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總說】
六六三十六,數中有術,術中有數。
陰陽燮理,機在其空,機不可設,設則不中。
解語重數不重理,蓋理,術語自明;
而數,則在言外,若徒知術之為術,而不知術中有數,則術多不應,且詭謀權術,原在事理之中,人情之內。
徜事出不經,則詭異立見,詫世惑俗,而機謀洩矣。
或曰:三十六計中,每六計成一套,第一套為勝戰計,第二套為敵戰計,第三套為攻戰計,第四套為混戰計,第五套為並戰計,第六套為敗戰計。
備周則意怠1;
常見則不疑。
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2。
太 3陽,太陰。
1.備周則意怠:防備十分周密,往往容易讓人鬥志鬆懈,削弱戰力。
2.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陰陽是我國古代傳統哲學和文化思想的基點,其思想籠罩著大千宇宙、細末塵埃,並影響到意識形態的一切領域。
陰陽學說是把宇宙萬物作為對立的統一體來看待,表現出樸素的辯證思想。
陰、陽二字早在甲骨文、金文中出現過,但作為陰氣、陽氣的陰陽學說,最早是由道家始祖楚國人老子所倡導,並非《易經》提出。
此計中所講的陰指機密、隱蔽;陽,指公開、暴露。
陰在陽之內,不在陽之對,在兵法上是說秘計往往隱藏於公開的事物裡,而不在公開事物的對立面上,就是說非常公開的往往蘊藏著非常機密的。
3.太:極,極大。
此句意同上。
古人按語說:陰謀作為,不能背於秘處行之。
夜半行竊,僻巷殺人,愚俗之行,非謀士之所為也。
這是說「瞞天過海」之謀略決不可以與「欺上瞞下」、「掩耳盜鈴」或者諸如夜中行竊、拖人衣裘、僻處謀命之類等同,也決不是謀略之士所應當做的事情。
雖然,這兩種在某種程度上都含有欺騙性在內,但其動機、性質、目的是不相同的,自是不可以混為一談。
這一計的兵法運用,常常是著眼於人們在觀察處理世事中,由於對某些事情的習見不疑而自覺不自覺地產生了疏漏和鬆懈,故能乘虛而示假隱真,掩蓋某種軍事行動,把握時機,出奇制勝。
見《永樂大典——薛仁貴征遼事略》唐太宗貞觀十七年,御駕親征,領三十萬大軍以寧東土。
一日,浩蕩大軍東進來到大海邊上,帝見眼前只是白浪排空,海茫無窮,即向眾總管問及過海之計,四下面面相覷。
忽傳一個近居海上的豪民請求見駕,並稱三十萬過海軍糧此家業已獨備。
帝大喜,便率百官隨這豪民來到海邊。
只見萬戶皆用一彩幕遮圍,十分嚴密。
豪民老人東向倒步引帝入室。
室內更是繡幔彩錦,茵褥舖地。
百官進酒,宴飲甚樂。
不久,風聲四起,波響如雷,杯盞傾側,人身搖動,良久不止。
太宗警驚,忙令近臣揭開彩幕察看,不看則已,一看愕然。
滿目皆一片清清海水橫無際涯,哪裡是什麼在豪民家作客,大軍竟然已航行在大海之上了!
原來這豪民是新招壯士薛仁貴扮成, 這「瞞天過海」計策就是他策劃的。
「瞞天過海」用在兵法上,實屬一種示假隱真的疑兵之計,用來作戰役偽裝,以期達到出其不意的戰鬥成果。
公元589年,隋朝將大舉攻打陳國。
這陳國乃是公元557年陳霸先稱帝建國,定國號為陳,建都城於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戰前,隋朝將領賀若弼因奉命統領江防,經常組織沿江守備部隊調防。
每次調防都命令部隊於歷陽(也就是今天安徽省和縣一帶地方)集中。
還特令三軍集中時,必須大列旗幟,遍支警帳,張揚聲勢,以迷惑陳國。
果真陳國難辨虛實,起初以為大軍將至,盡發國中士卒兵馬,準備迎敵面戰。
可是不久,又發現是隋軍守備人馬調防,並非出擊,陳便撤回集結的迎戰部隊。
如此五次三番,隋軍調防頻繁,蛛絲馬跡一點不露,陳國竟然也司空見慣,戒備鬆懈。
直到隋將賀若弼大軍渡江而來,陳國居然未有覺察。
隋軍如同天兵壓頂,令陳兵猝不及防,遂一舉拔取陳國的南徐州(今天的講蘇省鎮江市一帶)。
共敵不如分敵1,敵陽不如敵陰2。
1.共敵不如分敵:共,集中的。
分,分散,使分散。
句意:打集中的敵人,不如設法分散它而後再打。
2.敵陽不如敵陰: 敵,動詞,攻打。
句意為 先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不如後打擊氣勢旺盛的敵人。
古人按語說:治兵如治水:銳者避其鋒, 如導疏;
弱者塞其虛,如築堰。
故當齊救趙時,孫子謂田忌曰:「夫解雜亂糾紛者不控拳,救斗者,不搏擊,批亢搗虛,形格勢禁,則自為解耳。」
(《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對敵作戰,好比治水:敵人勢頭強大,就要躲過衝擊,如用疏導之法分流。
對弱小的敵人,就抓住時機消滅它,就像築堤圍堰,不讓水流走。
孫子的比喻十分生動形象,想理順亂絲和結繩,只能用手指慢慢去解開,不能握緊拳頭去捶打;
排解搏鬥糾紛,只能動口勸說,不能動手參加。
對敵人,應避實就虛,攻其要害,使敵方受到挫折,受到牽制,圍困可以自解。
事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是講戰國時期齊國與魏國的桂陵之戰。
公元前354年, 魏惠王欲釋失中山的舊恨,便派大將龐涓前去攻打。
這中山原本是東周時期魏國北鄰的小國被魏國收服,後來趙國乘魏國國喪伺機將中山強佔了,魏將龐涓認為中山不過彈丸之地, 距離趙國又很近,不若直打趙國都城邯鄲,既解舊恨又一舉雙得。
魏王從之,欣欣然似霸業從此開始,即撥五百戰車以龐涓為將,直奔趙國圍了趙國都城邯鄲。
趙王急難中只好求救於齊國,並許諾解圍後以中山相贈。
齊威王應允,令田忌為將,並起用從魏國救得的孫臏為軍師領兵出發。
這孫臏曾與龐涓同學,對用兵之法諳熟精通。
魏王用重金將他聘得,當時龐涓也正事奉魏國。
龐涓自覺能力不及孫臏,恐其賢於己,遂以毒刑將孫臏致殘,斷孫兩足並在他臉上刺字,企圖使孫不能行走又羞於見人。
後來孫臏裝瘋,幸得齊使者救助,逃到齊國。
這是一段關於龐涓與孫臏的舊事,且說田忌與 孫臏率兵進入魏趙交界之地時,田忌想直逼趙 國邯鄲,孫臏制止說:解亂絲結繩,不可以握拳去打,排解爭鬥,不能參與搏擊,平息糾紛要抓住要害,乘虛取勢,雙方因受到制約才能自然分開。
現在魏國精兵傾國而出,若我直攻魏國。
那龐涓必回師解救,這樣一來邯鄲之圍定會自解。
我們再於中途伏擊龐涓歸路,其軍必敗。
田忌依計而行。
果然,魏軍離開邯鄲,歸路中又陷伏擊與齊戰於桂陵,魏部卒長途疲憊,潰不成軍,龐涓勉強收拾殘部,退回大梁齊師大勝,趙國之圍遂解。
這便是歷史上有名的「圍魏救趙」的故事。
又後十三年,齊魏之 軍再度相交於戰場,龐涓復又陷於孫臏的伏擊自知智窮兵敗遂自刎。
孫臏以此名顯天下,世傳其兵法。
太平天國後期,由於內訌加劇,大大削弱了革命軍的力量。
公元1860年,清軍派和春率領數十萬大軍進攻太平天國的都城天京(今江蘇南京),清軍仗著人馬眾多,層層包圍,使天京成為一座孤城。
為了解救天京,天王洪秀全召集諸王眾將商討對策,但對如此險惡的形勢,大家一時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
這時,年輕的將領忠王李秀成為洪秀全獻上一計。
他說:「如今,清軍人馬眾多,硬拚只會兇多吉少。
請天王撥給我兩萬人馬,乘夜突圍,偷襲敵軍屯糧之地杭州。
這樣,敵人一定會分兵救援抗州。
然後天王乘此機會突圍,我也回兵天京,形成兩面夾擊之勢,天京之圍可解。」
翼王石達開急忙響應,並表示也帶一支人馬協同忠王作戰。
諸王全將都認為這是「圍魏救趙」之計,有兩位王爺親率精兵突圍,勝利是有把握的。
可是洪秀全生性喜歡猜疑,以為天京被圍,形勢險惡,懷疑二王是不是想乘機脫逃,所以遲疑不決,沒有吭聲。
李秀成猜透了洪秀全的心思,他突然跪倒在地淚如泉湧,說道:「天王,天國危在旦夕,我等若有二心。對得起天王和全軍將士嗎?」
石達開也跪在天王面前,懇求洪秀全下令發兵。
洪秀全深受感動,終於同意照計而行。
這年正月初二,正值過年,清軍仗著人多勢眾,已把天京團團圍住,也就略有鬆懈。
這天半夜時分,李秀成、石達開各率一部人馬,乘著黑夜,從敵人封鎖薄弱的東南角突圍出去。
清將和春見是小股部隊逃竄,也就沒有追擊。
二王突圍後,分兵兩路:李秀成奔杭州,石達開奔湖州。
李秀成抵杭州城下,見守備森嚴,他急令士兵攻城,但都被擊退。
原來這杭州是清軍的重要糧草基地,城內守軍也有一萬餘人。
他們只堅守城池,並不出城反攻。
李秀成見三天三夜未能攻下抗州,心中焦急。
突然天降大雨,城內守軍見太平軍久攻不下,都很疲憊,天又降雨,就都躲進城堡休息,因為幾天幾夜沒好生睡覺,倒在地上,就呼呼入睡。
李秀成乘著雨夜,派一千多名勇士,用雲梯偷偷爬上城牆,等守城兵士驚醒,城門己經大開,李秀成率部衝入城內,攻了杭州。
為了吸引圍困天京的清軍,李秀成下令焚燒清軍的糧倉。
和春聞訊,知道杭州已失,斷了後勤供應,急今副將張玉良率十萬人馬,火速回救杭州。
洪秀全見清軍已分兵解救杭州,敵軍正在調動,於是下令全線出擊。
李秀成攻下抗州,放火燒了糧倉之後,火速回兵天京。
石達開也率部回撒天京。
兩路兵馬匯合一處,機智地繞道而行,迴避了張玉良回救抗州的部隊,終於順利地趕回天京。
此時城內城外的太平軍對清軍形成夾擊之勢,清兵始料不及,左衝右突,陣勢大亂,死傷六萬餘人,一敗塗地。
清軍慘敗,天京之圍已解。
短時期內,清軍已無力再打天京了。
敵已明,友未定1,引友殺敵,不自出力,以損2推演。
1.友未定:「友」指軍事上的盟者,也即除敵、我兩方之外的第三者中,可以一時結盟而借力的人、集團或國家。
友未定,就是說盟友對主戰的雙方,尚持徘徊、觀望的態度,其主意不明不定的情況。
2.《損》:出自《易經﹒損》卦:「損:有孚,元吉,無咎,可貞,利有攸往。」
孚,信用。
元大。
貞,正。
意即,取抑省之道去行事,只要有誠心,就會有大的吉利,沒有錯失,合於正道,這樣行事就可一切如意。
又卦有:《象》損:損:損下益上,其道上行。」
意指「損」與「益」的轉化關係,借用盟友的力量去打擊敵人,勢必要使盟友受到損失,但盟友的損失正可以換得自己的利益。
古人按語說:故像已露,而另一勢力更張,將有所為,便應借此力以毀敵人。
如:鄭桓公將欲襲鄶,先向鄶之豪傑、良臣、辨智、果敢之士,盡書姓名,擇鄶之良田賂之,為官爵之名而書之,因為設壇場郭門之處而埋之,釁之以雞緞,若盟狀。
鄶君以為內難也,而盡殺其良臣。
桓公襲鄶,遂取之。
(《韓非子,內儲說下》)。
諸葛亮之和吳拒魏,及關羽圍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蔣濟說曹曰:「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心不願也。
可遣人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釋。」
曹從之,羽遂見擒。
(《長知經》卷九《格形》)。
古按語舉了幾則戰例:春秋時期,鄭桓公襲擊鄶國之前,先打聽了鄶國有哪些有本領的文臣武將,開列名單,宣佈打下鄶國,將分別給他們封官爵,把鄶國的土地送給他們。
並煞有介事地在城處設祭壇,把名單埋於壇下,對天盟誓。
鄶國國君一聽到這個消息,怒不可遏,責怪臣於叛變,把名單上的賢臣良將全部殺了。
結果當然是鄭國輕而易舉滅了鄶國。
三國時諸葛亮獻計劉備,聯絡孫權,用吳國兵力在赤壁大破曹兵。
