸侯,則齊有太史、南史,晉亦有太史。
暴秦焚書,諸侯史記尤甚,證諸侯皆有史,皆有史官。
西漢稱太史令,東漢稱蘭臺令史。
晉又改稱大著作、著作郎、著作佐。
其後或稱編修、修纂、纂修、助修等稱謂。
名雖不同,其掌史職則一。
此外,尚有起居注、實錄等職。
史官職掌,在漢以前兼掌天官、卜祝、星曆,其後乃專掌記事,朝政之外並修前朝史籍。
進一步言之,記事之中實負史教之重大責任。
凡成敗得失,興壞之端,必究其原委,以垂示後昆,而資鑒戒,此則中國史官所負之精神責任。
(徐文珊)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6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