還有,蜀將關羽圍困魏地樊城、襄陽,曹操驚慌,想遷都避開關羽的威脅。
司馬懿和蔣濟力勸曹操說劉備,孫權表面上是親戚,骨子裡是疏遠的。
關羽得意,孫權肯定不願意。
可以派人勸孫權攻擊關羽的後方,並答應把江南地方分給孫權。
曹操用了他們的計謀,關羽終於兵敗麥城。
此計多是封建官僚之間爾虞我詐、相互利用的一種政治權術。
用在軍事上,主要體現在善於利用第三者的力量,或者善於利用或者製造敵人內部的矛盾,達到取勝的目的。
學會識別這一計謀,可以防止上大當,吃大虧。
借刀殺人,是為了保存自己的實力而巧妙地利用矛盾的謀略。
當敵方動向已明,就千方百計誘導態度暖昧的友方迅速出兵攻擊敵方,自己的主力即可避免遭受損失。
此計是根據《周易》六十四卦中《損》卦推演而得。」
曰:損下益上,其通上行。」
此卦認為,「損、益」,不可截然劃分,二者相輔相成,充滿辯證思想。
此計謂借人之力攻擊我方之敵,我方雖不可避免有小的損失,但可穩操勝券,大大得利。
春秋末期,齊簡公派國書為大將,興兵伐魯。
魯國實力不敵齊國,形勢危急。
孔子的弟子子貢分析形勢,認為唯吳國可與齊國抗衡,可借吳國兵力挫敗齊國軍隊。
於是子貢遊說齊相田常。
田常當時蓄謀篡位,急欲剷除異己。
子貢以「憂在外者攻其弱,憂在內者攻其強」的道理,勸他莫讓異己在攻弱魯中輕易主動,擴大勢力,而應攻打吳國,借強國之手剷除異己。
田常心動,但因齊國已作好攻魯的部署,轉而攻吳怕師出無名。
子貢說:「這事好辦。
我馬上去勸說吳國救魯伐齊,這不是就有了攻吳的理由了嗎?」
田常高興地同意了。
子貢趕到吳國,對吳王夫差說:「如果齊國攻下魯國,勢力強大,必將伐齊。
大王不如先下手為強,聯魯攻齊,吳國不就可抗衡強晉,成就霸業了嗎?」
子貢馬不停蹄,又說服趙國,派兵隨吳伐齊,解決了吳王的後顧之憂。
子貢遊說三國,達到了預期目標,他又想到吳國戰勝齊國之後,定會要挾魯國,魯國不能真正解危。
於是他愉偷跑到晉國,向晉定公陳述利害關係:吳國伏魯成功,必定轉而攻晉,爭霸中原。
勸晉國加緊備戰,以防吳國進犯。
公元前484年, 吳王夫差親自掛帥,率十萬精兵及三千越兵攻打齊國,魯國立即派兵助戰。
齊軍中吳軍誘敵之計,陷於重圍,齊師大敗,主帥圖書及幾員大將死於亂軍之中。
齊國只得請罪求和。
夫差大獲全勝之後,驕狂自傲,立即移師攻打晉國。
晉國因早有準備,擊退吳軍。
子貢充分利用齊、吳、越、晉四國的矛盾,巧妙周旋,借吳國之「刀」,擊敗齊國;借晉國之「刀」,滅了吳國的威風。
魯國損失微小,卻能從危難中得以解脫。
努爾哈赤父子親率十數萬滿兵,聲勢浩大,銳不可擋,進犯明朝,志在必得。
明天啟六年,努爾哈赤親自率部攻打寧遠,以十三萬之眾圍攻寧遠守兵萬餘人。
十三比一,力量懸殊。
寧遠守將袁崇煥,身先士卒,奮勇抗敵,擊退滿兵三次大規模進攻。
明軍的奮勇抵抗,力挫驕橫的滿兵。
袁崇煥乘滿軍氣餒之時,開城反攻,追殺數十里,擊傷努爾哈赤,滿軍慘敗。
怒爾哈赤遭此敗績,身體負傷,攻佔明朝的壯志難酬,羞愧憤懣而死。
皇太極繼位,第二年,又率師攻打遼定。
袁崇煥早有準備,皇太極又兵敗而回。
又經過幾年的準備,皇太極再次攻打明朝。
崇禎三年,他為避開袁崇煥守地,由內蒙越長城,攻山海關的後方,氣勢洶洶,長驅而入。
袁崇煥聞報,立即率部入京勤王,日夜兼程,比滿兵早三天抵達京城的廣渠門外,作好迎敵準備。
滿兵剛到,即遭迎頭痛擊,滿兵先鋒巴添狼狽而逃。
皇太極視袁崇煥為從未有過的勁敵,又忌又恨又害怕,袁成了他的心病。
皇太極為了除掉袁崇煥,絞盡腦汁,定下借刀殺人之計,他深知崇禎帝猜忌心特重,難以容人。
於是秘密派人用重金賄賂明廷的宦官,向崇禎告密,說袁崇煥已和滿州訂下密約,故此滿兵才有可能深入內地。
崇禎勃然大怒,將袁崇煥下獄問罪,並不顧將士吏民的請求,將袁崇煥斬首。
皇太極借崇禎之刀,除
困敵之勢1,不以戰;
損剛益柔2。
1.困敵之勢:迫使敵入處於圍頓的境地。
2.損剛益柔:語出《易經. 損》。
「剛」、「柔」是兩個相對的事物現象,在一定的條件下相對的兩方有可相互轉化。
「損」,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艮上)。
上卦為艮,艮為山,下卦為兌,兌為澤。
上山下澤,意為大澤浸蝕山根之象,也就說有水浸潤著山,抑損著山,故卦名叫損」。
「損剛益柔」是根據此卦象講述「剛柔相推, 而主變化」 的普遍道理和法則。
此計正是根據「損」卦的道理,以「剛」喻敵,以「柔」喻已,意謂困敵可用積極防禦,逐漸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使之由強變弱,而我因勢利導又可使自己變被動為主動,不一定要用直接進攻的方法,同樣可以制勝。
古人按語說:此即致敵之法也。
兵書云:「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孫子.虛實篇》)兵書論敵,此為論勢,則其旨非擇地以待敵;
面在以簡馭繁,以不變應變,以小變應大變,以不動應動以小動應大動,以樞應環也。如管仲寓軍令於內政,實而備之。
(《史記》卷六二《管晏列傳》);
孫臏於馬陵道伏擊龐涓(《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列傳》;
李牧守雁門,久而不戰,而實備之,戰而大破匈奴(《史記》卷八—《廉頗藺相如列傳》)。
古按語舉了管仲治國備戰,孫臏馬陵道伏擊龐涓,李牧大破匈奴的事實,來證明調敵就範,以逸待勞,是「無有不勝」,法。
強調用中心樞紐,即關鍵性的條件,來對付無窮無盡、變化多端的「環」,即廣大四周的情況。
掌握戰爭的主動權是本計關鍵。
誰人不知,兩個拳師放對,聰明的拳師往往退讓一步,蠢人則其勢洶洶,劈頭就使出全副本領.結果往往被退讓者打倒。
《水滸傳》上的洪教頭,在柴進家中要打林沖,連喚幾個「來來」,結果卻是退讓的林沖看出洪教頭的破綻,一腳踢翻了洪教頭。
以逸待勞,語出於《孫子﹒軍爭篇》:故三軍可奪氣,將軍可奪心。
是故朝氣銳,晝氣惰,暮氣歸。
故善用兵者,避其銳氣,擊其惰歸,此治氣者也。
以治待亂,以靜待嘩,此治心者也。
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饑,此治力者也。」
又,《孫子﹒虛實篇》:「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同逸),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
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
原意是說,凡是先到戰場面等待敵人的,就從容、主動,後到達戰場的只能倉促應戰,一定會疲勞、被動。
所以,善於指揮作戰的人,總是調動敵人,而決不會被敵人調動。
戰國末期,秦國少年將軍李信率二十萬軍隊攻打楚國,開始時,秦軍連克數城,銳不可擋。
不久,李信中了楚將項燕伏兵之計,丟盔棄甲,狼狽而逃,秦軍損失數萬。
後來,秦王又起用已告老還鄉的王翦。
王翦率領六十萬軍隊,陳兵於楚國邊境。
楚軍立即發重兵抗敵。
老將王翦毫無進攻之意,只是專心修築城池,擺出一派堅壁固守的姿態。
兩軍對壘,戰爭一觸即發。
楚軍急於擊退秦軍,相持年餘。
王翦在軍中鼓勵將士養精蓄銳,吃飽喝足,休養生息。
秦軍將士人人身強力壯,精力充沛,平時操練,技藝精進,王翦心中十分高興。
一年後,楚軍繃緊的弦早已鬆懈,將士已無鬥志,認為秦軍的確防守自保,於是決定東撤。
王翦見時機已到,下令追擊正在撤退的楚軍。
秦軍將士人人如猛虎下山,只殺得楚軍潰不成軍。
秦軍乘勝追擊,勢不可擋,公元前223年,秦滅楚。
此計強調:放敵方處於困難局面,不一定只用進攻之法。
關鍵在於掌握主動權,待機而動,以不變應萬變,以靜對動,積極調動敵人,創造戰機,不讓敵人調動自已,而要努力牽著敵人的鼻子走。
所以,不可把以逸待勞的「待」字理解為消極被動的等待。
三國時,吳國殺了關羽,劉備怒不可遏,親自率領七十萬大軍伐吳。
蜀軍從長江上游順流進擊,居高臨下,勢如破竹。
舉兵東下,連勝十餘陣,銳氣正盛,直至彝陵,哮亭一帶,深入吳國腹地五六百里。
孫權命青年將領陸遜為大都督,率五萬人迎戰。
陸遜深諳兵法,正確地分析了形勢,認為劉備銳氣始盛,並且居高臨下,吳軍難以進攻。
於是決定實行戰略退卻,以觀其變。
吳軍完全撤出山地,這樣,蜀軍在五六百里的山地一帶難以展開,反而處於被動地位,欲戰不能,兵疲意阻。
相持半年,蜀軍鬥志鬆懈。
陸遜看到蜀軍戰線綿延數百里,首尾難顧,在山林安營扎寨,犯了兵家之忌。
時機成熟,陸遜下令全面反攻,打得蜀軍措手不及。
陸遜—把火,燒燬蜀軍七百里連營,蜀軍大亂,傷亡慘重,慌忙撤退。
陸遜創造了戰爭史上以少勝多、後發制人的著名戰例。
敵之害大1,就勢取利,剛決柔也2。
1.敵之害大:害,指敵人所遭遇到的困難,危厄的處境。
2.剛夬 (卦名)柔也:語出《易經﹒夬》卦。
夬,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兌上)。
上卦為兌,兌為澤;下卦為乾,乾為天。
兌上乾下,意為有洪水漲上天之象。
《夬》的《彖》辭說:「夬,決也。剛決柔也。」
決,沖決、沖開、去掉的意思。
因乾卦為六十四卦的第一卦,乾為天,是大吉大利,吉利的貞卜,所以此卦的本義是力爭上游,剛健不屈。
所謂剛決柔,就是下乾這個陽剛之卦,在沖決上兌這個陰柔的卦。
此計是以「剛」喻己,以「柔」喻敵,言乘敵之危,就勢而取勝的意思。
古人按語說:敵害在內,則劫其地;
敵害在外,則劫其民;
內外交害,敗劫其國。
如:越王乘吳國內蟹稻不遺種而謀攻之,後卒乘吳北會諸侯於黃池之際,國內空虛,因而摶之,大獲全勝(《國語﹒吳語﹒越語下》)。
這則按語把「趁火打劫」計具體化了。
所謂「火」,即對方的困難、麻煩。
敵方的困難不外有兩個方面,即內憂、外患。
天災人禍,經濟凋敝,民不聊生,怨聲載道,農民起義,內戰連年,都是內患;
外敵入侵,戰事不斷,都是外患。
敵方有內憂,就占它的領土;
敵方有外患,就爭奪他的百姓;
敵方內憂外患岌岌可危,趕快兼併它。
總之,抓住敵方大難臨頭的危急之時,趕快進兵,肯定穩操勝券。
《戰國策﹒燕二》中的著名寓言「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也就是「趁火打劫」的形象體現。
趁火打劫的原意是:趁人家家裡失火,一片混亂,無暇自顧的時候,去搶人家的財物。
乘人之危撈一把,這可是不道德的行為。
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當敵方遇到麻煩或危難的時候,就要乘此機會進兵出擊,制服對手。
《孫子﹒始計篇》云:「亂而取之,」唐朝杜牧解釋孫子此句說,「敵有昏亂,可以乘而取之。」
就是講的這個道理。
春秋時期,吳國和越國相互爭霸,戰事頻繁。
經過長期戰爭,越國終因不敵吳國,只得俯首稱臣。
越王勾踐被扣在吳國,失去行動自由。
勾踐立志復國,十年生聚,十年教訓,臥薪嘗膽。
表面上對吳王夫差百般逢迎,終於騙得夫差的信任,被放回越國。
因國之後,勾踐依然臣服吳國,年年進獻財寶,麻痺夫差。
而在國內則採取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措施。
越國幾年後實力大大加強,人丁興旺,物資豐足,人心穩定。
吳王夫差卻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被勾踐的假像迷惑,不把越國放在眼裡。
他驕縱兇殘,拒絕納諫,殺了一代名將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堵塞言路。
生活淫靡奢侈, 大興土木,搞得民窮財盡.公元前473年,吳國顆粒難收,民怨沸騰。
越正勾踐選中吳王夫差北上和中原諸侯在黃池會盟的時機,大舉進兵吳國,吳國國內空虛,無力還擊,很快就被越國擊破滅亡。
勾踐的勝利,正是乘敵之危,就勢取勝的典型戰例。
努爾哈赤、皇太極都早有入主中原的打算,只是直到去世都未能如願。
順帝即位時,年齡太小,只有七歲,朝廷的權力都集中在攝政王多爾兗身上。
多爾兗對中原早就有攻佔之意,想在他手上建立功業,已遂父兄未完成的入主中原的遺願。
他時刻虎視眈眈地注視著明朝的一舉一動。
明朝末年,政治腐敗,民生凋敝。
崇禎皇帝宵衣旰食,倒想振興大明。
可是,他猜疑成性,賢臣良將根本不能在朝廷立足,他一連更換了十幾個宰相,又殺了明將袁崇煥,他的周圍都是些奸邪小人,明朝崩潰大局已定。
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農民起義軍一舉攻佔京城,建立了大順王朝。
可惜農民進京之後,立足未穩.首領們漸漸腐化墮落。
明朝名將吳三硅的愛妾陳圓圓也被起義軍將領擄去。
吳三桂本是勢利小人,慣於見風使舵。
他看到明朝大勢已去,李自成自立為大順皇帝,本想投奔李自成鞏固自己的實力。
而李自成勝利之後,滋長了驕傲情緒,沒把吳三桂看在眼裡,抄了他的家,扣押了他的父親,擄了他的愛妾。
本來就朝三暮四的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終於投靠滿清,借清兵勢力消滅李自成。
多爾兗聞訊,欣喜若狂,認為時機成熟,可以實現多年的願望了。
這時中原內部戰火紛飛,李自成江山未定,於是多爾兗迅速聯合吳三桂的部隊,進入山海關,只用了幾天的時間,就打到京城,趕走了李自成。
多爾兗志得意滿登上金鑾寶殿,奠定了滿清佔領中原的基礎。
敵志亂萃1,不虞2,坤下兌上3之象。
利其不自主而取之。
1.敵志亂萃:援引《易經﹒萃》卦中《象》辭:「乃亂乃萃,其志亂也」之意。
萃,悴,即憔悴。
是說敵人情志混亂而且憔悴。
2.不虞:未意科,未預料。
3.坤下兌上:萃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兌上)。
上卦為兌,兌為澤;下並為坤,坤為地。
有澤水淹及大地,洪水橫流之象。
此計是運用「坤下兌上」之卦象的象理,喻「敵志亂萃」而造成了錯失叢雜、危機四伏的處境,我則要抓住敵人這不能自控的混亂之勢,機動靈活地運用時東時西,似打似離,不攻而示它以攻,欲攻而又示之以不攻等戰術,進一步造成敵人的錯覺,出其不意地一舉奪勝。
古人按語說:西漢,七國反,周亞夫堅壁不戰。
吳兵奔壁之東南陬,亞夫便備西北;
已而吳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漢書四十《周勃傳》附)。
此敵志不亂,能自去也。
漢末,朱雋圍黃巾於宛,張圍結壘,起土山以臨城內,鳴鼓攻其西南,黃巾悉眾赴之,雋自將精兵五千,掩其東北,遂乘虛而人。
此敵志亂萃,不虞也。
然則聲東擊西之策,須視敵志亂否為定。
亂,則勝;
不毯,將自取敗亡,險策也。
這則按語通過使用此計的兩個戰例,來提醒使圖此計的人必須考慮對手的情況:敵方指揮確可擾亂,用此計必勝,如果對方指揮官頭腦冷靜,識破計謀,此計就不可能發揮效力了。
黃巾軍中了李雋佯攻西南方之計,遂丟失宛城(今河南南陽)。
而周亞夫處變不驚,識破敵方計謀。
吳軍佯攻東南角,周亞夫下令加強西北方向的防守。
當吳軍主力進攻西北角時,周亞夫早有準備,吳軍無功而返。
聲東擊西之計,早已被歷代軍事家熟知,所以使用時必須充分估計敵方情況。
方法雖是一個,但可變化無窮。
聲東擊西,是忽東忽西,即打即離,製造假像,引誘敵人作出錯誤判斷,然後乘機殲敵的策略。
為使敵方的指揮發生混亂,必須採用靈活機動的行動,本不打算進攻甲地,卻佯裝進攻;本來決定進攻乙地,卻不顯出任何進攻的跡象。
似可為而不為,似不可為而為之,敵方就無法推知己方意圖,被假像迷惑,作出錯誤判斷。
東漢時期,班超出使西域,目的是團結西域諸國共同對抗匈奴。
為了使西域諸國便於共同對抗匈奴,必須先打通南北通道。
地處大漠西緣的莎車國,煽動周邊小國,歸附匈奴,反對漢朝。
班超決定首先平定莎車。
莎車國王北向龜茲求援,龜茲王親率五萬人馬,援救莎車。
班超聯合于闐等國,兵力只有二萬五千人,敵眾我寡,難以力克,必須智取。
班超遂定下聲東擊西之計,迷惑敵人。
他派人在軍中散佈對班超的不滿言論,製造打不贏龜茲,有撤退的跡象。
並且特別讓莎車俘虜聽得一清二楚。
這天黃昏,班超命于闐大軍向東撤退,自己率部向西撤退,表面上顯得慌亂,故意放俘虜趁機脫逃。
俘虜逃回莎車營中,急忙報告漢軍慌忙撤退的消息。
龜茲王大喜,誤認班超懼怕自己而慌忙逃竄,想趁此機會,追殺班超。
他立刻下令兵分兩路,追擊逃敵。
他親自率一萬精兵向西追殺班超。
班超胸有成竹,趁夜幕籠罩大漠,撤退僅十里地,部隊即就地隱蔽。
龜茲王求勝心切,率領追兵從班超隱蔽處飛馳而過,班超立即集合部隊,與事先約定的東路于闐人馬,迅速回師殺向莎車。
班超的部隊如從天而降,莎車猝不及防,迅速瓦解。
莎車王驚魂未定,逃走不及,只得請降。
龜茲王氣勢洶洶,追走一夜,未見班超部隊蹤影,又聽得莎車已被平定,人馬傷亡稍重的報告,大勢已去,只有收拾殘部,悻悻然返回龜茲。
台灣被荷蘭殖民者統治數十年, 民族英雄鄭成功立志收復台灣。
1661年4月,鄭成功率二萬五千將士順利登上澎湖島。
要佔領台灣島,趕走殖民軍,必須先攻下赤嵌城(今台南安平)。
鄭成功親自尋訪熟悉地勢的當地老人,瞭解到攻打赤嵌城只有兩條航道可進:一條是攻南航道,這條道港闊水深,船隻可以暢通無阻,又較易登陸。
荷蘭殖民軍在此設有重兵,工事堅固,炮台密集,對準海面,另一條是攻北航通,直通鹿耳門。
但是這條航道海水很淺,礁石密佈,航通狹窄。
殖民軍還故意鑿沉一些船隻,阻塞航道。
他們認為這裡無法登陸,所以只派少量兵力防守。
鄭成功又進一步瞭解到,這條航道雖淺,但海水漲潮時,仍可以通大船。
於是決定趁漲潮時先攻下鹿耳門,然後繞道從背後攻打赤嵌玻。
鄭成功計劃已定;
首先派出部分戰艦,浩浩蕩蕩,裝作從南航道進攻。
荷蘭殖民軍急忙調集大批軍隊防守航道。
為了迷惑敵人,鄭成功的部隊聲威浩大,喊聲震天,炮火不斷。
這一下,鄭成功非常成功地把殖民軍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了南航道。
北航道上一片沉寂,殖民軍以為平安無事。
南航道激戰正酣,在一個月明星稀之夜,鄭成功率領主力戰艦,人不知,鬼不覺,乘海水漲潮時機迅速登上鹿耳門,守軍從夢中驚醒,發現已被包圍。
鄭成功乘勝進兵,從背後攻下赤嵌城。
荷蘭殖民軍狼狽逃竄,台灣又回到祖國懷抱。
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1。
少陰、太陰、太陽2。
1.誑也,非誑也,實其所誑也:誑,欺詐、誑騙。
實,實在,真實,此處作意動詞。
句意為:運用假像欺騙對方,但並非一假到底,而是讓對方把受騙的假像當成 真像。
2.少陰,太陰,太陽:此「陰」指假像,「陽」指真像。
句意為:用大大小小的假像去掩護真像。
古人按語說:無而示有,誑也。
誑不可久而易覺,故無不可以終無。無中生有,則由誑而真,由虛而實矣,無不可以敗敵,生有則敗敵矣,如:令狐潮圍雍丘,張巡縛嵩為人千餘,披黑夜,夜縋城下;
潮兵爭射之,得箭數十萬。
其後復夜縋人,潮兵笑,不設備,乃以死士五百砍潮營,焚壘幕,追奔十餘里(新唐書一九二《張巡傳》《戰略考﹒唐》)。
此計的關鍵在於真假要有變化,虛實必須結合,一假到底,易被敵人發覺,難以制敵。
先假後真,先虛後實,無中必須生有。
指揮者必須抓住敵人已被迷惑的有利時機,迅速地以「真」、以「實」、以「有」,也就是以出奇制勝的速度,攻擊敵方,等敵人頭腦還來不及清醒時,即被擊潰。
無中生有,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
這個「有」,指的是「真」,是「實」。
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
虛實互變,擾亂敵人,使敵方造成判斷失誤,行動失誤。
此計可分解為三部曲:第一步,示敵以假,讓敵人誤以為真;
第二步,讓敵方識破我方之假,掉以輕心;
第三步,我方變假為真,讓敵方仍誤以為假。
這樣,敵方思想已被擾亂,主動權就被我方掌握。
使用此計有兩點應予注意:
1.敵方指揮官性格多疑,過於謹慎的,此計特別奏效。
2.要抓住敵方思想已亂迷惑不解之機,迅速變虛為實,變假為真,變無為有,出其不意地攻擊敵方。
唐朝安史之亂時,許多地方官吏紛紛投靠安祿山、史思明。
唐將張巡忠於唐室,不肯投敵。
他率領二三千人的軍隊守孤城雍丘(今河南杞縣)。
安祿山派降將令狐潮率四萬人馬圍攻雍丘城。
敵眾我寡,張巡雖取得幾次突擊出城襲擊的小勝,但無奈城中箭只越來越少,趕造不及。
無有箭只,很難抵擋敵軍攻城。
張巡想起三國時諸葛亮草船借箭的故事,心生一計。
急命軍中搜集秸草,紮成千餘個草人,將草人披上黑衣,夜晚用繩子慢慢往城下吊。
夜幕之中,令狐潮以為張巡又要乘夜出兵偷襲,急命部隊萬箭齊發,急如驟雨。
張巡輕而易舉獲敵箭數十萬支。
令狐潮天明後,知已中計,氣急敗壞,後悔不迭。
第二天夜晚,張巡又從城上往下吊草人。
賊眾見狀。
哈哈大笑。
張巡見敵人已被麻痺,就迅速吊下五百名勇士,敵兵仍不在意。
五百勇士在夜幕掩護下,迅速潛入敵營,打得令狐潮措手不及,營中大亂。
張巡乘此機會,率部衝出城來,殺得分狐潮大敗而逃,損兵折將,只得退守陳留(今開封東南)。
張巡巧用無中生有之計保住了雍丘城。
戰國末期,七雄並立。
實際上,秦國兵力最強,楚國地盤最大,齊國地勢最好。
其餘四國都不是他們的對手。
當時,齊楚結盟,秦國無法取勝。
秦國的相國張儀是個著名謀略家,他向秦王建議,離間齊楚,再分別擊之。
秦王覺得有理,遂派張僅出使楚國。
張儀帶著厚禮拜見楚懷王,說秦國願意把商於之地六百里(今河南淅川、內江一帶)送與楚國,只要楚能絕齊之盟。
懷王一聽,覺得有利可圖:一得了地盤,二削弱了齊國,三又可與強秦結盟。
於是不顧大臣的反對,痛痛快快地答應了。
懷王派逢侯丑與張儀赴秦,簽訂條約。
二人快到咸陽的時候,張儀假裝喝醉酒,從車上掉下來,回家養傷。
逢侯丑只得在館驛住下。
過了幾天,逢侯丑見不到張儀,只得上書秦王。
秦王回信說:既然有約定,寡人當然遵守。
但是楚未絕齊,怎能隨便簽約呢?
逢侯丑派人向楚懷王匯報,懷王哪裡知道秦國早已設下圈套,立即派人到齊國,大罵齊王,於是齊國絕楚和秦。
這時,張儀的「病」也好了,碰到逢侯五,說:「咦,你怎麼還沒有回國?」
逢侯丑說:「正要同你一起去見秦王,談送商於之地一事。」
張儀卻說:「這點小事,不要秦王親自央定。
我當時已說將我的奉邑六里,送給楚王,我說了就成了。」
逢侯丑說:「你說的是商於六百里!」
張儀故作驚訝:「哪裡的話!
秦國土地都是征戰所得,豈能隨意送人?
你們聽錯了吧!」
逢侯丑無奈,只得回報楚懷王。
懷王大怒,發兵攻秦。
可是現在秦齊已經結盟,在兩國夾擊之下,楚軍大敗,秦軍盡取漢中之地六百里。
最後,懷王只得割地求和。
懷王中了張儀無中生有之計,不但沒有得到好處,相反卻喪失大片國土。
示之以動1,利其靜而有主,益動而巽2。
1.示之以動:示,給人看。
動,此指軍事上的正面佯攻、佯動等迷惑敵方的軍事行動。
2.益動而巽:語出《易經﹒益》卦。
益,卦名。
此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巽上)。
上卦為巽,巽為風;
下卦為震,震為雷。
意即風雷激盪,其勢愈增,故卦名為益。
與損卦之義,互相對立,構成一個統一的組紛。
《益卦》的《彖》辭說:「益動而巽,日進無疆。」
這是說益卦下震為雷為動,上巽為風為順,那麼,動而合理,是天生地長,好處無窮。
此計是利用敵人被我「示之以動」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即乘虛而入,以達軍事上的出奇制勝。
古人按語說:奇出於正,無正不能出奇。
不明修棧道,則不能暗渡陳倉。
昔鄧艾屯白水之北;
姜維遙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結營焉。
艾謂諸將日:「維令卒還,吾軍少,法當來渡,而不作橋,此維使化持我,令不得還。
必自東襲取洮城矣。」
艾即夜潛軍,逕到洮城。
維果來渡。
而艾先至,據城,得以不破。
此則是姜維不善用暗渡陳倉之計;
而鄧艾察知其聲東擊西之謀也。
這則按語講出了「奇」、「正」的辯證關係。
奇正相互對立,又相互聯繫。
孫子田:「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
所謂「正」,指的是兵法中的常規原則;
所謂「奇」,指的是與常規原則相對而言的靈活用兵之法。
其實,奇正也可以互相轉化。
比如說,「明修找通,暗渡陳倉」,寫入兵書,此法可以說由奇變為正,而適時的正面強攻又可能轉化為奇了。
鄧艾識破姜維「暗渡陳倉」
之計,認定姜維派廖化屯白水之南,不過是想迷惑自己,目的是襲取洪城,等姜淮偷襲洪城時,鄧艾已嚴陣已待了。
鄧艾懂得兵法中奇正互變的道理,識破姜維之計。
由此可見,對於熟悉兵法的人來說,戰場上千變萬化,使用各種計謀,必須審時度勢,機械搬用某種計謀,是難以成功的。
暗渡陳倉,意思是採取正面佯攻,當敵軍被我牽刺而集結固守時,我軍悄悄派出一支部隊迂迴到敵後,乘虛而入,進行決定性的突襲。
此計與聲東擊西計有相似之處,都有迷惑敵人、隱蔽進攻的作用。
二者的不同處是:聲東擊西,隱蔽的是攻擊點;
暗渡陳倉,隱蔽的是攻擊路線。
此計是漢大將軍韓信創造。
「明修棧道,暗渡陳倉」是古代戰爭史上的著名成功戰例。
秦朝末年,政治腐敗,群雄並起,紛紛反秦。
劉邦的部隊首先進入關中,攻進咸陽。
勢力強大的項羽進入關中後,逼迫劉邦退出關中。
鴻門宴上,劉邦險些喪命。
劉邦此次脫險後,只得率部退駐漢中。
為了麻痺項羽,劉邦退走時,將漢中通往關中的棧道全部燒燬,表示不再返回關中。
其實劉邦一天也沒有忘記一定要擊敗項羽,爭奪天下。
公元前206年, 已逐步強大起來的劉邦,派大將軍韓信出兵東征。
出征之前,韓信派了許多士兵去修復已被燒燬的棧道,擺出要從原路殺回的架勢。
關中守軍聞訊,密切注視修復棧道的進展情況,並派主力部隊在這條路線各個關日要塞加緊防范,阻攔漢軍進攻。
韓信「明修棧道」的行動,果然奏效,由於吸引了敵軍注意力,把敵軍的主力引誘到了棧道一線,韓信立即派大軍繞道到陳倉(今陝西寶雞縣東)發動突然襲擊,一舉打敗章邯,平定三秦,為劉邦統一中原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一般來說,一個將領實施某一計謀取成功之後,敵方會吸取教訓,防止再次上當。
因此,故伎重演,難度很大。
古代軍事奇才韓信,二施「暗渡陳倉」的計謀,玩弄敵人於股掌之上,堪稱一絕。
楚漢相爭,各路諸侯,自知力量不敵劉邦、項羽,他們密切注意戰爭動向,尋找靠山。
西魏王豹,本已投靠劉邦,後見漢兵受挫,就轉而投靠項羽,聯楚反漢。
大將軍韓信舉兵攻打西魏,大軍進至黃河渡口臨晉關(今陝西大荔東)。
西魏王豹派重兵把守臨晉關對岸的蒲板(今山西永濟西),憑借黃河天險,緊守度日,封鎖臨晉關河面,森嚴壁壘。
韓信深知,如果從臨晉關渡河,損失太大,難以成功。
他決定再施「暗渡陳倉」的計謀。
他佯裝準備從臨晉關渡河決戰,調集人馬,趕造船隻,派人沿黃河上游察看地形。
經過認真調查韓信決定從黃河上游夏陽(今陝西韓城南)渡河,那裡地勢險要,魏兵守備空虛。
韓信一面命大軍向夏口調集,一面佯裝從臨晉關渡河,派兵丁擂鼓吶喊,推船入水,作出強攻的樣子。
魏軍無論如何也沒想到,就在漢軍佯裝大舉強渡的時候,漢軍已在韓信率領下從夏陽渡河後,直取魏都平陽(今山西臨汾),等到西魏王豹得到消息,派兵堵截漢軍,已經來不及了。
漢軍生擒西魏王豹,佔領了西魏。
陽乖序亂1,陰以待逆2。
暴戾恣睢3,其勢自斃。
順以動豫,豫順以動4。
1.陽乖序亂:陽,指公開的。
乖,違背,不協調。
此指敵方內部矛盾激化,以致公開地表現出多方面秩序混亂、傾軋。
2.陰以待逆:陰,暗下的。
逆,叛逆。
此指我暗中靜觀敵變,坐待敵方更進一步的局面惡化。
3.暴戾恣睢:戾,兇暴,猛烈。
睢,任意胡為。
4.順以動豫,豫順以動: 語出《易經.豫》卦。
豫,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坤下震上)。
本卦的下卦為坤為地,上卦為震為雷。
是雷生於地,雷從地底而出,突破地面,在空中自在飛騰。
《豫卦》的《彖》辭說「豫,剛應而志行,順以動。」
意即豫卦的意思是順時而動,正因為豫卦之意是順時而動,所以天地就能隨和其意,做事就順當自然。
此計正是運用本卦順時以動的哲理,說坐觀敵人的內部惡變,我不急於採取攻逼手段,順其變,「坐山觀虎鬥」,最後讓敵人自殘自殺,時機—到而我即坐收其利,一舉成功。
古人按語說:乖氣浮張,逼則受擊,退則遠之,則亂自起。
昔袁尚、袁熙奔遼東,眾尚有數千騎。
初,遼東太守公孫康,恃遠不服。
及曹操破烏丸,或說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
操曰:「吾方使斬送尚、熙首來,不煩兵矣。」
九月,操引兵自柳城還,康即斬尚、熙,傳其首。
諸將問其故,澡日:「彼素畏尚等,吾急之, 則並力;
緩之,則相圖,其勢然也。」
或曰:此兵書火攻之道也,按兵書《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後段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按語提到《孫子﹒ 火攻篇》,認為孫子言慎動之理,與隔岸觀火之意,亦相吻合。
這是很正確的。
在《火攻篇》後段,孫子強調,戰爭是利益的爭奪,如果打了勝仗而無實際利益,這是沒有作用的。
所以,「非利不動,非得(指取勝)不用,非危不戰,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指怨憤、惱怒)而致戰。
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
所以說一定要慎用兵,戒輕戰。
戰必以利為目的。
當然,隔岸觀火之計,不等於站在旁邊看熱鬧,一旦時機成熟,就要改「坐觀」為「出擊」,以取勝得利為目的。
隔岸觀火,就是「坐山觀虎鬥」,「黃鶴樓上看翻船」。
敵方內部分裂,矛盾激化,相互傾軋,勢不兩立,這時切切不可操之過急,免得反而促成他們暫時聯手對付你。
正確的方法是靜止不動,讓他們互相殘殺,力量削弱,甚至自行瓦解。
東漢末年,袁紹兵敗身亡,幾個兒子為爭奪權力互相爭鬥,曹操決定擊敗袁氏兄弟。
袁尚、袁熙兄弟投奔烏桓,曹操向烏桓進兵,擊敗烏既,袁氏兄弟又去投奔遼東太守公孫康。
曹營諸將向曹操進君,要一鼓作氣,平服遼東,捉拿二袁。
曹操哈哈大笑說,你等勿動,公孫康自會將二袁的頭送上門來的。
於是下令班師,轉回許昌,靜觀遼東局勢。
公孫康聽說二袁歸降,心有疑慮。
袁家父子一向都有奪取遼東的野心,現在二袁兵敗,如喪家之犬,無處存身,投奔遼東實為迫不得已。
公孫康如收留二袁,必有後患,再者,收容二袁,肯定得罪勢力強大的曹操。
但他又考慮,如果曹操進攻遼東,只得收留二袁,共同抵禦曹操。
當他探聽到曹操已經轉回許昌,並無進攻遼東之意時,認為收容二袁有害無益。
於是預設伏兵,召見二袁,一舉擒拿,割下首級,派人送到曹操營中。
曹操笑著對眾將說,公孫康向來俱怕袁氏吞併他,二袁上門,必定猜疑,如果我們急於用兵,反會促成他們合力抗拒。
我們退兵,他們肯定會自相火並。
看看結果,果然不出我料。
戰國後期,秦將武安君白起在長平一戰,全殲趙軍四十萬,趙國國內一片恐慌。
白起乘勝連下韓國十七城,直逼趙國國都邯鄲,趙國指日可破。
趙國情勢危急,平原君的門客蘇代向趙王獻計,願意冒險赴秦,以救燃眉。
趙王與群臣商議,決定依計而行。
蘇代帶著厚禮到咸陽拜見應侯范睢,對范睢說:「武安君這次長平一戰,威風凜凜,現在又直逼邯鄲,他可是秦國統一天下的頭號功臣。我可為您擔心呀!
您現在的地位在他之上,恐怕將來您不得不位居其下了。
這個人不好相處啊。」
蘇代巧舌如簧,說得應侯沉默不語。
過了好一會兒,才問蘇代有何對策。
蘇代說:「趙國已很衰弱,不在話下,何不勸秦王暫時同意議和。
這樣可以剝奪武安君的兵權,您的地位就穩如泰山了。」
范睢立即面奏秦王。
「秦兵勞苦日久,需要修整,不如暫時宣諭息兵,允許趙國割地求和。」
秦王果然同意。
結果,趙國獻出六城,兩國罷兵。
白起突然被召班師,心中不快,後來知道是應侯范睢的建議,也無可奈何。
兩年後,秦王又發兵攻趙,白起正在生病,改派王陵率十萬大軍前往。
這時趙國已起用老將廉頗,設防甚嚴,秦軍久攻不下。
秦王大怒,決定讓白起掛帥出征。
白起說:「趙國統帥廉頗,精通戰略,不是當年的趙括可比;
再說,兩國已經議和,現在進攻,會失信於諸侯.所以,這次出兵,恐難取勝。」
秦王又派范睢去動員白起,兩人矛盾很深,白起便裝病不答應。
秦王說:「除了白起,難道秦國無將了嗎?」
於是又派王陵攻邯鄲,五月不下。
秦王又令白起掛帥,白起偽稱病重,拒不受命。
秦王怒不可遏,削去白起官職,趕出咸陽。
這時范睢對秦王說:「白起心懷怨恨,如果讓他跑到別的國家去,肯定是秦國的禍害。」
秦王一聽,急派人賜劍白起,令其自刎。
可憐,為秦國立下汗馬功勞的白起,落到這個下場。
當白起圍邯鄲時,秦國國內本無「火」,可是蘇代點燃范睢的妒忌之火,製造秦國內亂,文武失和。
趙國隔岸觀火,使自己免遭滅亡。
信而安之1, 陰以圖之2,備而後動,勿使有變。
剛中柔外也3。
1.信而安之:信,使信。
安,使安,安然,此指不生 疑心。
2.陰以圖之:陰,暗地裡。
3.剛中柔外:表面柔順,實質強硬尖利。
古人按語說:兵書云:「辭卑而益備者,進也;……無約而請和者,謀也。」
故凡敵人之巧言令色,皆殺機之外露也。
宋曹瑋知渭州,號令明肅,西夏人憚之。
一日瑋方對客奕棋,會有叛誇數千,亡奔夏境。
堠騎(騎馬的偵宿員)報至,諸將相顧失色,公言笑如平時。
徐謂騎日.「吾命也,汝勿顯言。」
西夏人聞之,以為襲己,盡殺之。
此臨機應變之用也。
若勾踐之事夫差.則意使其久而安之矣。
宋將曹瑋,聞知有人叛變,他非但不驚恐,反而隨機應便,談笑自如,不予追捕,讓敵人把叛逃者誤認為是曹瑋派來進攻的,把他們全部殺光。
曹瓊把笑裡藏刀和借刀殺人之計運用得何其自如!
古代兵法早就提醒為戰者:切不可輕信對方的甜言蜜語、空頭支票,要謹防他們暗中隱藏的殺機。
總之,此計還多用於軍事政治與外交的偽裝上。
笑裡藏刀,原意是指那種口蜜腹劍,兩面三刀,「口裡喊哥哥,手裡摸傢伙」的作法。
此計用在軍事上,是運用政治外交上的偽裝手段,欺騙麻痺對方,來掩蓋己方的軍事行動。
這是一種表面友善而暗藏殺機的謀略。
戰國時期,秦國為了對外擴張,必須奪取地勢險要的黃河崤山一帶,派公孫鞅為大將,率兵攻打魏國。
公孫鞅大軍直抵魏國吳城城下。
這吳城原是魏國名將吳起苦心經營之地,地勢險要,工事堅固,正面進攻恐難奏效。
公孫鞍苦苦思索攻城之計。
他探到魏國守將是與自己曾經有過交往的公子行,心中大喜。
他馬上修書一封,主動與公子行套近乎,說道,雖然我們倆現在各為其主,但考慮到我們過去的交情,還是兩國罷兵,訂立和約為好。
念舊之情,溢干言表。
他還建議約定時間會談議和大事。
信送出後,公孫鞅還擺出主動撤兵的姿態,命令秦軍前鋒立即撤回。
公子行看罷來信,又見秦軍退兵,非常高興,馬上回信約定會談日期。
公孫鞅見公子行已鑽入了圈套,暗地在會談之地設下埋伏。
會談那天,公子行帶了三百名隨從到達約定地點,見公孫鞅帶的隨從更少,而且全部沒帶兵器,更加相信對方的誠意。
會談氣氛十分融洽,兩人重敘昔日友情,表達雙方交好的誠意。
公孫鞍還擺宴款待公子行。
公子行興沖沖人席,還未坐定,忽聽一聲號令,伏兵從四面包圍過來,公子行和三百隨從反應不及,全部被擒。
公孫鞅利用被俘的隨從,騙開吳城城門,佔領吳城。
魏國只得割讓西河一帶,向秦求和。
秦國用公孫鞅笑裡藏刀計輕取崤山一帶。
三國時期, 由於荊州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公元217年,魯肅病死。
孫、劉聯合抗曹的蜜月已經結束。
當時關羽鎮守荊州,孫權久存奪取荊州之心,只是時機尚未成熟。
不久以後,關羽發兵進攻曹操控制的樊城,怕有後患,留下重兵駐守公安、南郡,保衛荊州。
孫權手下大將呂蒙認為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但因有病在身,就建議孫權派當時毫無名氣青年將領陸遜接替他的位置,駐守陸口。
陸遜上任,並不顯山露水,定下了與關羽假和好、真備戰的策略。
他給關羽寫去一信,信中極力誇耀關羽,稱關羽功高威重,可與晉文公、韓信齊名。
自稱—介書生,年紀太輕,難擔大任,要關羽多加指教。
關羽為人,驕做自負,目中無人,讀罷陸遜的信,仰天大笑,說道:「無慮江東矣。」
馬上從防守荊州的守軍中調出大部人馬,一心一意攻打樊城。
陸遜又暗地派人向曹操通風報信,約定雙方一起行動,夾擊關羽。
孫權認定奪取荊州的時機已經成熟,派呂蒙為先鋒,向荊州進發。
呂蒙將精銳部隊埋伏在改裝成商船的戰艦內,日夜兼程,突然襲擊,攻下南部。
關羽得訊,急忙回師,但為時已晚,孫權大軍已佔領荊州。
關羽只得敗走麥城。
必有損,損陰以益陽1。
1.損陰以益陽:陰:此指某些細微的、局部的事物。
陽,此指事物帶整體意義的、全局性的事物。
這是說在軍事謀略上,如果暫時要以某種損失、失利為代價才能最終取勝,指揮者應當機立斷,作出某些局部、或暫時的犧牲,去保全或者爭取全局的、整體性的勝利。
這是運用我國古代陰陽學說的陰陽相生相剋、相互轉化的道理而制定的軍事謀略。
古人按語說:我敵之情,各有長短。
戰爭之事,難得全勝,而勝負之訣,即在長短之相較,乃有以短勝長之秘訣。
如以下駟敵上駟,以上駟敵中駟,以中駟敵下駟之類:則誠兵家獨具之詭謀,非常理之可測也。
兩軍對峙,敵優我劣或勢均力敵的情況是很多的。
如果指揮者主觀指導正確,常可變劣勢為優勢。
孫臏賽馬的故事為大家的熟知,他在田忌的馬總體上不如對方的情況下,使他仍以二比一獲勝。
但是,運用此法也不可生搬硬套。
春秋時齊魏桂陵之戰,魏軍左軍最強,中軍次之,右軍最弱。
齊將田忌準備按孫臏賽馬之計如法泡製,孫臏卻認為不可。
他說,這次作戰不是爭個二勝一負,而應大量消滅敵人。
於是用下軍對敵人最強的左軍,以中軍對勢均力敵的中軍,以力量最強的部隊迅速消滅敵人最弱的右軍。
齊軍雖有局部失利,但敵方左軍、中軍已被鉗制住,右軍很快敗退。
田忌迅即指揮已方上軍乘勝與中軍合力,力克敵方中軍,得手後,三軍合擊,一起攻破敵方最強的左軍。
這樣,齊軍在全局上形成了優勢,終於取勝。
李代桃僵,就是趨利避害,指揮的高明之處,是要會「算帳」。
古人云:「兩利相權從其重,兩害相衡趨其輕。」
以少量的損失換取很大的勝利,是划得來的。
李代桃僵,語出《樂府詩集﹒雞鳴篇》:「桃生露井上,李樹生桃旁,蟲來嚙桃根,李樹代桃僵,樹木身相代,兄弟還相忘?」
本意是指兄弟要象桃李共患難一樣相互幫助,相互友愛。
此計用在軍事上,指在敵我雙方勢均力敵,或者敵優我劣的情況下,用小的代價,換取大的勝利的謀略。
很像大家在象棋比賽中的「捨車保帥」的戰術。
戰國後期,越國北部經常受到匈奴蟾襤國及東胡、林胡等部騷擾,邊境不寧。
趙王派大將李牧鎮守北部門戶雁門。
李牧上任後,日日殺牛宰羊,犒賞將士,只許堅壁自守,不許與敵交鋒。
匈奴摸不消底細,也不敢貿然進犯。
李牧加緊訓練部隊,養精蓄銳,幾年後,兵強馬壯,士氣高昂。
公元前250年,李牧準備出擊匈奴。
他派少數士兵保護邊寨百姓出去放牧。
匈奴人見狀,派出小股騎兵前去劫掠,李牧的士兵與敵騎交手,假裝敗退,丟下一些人和牲畜。
匈奴人佔得便宜,得勝而歸。
匈奴單于心想,李牧從來不敢出城征戰,果然是一個不堪一擊的膽小之徒。
於是親率大軍直逼雁門。
李牧已料到驕兵之計已經奏效,於是嚴陣以待,兵分三路,給匈奴單于準備了一個大口袋。
匈奴軍輕敵冒進,被李牧分割幾處,逐個圍殲。
單于兵敗,落荒而逃,蟾襤國滅亡。
李牧用小小的損失,換得了全局的勝利。
春秋時期,晉國大奸臣屠岸賈鼓動晉景公滅掉於晉國有功的趙氏家族。
屠岸賈率三千人把趙府團團圍住,把趙家全家老小,殺得一個不留。
幸好趙朔之妻莊姬公主已被秘密送進宮中。
屠岸賈聞訊必欲趕盡殺絕,要晉景公殺掉公主。
景公念在姑侄情分,不肯殺公主。
公主已身懷有孕,屠岸賈見景公不殺她,就定下斬草除根之計,準備殺掉嬰兒。
公主生下一男嬰,屠岸賈親自帶人入宮搜查,公主將嬰兒藏在褲內,躲過了搜查。
屠岸賈估計嬰兒已偷送出官,立即懸賞緝拿。
趙家忠實門客公孫許臼與程嬰商量救孤之計:如能將一嬰兒與趙氏孤兒對換,我帶這一嬰兒逃到首陽山,你便去告密,讓屠賊搜到那個假趙氏遺孤,方才會停止搜捕,趙氏嫡脈才能保全。
程嬰的妻子此時正生一男嬰,他決定用親子替代趙氏孤兒。
他以大義說服妻了忍著悲痛把兒子讓公孫許臼帶走。
程嬰依計,向屠岸賈告密。
屠賊迅速帶兵追到首陽山,在公孫井臼居住的茅屋,搜出—個用錦被包裹的男嬰。
於是屠賊摔死了嬰兒。
他認為已經斬草除很,放鬆了警戒。
在忠臣韓厥的幫助下,一個心腹假扮醫生,入宮給公主看病,用藥箱偷偷把嬰兒帶出宮外,程嬰已經聽說自己的兒子被屠賊摔死,強忍悲痛,帶著孤兒逃往外地,過了十五年後,孤兒長大成人,知道自己的身世後,在韓厥的幫助下,兵戈討賊,殺了奸臣屠岸賈,報了大仇。
程嬰見趙氏大仇已報,陳冤已雪,不肯獨享富貴,拔劍自刎,他與公孫許臼合葬一墓,後人稱「二義塚」。
他們的美名千古流傳。
微隙在所必乘1;微利在所必得。
少陰,少陽2。
1.微隙在所必乘: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敵方的某些漏洞、疏忽。
2.少陰,少陽:少陰,此指敵方小的疏漏,少陽,指我方小的得利。
此句意為我方要善於捕捉時機,伺隙搗虛,變敵方小的疏漏而為我方小的得利。
古人按語說:大軍動處,其隙甚多,乘間取利,不必以勝。
勝固可用,敗亦可用。
大部隊在運動的過程中,漏洞肯定很多,比如,大兵急於前進,各部運動速度不同,給養可能造成困難,協調可能不靈,戰線拉得越長,可乘之機一定更多。
看准敵人的空隙,抓住時機一擊,只要有利,不一定完全取勝也行。
這個方法,勝利者可以運用,失敗者也可以運用,強大的一方可以運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運用。
戰爭史上一方經常用小股游擊隊,鑽進敵人的心臟,神出鬼沒打擊敵人,攻敵薄弱處,應手得利。
這樣用順手牽羊取勝的例子,不勝枚舉。
順手牽羊是看準敵方在移動中出現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的謀略。
古人云:「善戰者,見利不失,遇時不疑。」
意思是要捕捉戰機,乘隙爭利,當然,小利是否應該必得,這要考慮全局,只要不會「因小失大」,小勝的機會也不應該放過。
公元383年, 前秦統一了黃河流域地區,勢力強大。
前秦王苻堅坐鎮項城,調集九十萬大軍,打算一舉殲滅東晉。
他派其弟苻融為先鋒攻下壽陽,初戰告捷,苻融判斷東晉兵力不多並且嚴重缺糧,建議苻堅迅速進攻東晉。
苻堅聞訊,不等大軍齊集,立即率幾千騎兵趕到壽陽。
東晉將領謝石得知前秦百萬大軍尚未齊集,抓住時機,擊敗敵方前鋒,挫敵銳氣。
謝石先派勇將劉牢之率精兵五萬,強渡洛澗,殺了前秦守將梁成。
劉牢之乘勝追擊,重創前秦軍。
謝石率師渡過洛澗,順淮河而上,抵達淝水一線,駐紮在八公山邊,與駐紮在壽陽的前秦軍隔岸對峙。
苻堅見東晉陣勢嚴整,立即命今堅守河岸,等待後續部隊。
謝石看到敵眾我寡,只能速戰速決。
於是,他決定用激將法激怒驕狂的苻堅。
他派人送去一封信,說道,我要與你決一雌雄,如果你不敢決戰,還是趁早投降為好。
如果你有膽量與我決戰,你就暫退一箭之地,放我渡河與你比個輸贏。
苻堅大怒,決定暫退一箭之地,等東晉部隊渡到河中間,再回兵出擊,將晉兵全殲水中。
他哪裡料到此時秦軍士氣低落,撤軍令下,頓時大亂。
秦兵爭先恐後,人馬衝撞,亂成一團,怨聲四起。
這時指揮已經失靈,幾次下令停止退卻,但如潮水般撤退的人馬已成潰敗之勢。
這時謝石指揮東晉兵馬,迅速渡河,乘敵人大亂,奮力追殺。
前秦先鋒苻融被東晉軍在亂軍中殺死,苻堅也中箭受傷,慌忙逃回洛陽。
前秦大敗。
淝水之戰,東晉軍抓住戰機,乘虛而入,是古代戰爭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唐朝中期,各鎮節度史都擁有軍事、經濟大權,根本不把朝廷放在眼裡。
蔡州節度使的兒子吳元濟在父死之後,起兵叛亂。
唐憲宗派大將李訴擔任唐州節度使,剿滅吳元濟。
李訴到任,放風麻痺吳元濟。
散佈說,我是個懦弱無能的人。
朝廷派我來,只是為了安頓地方秩序。
至於攻打吳元濟,與我無干。
吳元濟觀察了李訴的動靜,見他毫無進攻之意,也就不把李訴放在心上了。
其實李訴一直在思考攻打吳元濟老巢蔡州的策略。
他趁機擒獲了吳元濟手下的大將李佑,對他優禮有加,感動了李佑。
李佑告訴李訴,吳元濟的主力部隊都部署在洄曲一帶,防止官軍進攻,而防守蔡州城的不過是些老弱殘兵。
蔡州是吳元濟最大的空隙,如果出奇制勝,應該迅速直搗蔡州,活捉吳元濟。
李訴在一個雪天的傍晚,率領精兵抄小路,神奇地直抵蔡州城邊,趁守城士兵呼呼大睡時,爬上城牆,殺了守兵,打開城門,部隊靜悄悄湧進了城。
籌吳元濟從睡夢中驚醒,發現宅第已被圍困,負隅頑抗,終於被捉。
李訴將吳元濟裝進囚車,押往長安。
駐紮在洄曲的董重質見大勢已去,也向李訴投降。
疑以叩實1,察而後動;復者2,陰之媒也3。
1.疑以叩實:叩,問,查究。
意為發現了疑點就應 當考實查究清楚。
2.復者:反覆去做,即反覆去叩實而後動。
3.陰之媒也:陰,此指某些隱藏著的、暫時尚不明顯或未暴露的事物、情況。
媒,媒介。
「復者,陰之媒也」,意即反覆叩實查究,而後採取相應的行動,實際是發現隱藏之敵的重要手段。
古人按語說:敵力不露,陰謀深沉,未可輕進,應遍揮其鋒。
兵書云:「軍旁有險阻、潢井、葭葦、山林、翳薈者,必謹復索之,此伏奸所藏也」(《孫子﹒行軍篇》)。
兵法早已告誡指揮者,進軍的路旁,如果遇到險要地勢,坑地水窪,蘆葦密林,野草遍地,—定不能麻痺大意,稍有不慎,就會「打草驚蛇」而被埋伏之敵所殲。
可是,戰場情況複雜變化多端,有時已方巧設伏兵,故意「打草驚蛇」,讓敵軍中計的戰例也層出不窮。
打草驚蛇之計,一則指對於隱蔽的敵人,己方不得輕舉妄動,以免敵方發現我軍意圖而採取主動;
二則指用佯攻助攻等方法「打草」,引蛇出動,中我埋伏,聚而殲之。
打草驚蛇,語出段成式《酉陽雜俎》:唐代王魯為當塗縣令,搜刮民財,貪污受賄。
有一次,縣民控告他的部下主薄貪髒。
他見到狀子,十分驚駭,情不自禁地在狀子上批了八個字:「汝雖打草,吾已驚蛇.」打草驚蛇,作為謀略,是指敵方兵力沒有暴露,行蹤詭秘,意向不明時,切切不可輕敵冒進,應當查清敵方主力配置、 運動狀況再說。
公元前627年, 秦穆公發兵攻打鄭國,他打算和安插在鄭國的奸細裡應外合,奪取鄭國都城。
大夫蹇叔以為秦國離鄭國路途遙遠,興師動眾長途跋涉,鄭國肯定會作好迎戰準備。
秦穆公不聽,派孟明視等三帥率部出征。
蹇叔在部隊出發時.痛哭流涕地警告說,恐怕你們這次襲鄭不成,反會遭到晉國的埋伏,只有到崤山去給士兵收屍了。
果然不出蹇叔所料,鄭國得到了秦國襲鄭的情報,逼走了秦國安插的奸細,作好了迎敵準備。
秦軍見襲鄭不成,只得回師,但部隊長途跋涉,十分疲憊。
部隊經過崤山時,仍然不作防備。
他們以為秦國曾對晉國剛死不久的晉文公有恩,晉國不會攻打秦軍。
哪裡知道,晉國早在崤山險蜂峽谷中埋伏了重兵。
一個炎熱的中午,秦軍發現晉軍小股部隊,孟明十分惱怒,下令追擊。
追到山隘險要處.晉軍突然不見蹤影。
孟明一見此地山高路窄,草深林密,情知不妙。
這時鼓聲震天,殺聲四起,晉軍伏兵蜂湧而上,大敗秦軍,生擒孟明視等三帥。
秦軍不察敵情,輕舉妄動,「打草驚蛇」終於遭到慘敗。
當然,軍事上有時也可故意「打草驚蛇」而誘敵暴露,從而取得戰鬥的勝利。
李自成起義部隊逐步壯大,所向披靡,公元1642年,圍困明朝都城開封。
崇禎連忙調集各路兵馬,援救開封。
李自成部已完成了對開封的包圍部署。
敵人二十五萬兵馬和一萬輛炮車增援開封,集中在離開封西南四十五里的朱仙鎮。
李自成為了不讓援軍與開封守敵合為一股,在開封和朱仙鎮分別佈置了兩個包圍圈,把敵軍分割開來。
又在南方交通線上挖一條長達百里、寬為一丈六尺的大壕溝,一斷敵軍糧道,二斷敵軍退路。
敵軍各路兵馬,貌合神離,心懷鬼胎,互不買帳。
李自成兵分兩路,一路突襲朱仙鎮南部的虎大威的部隊,造成「打草驚蛇」的作用,一路牽制力量最強的左良玉部隊。
擊潰虎大威部後,左良玉果然因被圍困得難以脫身,人馬損失過半,拚命往西南突圍。
李自成故意放開一條路,讓敗軍潰逃。
哪知,左良玉退了幾十里地又遇截擊,面臨李自成挖好的大壕溝,馬過不去,士兵只得棄馬渡溝,倉皇逃命。
這時等在此地的伏兵迅速出擊,敵軍人仰馬翻,屍填溝塹,全軍覆沒。
有用者,不可借1;不能用者,求借2。
借不能用者而用之,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3。
1.有用者,不可借;意為世間許多看上去很有用處的東西,往往不容易去駕馭而為已用。
2.不能用者,求借:此句意與句相對言之。
即有些看上去無什用途的東西,往往有時我還可以借助它而為己發揮作用。
猶如我欲「還魂」還必得借助看似無用的「屍體」的道理。
此言兵法,是說兵家要善於抓住一切機會,甚至是看去無什用處的東西,努力爭取主動,壯大自己,即時利用而轉不利為有利,乃至轉敗為勝。
3.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語出《易﹒經蒙》卦。
蒙,卦名。
本紛是異卦相疊(下坎上艮)。
本卦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坎為水為險。
山下有險,草木叢生,故說「蒙」。
這是蒙卦卦象。
這裡「童蒙」是指幼稚無知、求師教誨的兒童。
此句意為不是我求助於愚昧之人,而是愚昧之人有求於我了。
古人按語說.換代之際,紛立亡國之後者,固借屍還境之意也。
凡—切寄兵權於人,而代其攻寧者,皆此用也。
歷史上常有這種情況,在改朝換代的時候,都喜歡推出亡國之君的後代,打著他們的旗號,來號召天下。
用這種「借屍還魂」的方法,達到奪取天下的目的。
在軍事上,指揮官一定要善於分析戰爭中各種力量的變化,要善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
有時,我方即使受挫,處於被動局面,如果我方善於利用敵方矛盾,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也能夠轉被動為主動,改變戰爭形勢,達到取勝的目的。
借屍還魂:原意是說已經死亡的東西,又借助某種形式得以復活,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支配那些沒有作為的勢力來達到我方目的的策略。
戰爭中往往有這類情況,對雙方都有用的勢力,往往難以駕馭,很難加以利用。
而沒有什麼作為的勢力,往往要尋求靠山。
這個時候,利用和控制這部分勢力,往往可以達到敢勝的目的。
秦朝實行暴政,天下百姓「欲為亂者,十室有五。」
大家都有反秦的願望,但是如果沒有強有力的領導者和組織者,也就難成大事。
秦二世元年,陳勝、吳廣被征發到漁陽戍邊。
當這些戌卒走到大澤鄉時,連降大雨,道路被水淹沒,眼看無法按時到達漁陽了。
秦朝法律規定,凡是不能按時到達指定地點的戌卒,一律處斬。
陳勝、吳廣知道,即使到達漁陽,也會誤期被殺,不如一拼,尋求一條活路。
他們知道同去的戍卒也都有這種思想,正是舉兵起義的大好時機。
陳勝又想到,自己地位低下,恐怕沒有號召力。
當時有兩位名人深受人民尊敬,一個是秦始皇的大兒子扶蘇,溫良賢明,已被陰險狠毒的秦二世暗中殺害,老百姓卻不知情,另一個是楚將項燕,功勳卓著,愛護將士,威望極高,在秦滅六國之後不知去向。
於是陳勝,公開打出他們的旗號,以期能夠得到大家擁護。
他們還利用當時人們的迷信心理,巧妙地作了其它安排。
有一天,士兵做飯時,在魚腹中發現一塊絲帛,上寫「陳勝王」(這個王字是稱王的意思),士兵大驚,暗中傳開。
吳廣又趁夜深人靜之時,在曠野荒廟中學狐狸叫,士兵們還隱隱約約地聽到空中有「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
他們以為陳勝不是一般的人,肯定是「天意」讓他來領導大家的。
陳勝、吳廣見時機已到,率領戍卒殺死朝廷派來的將尉。
陳勝登高一呼.揭竿而起。
他說:我們反正活不成了,不如和他們拼個你死我活,就是死,也要死出個樣兒來。
於是,陳勝自號為將軍,吳廣為都尉,攻佔大澤鄉,天下雲集響應,節節勝利,所向披靡。
後來,部下擁立陳勝為王,國號「張楚」。
赤壁大戰之後,劉備勢力增強,但還不雄厚。
他和孫權都把眼睛盯住四川,那裡地理位置好,資源豐富,是個可以大展宏圖的好地方。
但是,曹操統一中原的決心已定,虎視眈眈,牽制住了孫權的力量。
劉備、孫權一時都對四川無法下手。
公元215年, 曹操進攻漢中,張魯降曹。
益州劉璋集團形勢危急。
這時,劉璋集團內部爭權奪利,分崩離析。
劉璋深怕曹操進攻四川,心想,不如請劉備來,共同抵禦曹操。
劉備得訊,喜不自勝,正中下懷,這不正是他進軍四川的大好時機嗎,他派關羽留守荊州,親自率步卒萬人進入益州。
劉璋推舉劉備為大司馬領司隸校尉,自己為鎮西大將軍兼益州牧。
劉備、劉璋的這段「蜜月」肯定長不了。
一日,劉備接到荊州來信,說曹操興兵侵犯孫權。
劉備請劉璋派三萬精兵、十萬斛軍糧前去助戰。
劉璋怕削弱了自己的力量,只同意派三千老兵出川。
劉備乘機大罵劉璋:我為你抵禦曹操,你卻吝惜錢財,我怎能和你這種人合作共事!
於是向劉璋宣戰,乘勝直搗成都,完成了佔領四川的計劃。
劉備就是借劉璋這個「屍」,擴充了實力,佔據了四川,為以後建國打下了基礎。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
待天以困之1,用人以誘之2,往蹇來連3。
1.待天以困之:天,指自然的各種條件或情況。
此句意為戰場上我方等待天然的條件或情況對敵方不利時,我再去圍困他。
2.用人以誘之: 用人為的假像去誘惑他(指敵 人),使他向我就範。
3.往蹇來連:語出《易經﹒蹇》卦。
蹇,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坎上)。
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艮為山。
山上有水流,山石多險,水流曲折,言行道之不容易,這是本卦的卦象。
蹇,困難;連,艱難。
這句意為:往來皆難,行路困難重重。
此計運用這個道理,是說戰場上若遇強敵,要善用謀,用假像使敵人離開駐地,誘他就我之范,喪失他的優勢,使他處處皆難,寸步難行,由主動變被動,而我則出其不意而致勝。
古人按語說:兵書曰:「下政攻城」。
若攻堅,則自取敗亡矣。
敵既得地利,則不可爭其地。
且敵有主而勢大:有主,則非利不來趨;
勢大,則非天人合用,不能勝。
漢末,羌率眾數千,遮虞詡於陳崤谷。
詡即停軍不進,而宣言上書請兵,須到乃發。
羌聞之,乃分抄旁縣。
翔因其兵散,日夜進道,兼行百餘里,令軍士各作兩灶,日倍增之,羌不敢逼,遂大破之。
兵到乃發者,利誘之也;
日夜兼進者,用天時以困之也;
增其灶者,惡之以人事也(《後漢書》五八《虞詡》、《戰略考﹒東漢》)。
《孫子兵法》早就指出:不顧條件地硬攻城池是下等策略,是會失敗的。
敵人既然已佔據了有利地勢,又作好了應戰的準備,就不能去與他爭地。
應該巧妙地用小利去引誘敵人,把敵人誘離堅固的防地,引誘到對我軍有利的戰區,我方就可以變被動為主動,利用天時、地利和人為條件,一定可以擊敗敵人。
前面講的虞詡智騙羌人的故事就是個好例證。
他故意說等待援兵,鬆懈了敵人的鬥志,分散了他們的兵力;
他日夜兼程行軍,充分利用了時間;
他還增加灶的數量,讓敵人誤以為援軍已到,不敢輕舉妄動,都在於擾亂故人的意圖。
這樣就充分發揮了己方的主動性,牽住了敵方的牛鼻子,以己方的意圖隨意調動了敵方,終於取得了平羌的勝利。
調虎離山,此計用在軍事上,是一種調動敵人的謀略。
它的核心在一「調」字。
虎,指敵方,山,指敵方佔據的有利地勢。
如果敵方佔據了有利地勢,並旦兵力眾多,防範嚴密,此時,我方不可硬攻。
正確的方法是設計相誘,把敵人引出堅固的據點,或者,把敵人誘入對我軍有利的地區,這樣做才可以取勝。
東漢末年,軍閥並起,各霸一方。
孫堅之子孫策,年僅十七歲,年少有為,繼承父志, 勢力逐漸強大。
公元199年,孫策欲向北推進,準備奪取江北盧江郡。
盧江郡南有長江之險,北有淮水阻隔,易守難攻。
佔據盧江的軍閥劉勳勢力強大,野心勃勃。
孫策知道,如果硬攻,取勝的機會很小。
他和眾將商議,定出了一條調虎離山的妙計。
針對軍閥劉勳,極其貪財的弱點,孫策派人給劉勳送去一份厚禮,並在信中把劉勳大肆吹捧一番。
信中說劉勳功名遠播,今人仰慕,並表示要與劉勵交好。
孫策還以弱者的身份向劉勳求救。
他說,上繚經常派兵侵擾我們,我們力弱,不能遠征,請求將軍發兵降服上繚,我們感激不盡。
劉勳見孫策極力討好他,萬分得意。
上繚一帶,十分富庶,劉勳早想奪取,今見孫策軟弱無能,免去了後顧之憂,決定發兵上繚。
部將劉曄極力勸阻,劉勳哪裡聽得進去?
他已經被孫策的厚禮、甜言迷惑住了。
孫策時刻監視劉勳的行動,見劉勳親自率領幾萬兵馬去攻上繚,城內空虛,心中大喜,說:「老虎己被我調出山了,我們趕快去佔據它的老窩吧!」
於是立即率領人馬,水陸並進,襲擊盧江,幾乎沒遇到頑強的抵杭,就十順利地控制了盧江。
劉勳猛攻上繚,一直不能取勝。
突然得報,孫策已取盧江,情知中計,後悔已經來不及了,只得灰溜溜地投奔曹操。
東漢未期,北邊羌人叛亂。
朝廷派虞詡平定叛亂,虞詡的部隊在陳倉崤谷一帶受到羌人阻截。
這時,羌人士氣正旺,又佔據有利地勢,虞詡不能強攻,又不能繞道,真是進退兩難。
虞詡決定騙羌人離開堅固的據點,他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就地紮營。
對外散佈行軍受阻,向朝延請派增援部隊。
羌人見虞詡已停止前進,等待增援部隊,就放鬆了戒備,紛紛離開據點,到附近劫掠財物去了。
虞詡見敵人離開了據點,下令部隊急行軍,日夜兼程,每日超過百里,通過山谷。
他命令在急行軍時,沿途增加灶的數量,今日增灶,明日增灶,敵人誤以為朝廷援軍已到,自己的力量又已經分散,不敢輕易出擊。
虞詡順利地通過陳倉崤谷,轉入外線作戰,羌人在時間和空間上都轉入被動局面,不久羌人叛亂被平定。
逼則反兵;
走則減勢1。
緊隨勿迫,累其氣力,消其鬥志,散而後擒,兵不血刃2。
需,有孚,光3。
1.逼則反兵,走則減勢:走,跑。
逼迫敵入太緊,他可能因此拚死反撲,若讓他逃跑則可減削他的氣勢。
2.兵不血刃:血刃,血染刀刃。
此句意為兵器上不 沾血。
3.需,有孚,光:語出《易經﹒需卦》。
需,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乾下坎上)。
需的下卦為乾為天,上卦為坎為水,是降雨在即之象。
也像征著一種危險存在著(因為「坎」有險義),必得去突破它,但突破危險又要善於等待。
「需」,等待。
《易經﹒需》卦卦辭:「需,有享,光享」。
孚,誠心。
光,通廣。
句意為:要善於等待,要有誠心(包含耐性),就會有大吉大利。
古人按語說:所謂縱著,非放之也,隨之,而稍鬆之耳。
「窮寇勿追」,亦即此意,蓋不追者,非不隨也,不追之而已。
武侯之七縱七擒,即縱而躡之,故展轉推進,至於不毛之地。
武侯之七縱,其意在拓地,在借孟獲以服諸蠻,非兵法也。
故論戰,則擒者不可復縱。
打仗,只有消滅敵人,奪取地盤,才是目的。
如果逼得「窮寇」狗急跳牆,垂死掙扎,己方損兵失地,是不可取的。
放他一馬,不等於放虎歸山,目的在於讓敵人鬥志逐漸懈怠,體力、物力逐漸消耗,最後己方尋找機會,全殲敵軍,達到消滅敵人的目的。
諸葛亮七擒七縱,決非感情用事,他的最終目的是在政治上利用孟獲的影響, 穩住南方, 在地盤上,次次乘機擴大疆土。
在軍事謀略上,有「變」、「常」二字。
釋放敵人主帥,不屬常例。
通常情況下,抓住了敵人不可輕易放掉,以免後患。
而諸葛亮審時度勢,採用攻心之計,七擒七縱,主動權操在自己的手上,最後終於達到目的。
這說明諸葛亮深謀遠慮,隨機應便,巧用兵法,是個難得的軍事奇才。
欲擒故縱中的「擒」和「縱」,是一對矛盾。
軍事上,「擒」,是目的,「縱」,是方法。
古人有「窮寇莫追」的說法。
實際上,不是不追,而是看怎樣去追。
把敵人逼急了,它只得集中全力,拚命反撲。
不如暫時放鬆一步,使敵人喪失警惕,斗志鬆懈,然後再伺機而動,殲滅敵人。
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
蜀漢建立之後,定下北伐大計。
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十萬大軍侵犯蜀國。
諸葛亮為了解決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先平孟獲。
蜀軍主力到達瀘水(今金沙江)附近,誘敵出戰,事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孟獲被誘入伏擊圈內,兵敗被擒。
按說,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一時也不會有很強戰鬥力了,乘勝追擊,自可大破敵軍。
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如果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就能使南方真正穩定。
不然的話,南方夷各個部落仍不會停止侵擾,後方難以安定。
諸葛亮決定對孟獲採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
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你,諸葛亮笑而不答。
孟獲回營,拖走所有船隻,據守滬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
諸葛亮乘敵不備,從敵人不設防的下流偷渡過河,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
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士,激起將士的反抗,於是相約投降,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
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再次釋放。
以後孟獲又施了許多計策,都被諸葛亮識破,四次被擒,四次被釋放。
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孟獲的籐甲兵,第七次生擒孟獲。
終於感動了孟獲,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
從此,蜀國西南安定,諸葛亮才得以舉兵北伐。
兩晉末年,幽州都督王浚企圖謀反篡位。
晉朝名將石勒聞訊後,打算消滅王浚的部隊。
王浚勢力強大,石勒恐一時難以取勝。
他決定採用「欲擒故縱」之計,麻痺王浚,他派門客王子春帶了大量珍珠寶物,敬獻王浚。
並寫信向王浚表示擁戴他為天子。
信中說,現在社稷衰敗,中原無主,只有你威震天下,有資格稱帝。
王子春又在一旁添油加醋,說得王浚心裡喜滋滋的,信以為真。
正在這時,王浚有個部下名叫游統的,伺機謀叛王浚。
游統想找石勒做靠山,石勒卻殺了游統,將游統首級送給王浚。
這一著,使王浚對石勒絕對放心了。
公元314年,石勒探聽到幽州遭受水災,老百姓沒有糧食,王浚不顧百姓生死,苛捐雜稅, 有增無減,民怨沸騰,軍心浮動。
石勒親自率領部隊攻打幽州。
這年4月,石勒的部隊到了幽州城,王浚還蒙在鼓裡,以為石勒來擁戴他稱帝,假本沒有準備應戰。
等到他突然被石勒將士捉拿時,才如夢初醒。
王浚中了石勒「欲擒故縱」之計,身首異處,美夢成了泡影。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
類以誘之1,擊蒙也2。
1.類以誘之:出示某種類似的東西並去誘惑他。
2.擊蒙也:語出《易經﹒蒙》如。
參前「借屍還魂」計註釋。
擊,撞擊,打擊。
句意為:誘惑敵人,便可打擊這種受我誘惑的愚蒙之人了。
古人按語說:誘敵之法甚多,最妙之法,不在疑似之間,而在類同,以固其惑。
以旌旗金鼓誘敵者,疑似也;以老弱糧草誘敵者,則類同也。
如:楚伐絞,軍其南門,屈嘏曰:「紋小而輕,輕則寡謀,請勿捍(保護)採樵者以誘之。」
從之,絞人獲利。
明日絞人爭出,驅楚役徙於山中。
楚人坐守其北門,而伏諸山下,大敗之,為城下之盟而還。
又如孫臏減灶而誘殺龐涓(《史記》卷六十五《孫子吳起列傳》
戰爭中,迷惑敵人的方法多種多樣,最妙的方法不是用似是而非的方法,而是應用極相類似的方法, 以假亂真。
比如,用旋旗招展、鼓聲震天來引誘敵人,屬「疑似」法,往往難以奏效。
而用老弱殘兵或者遺棄糧食柴草之法誘敵,屬「類同」法,這樣做,容易迷惑敵人,可以收到效果,因為類同之法更容易造成敵人的錯覺,使其判斷失誤。
當然,使用此計,必須充分瞭解敵方將領的情況,包括他們的軍事水平、心理素質、性格特徵,這樣才能讓此計發揮效力。
正如《百誡奇略﹒利戰》中所說:「凡與敵戰,其將愚而不知變,可誘以利,彼貪利而不知害,可設伏兵擊之,其軍可敗。
法曰『利而誘之』。」
龐涓就是因為驕矜自用,才中了孫臏減灶撤軍之計,死於馬陵道的。
拋磚引玉,出自《傳燈錄》。
相傳唐代詩人常建,聽說趙嘏要去遊覽蘇州的靈巖寺。
為了請趙嘏作詩,常建先在廟壁上題寫了兩句,趙嘏見到後,立刻提筆續寫了兩句,而且比前兩句寫得好。
後來文人稱常建的這種作法為「拋磚引玉」。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用相類似的事物去迷惑、誘騙敵人,使其懵懂上當,中我圈套,然後乘機擊敗敵人的計謀。
「磚」和「玉」,是一種形象的比喻。
「磚」,指的是小利, 是繡餌; 「玉」,指的是作戰的目的,即大的勝利。
「引玉」,才是目的,「拋磚」,是為了達到目的的手段。
釣魚需用釣餌,先讓魚兒嘗到一點甜頭,它才會上鉤; 敵人佔了一點便宜,才會誤入圈套,吃大虧。
公元前700年, 楚國用「拋磚引玉」的策略,輕取絞城。
這一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湖北鄖縣西北),大軍行動迅速。
楚軍兵臨城下,氣勢旺盛,絞國自知出城迎戰,兇多吉少,決定堅守城池。
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楚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兩軍相持一個多月。
楚國大夫莫傲屈居瑕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為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
他向楚王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
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
楚王向他問誘敵之法。
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餘,城中缺少薪柴之時,派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運回來,敵軍一定會出城劫奪柴草。
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等他們麻痺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乘勢奪城。
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雖小而輕燥,輕躁則少謀略。
有這樣香甜的釣餌,不愁它不上鉤。」
楚王於是依計而行,命一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
絞侯聽探子報告有挑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楚軍保護。
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出,並無兵士跟隨。
絞候馬上佈置人馬,待「樵夫」背著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得不少柴草。
一連幾天,果然收穫不小。
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奪柴草的越來越多。
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大魚。
第六天,絞國士兵象前幾天一樣出城劫掠,「樵夫」們見絞軍又來劫掠,嚇得沒命的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趕,不知不覺被引入楚軍的埋伏圈內。
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紋國士兵哪裡抵擋得住,慌忙敗退,又遇伏兵斷了歸路,死傷無數。
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侯自知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
公元690年,契丹攻佔營州。
武則天派曹仁師、張玄遇、李多祚、麻仁節四雖大將西征,想奪回營州,平定契丹。
契丹先鋒孫萬榮熟讀兵書,頗有機謀。
他想到唐軍聲勢浩大,正面交鋒,與已不利。
他首先在營州製造缺糧的輿論,並故意讓被俘的唐軍逃跑,樵夫軍統帥曹仁師見—路上逃回的唐兵面黃饑瘦,並從他們那裡得知營州嚴重缺糧,營州城內契丹將士軍心不穩。
曹仁師心中大喜,認為契丹不堪一擊,攻佔營州指日可待。
唐軍先頭部隊張玄遇和麻仁節部,想奪頭功,向營州火速前進,一路上,還見到從營州逃出的契丹老弱士卒,他們自稱營州嚴重缺糧,士兵紛紛逃跑,並表示願意歸降唐軍。
張、麻二將更加相信營州缺糧、契丹軍心不穩了。
他們率部日夜兼程,趕到西硤石谷,只見道路狹窄,兩邊懸崖絕壁。
按照用兵之法,這裡正是設埋伏的險地。
可是,張、麻二人誤以為契丹士卒早已餓得不堪一擊了,加上奪取頭功的心情驅使,下令部隊繼續前進。
唐軍絡繹不絕,進入谷中,艱難行進。
黃昏時分,只聽—聲炮響,絕壁之上,箭如雨下,唐軍人馬踐踏,死傷無數。
孫萬榮親自率領人馬從四面八方進擊唐軍。
唐軍進退不得,前有伏兵,後有騎兵截殺,不戰自亂。
張、麻二人被契丹軍生擒。
孫萬榮利用搜出的將印,立即寫信報告曹仁師,謊報已經攻克營州,要曹仁師迅速到營州處理契丹頭人。
曹仁師早就輕視契丹,接信後,深信不疑,馬上率部奔往營州。
大部隊急速前進,準備穿過峽谷,趕往營州。
不用說,這支目無敵情的部隊重蹈覆轍,在西峽石谷,遭到契丹伏兵圍追堵截,全軍覆沒。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
摧其堅,奪其魁,以解其體。
龍戰於野,其道窮也1。
1.龍戰於野,其道窮也:語出《易經﹒坤》卦。坤,卦名。
本卦是同卦相疊(坤下坤上),為純陰之卦。
引本卦上六,《象辭》:「龍戰於野,其道窮也。」
是說即使強龍爭鬥在田野大地之上,也是走入了困頓的絕境。
比喻戰鬥中擒賊擒王謀略的威力。
古人按語說:攻勝則利不勝取。
取小遺大,卒之利、將之累、帥之害、功之虧也。
捨勝而不摧堅摘王.是縱虎歸山也。
擒王之法,不可圖辨旌旗,而當察其陣中之首動。
昔張巡與尹子奇戰,直衝敵營,至子奇麾下,營中大亂,斬賊將五十餘人,殺士卒五千餘人。
迎欲射子奇而不識,剡蒿為矢,中者喜謂巡矢盡,走白子奇,乃得其狀,使霽雲射之,中其左目,幾獲之,子奇乃收軍退還(《新唐書一九二《張巡》、《戰略考﹒唐》)。
戰爭中,打敗敵人,利益是取之不盡的。
如果滿足於小的勝利而錯過了獲取大勝的時機,那是士兵的勝利,將軍的累贅,主帥的禍害,戰功的損失。
打了個小的勝仗,而不去摧毀敵軍主力,不去摧毀敵軍指揮部,捉拿敵軍首領,那就好比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古代交戰,兩軍對壘,白刃相交,敵軍主帥的位置比較容易判定。
但也不能排除這樣的情況:敵方失利兵敗,敵人主帥會化裝隱蔽,讓你一時無法認出。
張巡計高一籌,用秸桿當箭,一下子讓主帥尹干奇暴露出來,將他射傷。
擒賊擒王,語出唐代詩人杜甫《前出塞》:「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民間有「打蛇要打七寸」的說法,也是這個意思,蛇無頭不行,打了蛇頭,這條蛇也就完了。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打垮敵軍主力,擒拿敵軍首領,使敵軍徹底瓦解的謀略。
擒賊擒王,就是捕殺敵軍首領或者摧毀敵人的首腦機關,敵方陷於混亂,便於徹底擊潰之。
指揮員不能滿足於小的勝利,要通觀全局,擴大戰果,以得全勝。
如果錯過時機,放走了敵軍主力和敵方首領,就好比放虎歸山,後患無窮。
唐朝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氣焰囂張,連連大捷,安祿山之子安慶緒派勇將尹子奇率十萬勁旅進攻睢陽。
御史中丞張巡駐守睢陽,見敵軍來勢洶洶,決定據城固守。
敵兵二十餘次攻城,均被擊退。
尹子奇見士兵已經疲憊,只得鳴金收兵。
晚上,敵兵剛剛準備休息,忽聽城頭戰鼓隆隆,喊聲震天.尹子奇急令部隊準備與衝出城來的唐軍激戰。
而張巡「只打雷不下雨」,不時擂鼓,像要殺出城來,可是一直緊閉城門,沒有出戰。
尹子奇的部隊被折騰了整夜,沒有得到休息,將士們疲乏已極,眼睛都睜不開,倒在地上就呼呼大睡。
這時,城中一聲炮響,突然之間,張巡率領守兵衝殺出來.敵兵從夢中驚醒,驚慌失措,亂作一團。
張巡一鼓作氣,接連斬殺五十餘名敵將,五千餘名士兵,敵軍大亂。
張巡急令部隊擒拿敵軍首領尹子奇,部隊一直衝到敵軍帥旗之下。
張巡從未見過尹子奇,根本不認識,現在他又混在亂軍之中,更加難以辨認。
張巡心生一計,讓士兵用秸桿削尖作箭,射向敵軍。
敵軍中不少人中箭,他們以為這下玩了,沒有命了。
但是發現,自己中的是秸桿箭,心中大喜,以為張巡軍中已沒有箭了。
他們爭先恐後向尹子奇報告這個好消息。
張巡見狀,立刻辨認出了敵軍首領尹子奇,急令神箭手、部將南霽雲向尹子奇放箭。
正中尹於奇左眼,這回可是真箭只見尹子奇鮮血淋漓,抱頭鼠竄,倉皇逃命。
敵軍一片混亂,大敗而逃。
明英宗寵幸太監王振,王振是個奸邪之徒,侍寵專權,朝廷內外,沒有人不害怕他。
當時北方瓦刺逐漸強大起來,有覬覦中原的野心。
王振拒絕了大臣們在瓦刺通往南方的要道上設防的建議,千方百計討好瓦刺首領也先。
公元1449年,也先親自率領大軍攻打大同,進犯明朝。
明英宗決定御駕親征,命王振為統帥。
糧草沒有準備充分,五十萬大軍倉促北上。
一路上,又連降大雨,道路泥濘,行軍緩慢。
也先聞報,滿心歡喜,認為這正是捉拿英宗平定中原的大好時機。
等明朝大軍抵達大同的時候,也先命令大隊人馬向後撤退。
王振認為瓦刺軍是害怕明朝的大部隊,畏縮而迅,於是下令追擊瓦刺軍。
也先早已料到,已派騎兵精銳分兩路從兩側包圍明軍。
明軍先鋒朱瑛、先晃,遭到瓦刺軍伏擊,全軍覆沒。
明英宗無可奈何,只得下今班師回京。
明軍撤退到土木堡,已是黃昏時分。
大臣們建議,部隊再前行二十里,到懷來城憑險拒守,以待援軍。
王振以千輛輜重未到為理由,堅持在土木堡等待,也先深怕明軍進駐懷來,拒城固守,所以下令急追不捨。
在明軍抵達土木堡的第二天,就趁勢包圍土木堡。
土木堡是一高地,缺乏水源。
瓦刺軍控制當地唯一水深—一土木堡兩側的一條小河。
明軍人馬斷水兩天,軍心不穩。
也先又施—計,派人送信王振,建議兩軍議和。
王振誤以為這正是突圍的好時機,他急令部隊往懷來城方向突圍。
這一下正中也先誘敵之計,明軍離開土木堡不到四里地,瓦刺軍從四面包圍。
明英宗在亂軍中,由幾名親兵保護,幾番突圍不成,終於被也先生擒。
王振在倉皇逃命時,被護衛將軍樊忠一錘打死。
明軍沒有了指揮中心,潰不成軍,五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不敵其力1,而消其勢2,兌下乾上之象3。
1.不敵其力:敵,動詞,攻打。
力,最堅強的部位。
2.而消其勢:勢,氣勢—。
3.兌下乾上之象:《易經》六十四卦中,《履》卦為「兌下乾上」,上卦為乾為天.下卦為兌為澤。
又,兌為陰卦,為柔;
乾為陽卦,為剛。
兌在下,從循環關系和規律上說, 下必衝上,於是出現「柔克剛」之象。
此計正是 運用此象推理衍之,喻我取此計可勝強敵。
古人按語說:水沸者,力也,火之力也,陽中之陽也,銳不可當;
薪者,火之魄也,即力之勢也,陰中之陰也,近而無害;
故力不可當而勢猶可消。
尉繚子曰:「氣實則鬥,氣奪則走。」
面奪氣之法,則在攻心,昔吳漢為大司馬,有寇夜攻漢營,軍中驚擾,漢堅臥不動,軍中聞漢不動,有傾乃定。
乃選精兵反擊,大破之:此即不直當其力而撲消其勢也。
宋薛長儒為漢、湖、滑三州通判,駐漢州。
州兵數百叛,開營門,謀殺知州、兵馬監押,燒營以為亂。
有來告者,知州、監押皆不敢出。
長儒挺身徒步,自壞垣入其營中,以福禍語亂卒日:「汝輩皆有父母妻子,何故作此?
叛者立於左,脅從者立於右!」
於是,不與謀者數百人立於右;
獨主謀者十三人突門而出,散於諸村野,尋捕獲。
時謂非長儒,則一城塗炭矣!此即攻心奪氣之用也。
或日:敵與敵對,搗強敵之虛以敗其將成之功也。
鍋裡的水沸騰,是靠火的力量。
沸騰的水和猛烈的火勢是勢不可擋的,而產生火的原料薪柴卻是可以接近的。
強大的敵人雖然—時阻擋不住,何不避其鋒芒,以削弱它的氣勢?
尉繚子說:士氣旺盛,就投入戰鬥;
士氣不旺,就應該避開敵人。
削弱敵人氣勢的最好方法是採取攻心戰。
所謂「攻心」,就是運用強大的政治攻勢。
吳漢在大敵當前時,沉著冷靜,穩定了將士,乘夜反擊,獲得了勝利。
這就是不直接阻擋敵人、用計謀撲滅敵人氣勢而取勝的例了。
宋朝的薛長儒在叛軍氣勢最盛之時,挺身而出,隻身進入叛軍之中,採用攻心戰術。
他用禍福的道理開導版軍,要他們想想自己的前途和父母妻子的命運。
叛軍中大部分人是脅從者,所以自然被他這番話說動了。
薛長儒趁勢說道:「現在,凡主動叛亂者站在左邊,凡是不明真相的脅從者站在右邊。」
結果,參加叛亂的數百名士兵,都往右邊站,只有為首的十三個人慌忙奪門而出,分散躲在鄉間,不久都被捉拿歸案。
這就是用攻心的方法削弱敵人氣勢的一個好例子。
還有人說,敵人再強大,也會有弱點,我方突然擊敗敵人的薄弱之處.再擊敗敵人主力,這也是釜底抽薪法的具體運用。
戰爭中也常使用襲擊敵人後方基地、倉庫,斷其運輸線等戰術,也可以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釜底抽薪,語出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古人還說:「故以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
這個比喻很淺顯,道理卻說得十分清楚。
水燒開了,再兌開水進去是不能讓水溫降下來的,根本的辦法是把火退掉,水溫自然就降下來了。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對強故不可用正面作戰取勝,而應該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乘機取勝的謀略。
釜底抽薪的關鍵是關於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時做,一些影響戰爭全局約關鍵點,恰恰是敵人的弱點。
指揮員要準確判斷,抓住時機,攻敵之弱點。
比如糧草輜重,如能乘機奪得,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三國時的官渡之戰即是一個有名戰例。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河北袁紹乘勢崛起。公元199年,袁紹率領十萬大軍攻打許昌。
當時,曹操據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二萬多人。兩軍離河對峙。
曹操表面上放棄白馬,命令主力開向延津渡口,擺開渡河架勢。
袁紹怕後方受敵,迅速率主力西進,阻擋曹軍渡河。
誰知曹操虛晃一槍之後,突派精銳回襲白馬,斬殺顏良,初戰告捷。
由於兩軍相持了很長時間,雙方糧草供給成了關鍵。
袁紹從河北調集了一萬多車糧草,屯集在大本營以北四十里的烏巢。
曹操探聽烏巢井無重兵防守,決定偷襲烏巢,斷其供應。
他親自率五千精兵打著袁紹的旗號,銜枚急走,夜襲烏巢,烏巢袁軍還沒有弄清真相,曹軍已經包圍了糧倉。
一把大火點燃,頓時濃煙四起。
曹軍乘勢消滅了守糧袁軍,袁軍的一萬車糧草,頓時化為灰燼,袁紹大軍聞訊,驚恐萬狀,供應斷絕,軍心浮動,袁紹一時沒了主意。
曹操此時,發動全線進攻,袁軍士兵已喪失戰鬥力,十萬大軍四散潰逃。
袁軍大敗,袁紹帶領八百親兵,艱難地殺出重圍,回到河北,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野心勃勃,他串通楚漢等七個諸侯國,聯合發兵叛亂。
他們首先攻打忠於漢朝的梁國。
漢景帝派周亞夫率三十萬大軍平叛。
這時,梁國派人向朝廷求援,說劉濞大軍攻打梁國,我們已損失數萬人馬,已經抵檔不住了,請朝廷急速發兵救援。
漢景帝也命令周亞夫發兵去梁國解危。
周亞夫悅:劉濞率領的吳楚大軍,素來強悍,如今士氣正旺。
我與他們正面交鋒,一下恐怕難以取勝。
漢景帝問周亞夫準備用什麼計謀擊退敵軍。
周亞夫說,他們出兵征討,糧草供應特別困難,我們如能斷其糧道,敵軍定會不戰自退。
滎陽是扼守東西二路的要沖,必須搶先控制。
周亞夫派重兵控制滎陽後,分兩路襲擊敵軍後方:派一隻部隊襲擊吳、楚供應線,斷其糧道;
自己親自率領大軍襲擊敵軍後方重鎮冒邑。
周亞夫佔據冒邑,下令加固營寨,準備堅守。
劉濞聞報大驚,想不到周亞夫根本不與自己正面交鋒,卻迅速抄了自己的後路。
他立即下令部隊迅速往冒邑前進,攻下冒邑,打通糧道。
劉濞數十萬大軍氣勢洶洶,撲向冒邑。
周亞夫避其鋒芒,堅守城池,拒不出戰。
敵軍數次攻城,都被城上的亂箭射回。
劉濞無計可施,數十萬大軍駐紮城外,糧草已經斷絕。
雙方對峙了幾天,周亞夫見敵軍已數天饑餓,士氣衰弱,已經毫無戰鬥力了。
他見時機已到,調集部隊,突然發起猛攻。
精疲力竭、軟弱無力的叛軍不戰自亂。
叛軍大敗,劉濞落荒而逃,在東越被殺。
【第二十計 混水摸魚】
乘其陰亂1,利其弱而無主。
隨,以向晦入宴息2。
1.乘其陰亂: 陰,內部。
意為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
2.隨,以向晦入宴息:語出《易經﹒隨》卦。
隨,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兌上)。
本卦上卦為兌為澤;下卦為震為雷。
言雷入澤中,大地寒凝,萬物蟄伏,故如象名「隨」。
隨,順從之意。
《隨卦》的《象》辭說:「澤中有雷,隨。
君子以向晦入宴息。」
意為人要隨應天時去作息,向晚就當入室休息。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打仗時要得於抓住敵方的可乘之隙,而我藉機行事,使亂順我之意,我便亂中取利。
古人按語說:動盪之際,數力衝撞,弱者依違無主,散蔽而不察,我隨而取之。
《六韜》日:「三軍數驚,士卒不齊,相恐以敵強,相語以不利,耳目相屬,妖言不止,眾口相惑,不畏法令,不重其將:此弱征也。」
是魚,混戰之際,擇此面取之。
如:劉備之得荊州,取西川,皆此計也。
局面混亂不定,一定存在著多種互相衝突的力量,那些弱小的力量這時都在考慮,到底要依靠哪一邊,一時難以確定,敵人又被蒙蔽難以察覺。這個時候,己方就要乘機把水攪渾,順手得利。
古代兵書《六韜》中列舉了敵軍的衰弱徵狀:全軍多次受驚,兵士軍心不穩,發牢騷,說洩氣話,傳遞小道消息,謠言不斷,不怕法令,不尊重將領……這時,可以說是水已渾了.就應該乘機撈魚,取得勝利。
運用此計的關鍵,是指揮員一定要正確分析形勢,發揮主觀能動性,千方百計把水攪渾,主動權就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了。
混水摸魚,原意是,在混濁的水中,魚暈頭轉向,乘機摸魚,可以得到意外的好處。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當敵人混亂無主時,乘機奪取勝利的謀略。
在混濁的水中,魚兒辨不清方向,在複雜的戰爭中,弱小的一方經常會動搖不定,這裡就有可乘之機。
更多的時候,這個可乘之機不能只靠等待,而應主動去製造這種可乘之機。
一方主動去把水攪渾,一切情況開始複雜起來,然後可藉機行事。
唐朝開元年間,契丹叛亂,多次侵犯唐朝。
朝廷派張守圭為幽州節度使,平定契丹之亂。
契丹大將可突干幾次攻幽州,未能攻下。
可突干想探聽唐軍虛實,派使者到幽州,假意表示願意重新歸順朝廷,永不進犯。
張守圭知道契丹勢力正旺,主動求和,必定有詐。
他將計就計,客氣地接待了來使。
第二天,他派王悔代表朝廷到可突干營中宣撫,並命王悔一定要探明契丹內部的底細。
王悔在契丹營中受到熱情接待,他在招待酒宴上仔細觀察契丹眾將的一舉一動。
他發現,契丹全將在對朝廷的態度上並不一致。
他又從一個小兵口中探聽到分掌兵權的李過折一向與可突干有矛盾,兩人貌合神離.互不服氣。
王悔特意去拜訪李過折,裝作不瞭解他和可突干之間的矛盾,當著李過折的面,假意大肆誇獎可突干的才幹。
李過折聽罷,怒火中燒,說可突干主張反唐,使契丹陷於戰亂,人民十分怨恨。
並告訴王悔,契丹這次求和完全是假意,可突干已向突厥借兵,不日就要攻打幽州。
王悔乘機勸說李過折,唐軍勢力浩大,可突汗肯定失敗。
他如脫離可突汗,建功立業,朝廷保證一定會重用他。
李過折果然心動,表示願意歸順朝廷。
王悔任務完成,立即辭別契丹王返回幽州。
第二天晚上,李過折率領本部人馬,突襲可突干的中軍大帳。
可突干毫無防備,被李過折斬於營中,這一下,契丹營大亂。
忠於可突干的大將涅禮召集人馬,與李過折展開激戰,殺了李過折。
張守圭探得消息,立即親率人馬趕來接應李過折的部從。
唐軍火速衝入契丹軍營,契丹軍內正在火並,混亂不堪。
張守圭乘勢發動猛攻,生擒涅禮,大破契丹軍。
從此,契丹叛亂被平息。
赤壁大戰,曹操大敗。
為了防止孫權北進,曹操派大將曹仁駐守南郡(今湖北公安縣)。
這時,孫權、劉備都在打南郡的主意。
周瑜因赤壁大戰,氣勢如虹,下令進兵,攻取南郡。
劉備也把部隊調到油江口駐紮,眼睛死死地盯住南郡。
周瑜說:「為了攻打南郡,我東吳花多大的代價,南郡垂手可得。
劉備休想做奪取南郡的美夢!」
劉備為了穩住周瑜,首先派人到周瑜營中祝賀。
周瑜心想,我一定要見見劉備,看他有何打算。
第二天,周瑜親自到劉備營中回謝,在酒席之中,周瑜單刀直入問劉備駐紮油江口,是不是要取南郡?
劉備說:聽說都督要攻打南郡,特來相助。
如果都督不取,那我就去佔領。
周瑜大笑,說南郡指日可下,如何不取?
劉備說:都督不可輕敵,曹仁勇不可擋,能不能攻下南郡,話還不敢說。
周瑜一貫驕傲自負,聽劉備這麼一說,很不高興,他脫口而出:「我若攻不下南郡,就聽任豫州(即劉備)去取。」
劉備盼的就是這句話,馬上說:「都督說得好,子敬(即魯肅)、孔明都在場作證。
我先讓你去取南郡,如果取不下,我就去取。
你可千萬不能反悔啊。」
周瑜一笑,哪裡會把劉備放在心上。
周瑜走後,諸葛亮建議按兵不動,讓周瑜先去與曹兵廝殺。
周瑜發兵,首先攻下彝陵(今湖北宜昌)。
然後乘勝攻打南郡,卻中了曹仁誘敵之計,自己中箭而返。
曹仁見周瑜中了毒箭受傷,非常高興,每日派人到周瑜營前叫戰。
周瑜只是堅守營門,不肯出戰。
一天,曹仁親自帶領大軍,前來挑戰。
周瑜帶領數百騎兵衝出營門大戰曹軍。
開戰不多時,忽聽周瑜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墜於馬下,被眾將救回營中,原來這是周瑜定下的欺騙敵人的計謀,一時傳出周瑜箭瘡大發而死的消息。
周瑜營中奏起哀樂,士兵們都戴了孝,曹仁聞訊,大喜過望,決定趁周瑜剛死,東吳沒有準備的時機前去劫營,割下周瑜的首級,到曹操那裡去領賞。
當天晚上,曹仁親率大軍去劫營,城中只留下陳矯帶少數士兵護城。
曹仁大軍趁著黑夜衝進周瑜大營,只見營中寂靜無聲,空無一人。
曹仁情知中計,急忙退兵,但是已經來不及了。
只聽一聲炮響,周瑜率兵從四面八方殺出。
曹仁好不容易從包圍中衝出,退返南郡,又遇東吳伏兵阻截,只得往北逃去。
周瑜大勝曹仁,立即率兵直奔南郡。
等周瑜率部趕到南郡,只見南郡城頭佈滿旌旗。
原來趙雲已奉諸慕亮之命,乘周瑜、曹仁激戰正酣之時,輕易地攻取了南郡。
諸葛亮利用搜得的兵符,又連夜派人冒充曹仁救援,輕易地詐取了荊州、襄陽。
周瑜這一回自知上了諸葛亮的大當,氣得昏了過去。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
存其形,完其勢1;
友不疑,敵不動。
巽而止蠱2。
1.存其形,完其勢,保存陣地已有的戰鬥形貌,進一步完備繼續戰鬥的各種態勢。
2.巽而止蠱:語出《易經﹒蠱》卦。
蠱,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巽下艮上)。
本卦上卦為艮為山為剛,為陽卦;巽為風為柔,為陰勢。
故「蠱」的卦像是「剛上柔下」,意即高山沉靜,風行於山下,事可順當。
又,艮在上卦,為靜;
巽為下卦,為謙遜,故說「謙虛沉靜」,「弘大通泰」是天下大治之象。
此計引本卦《彖》辭:「巽而止,蠱。」
其意是我暗中謹慎地實行主力轉移,穩住敵人,我則乘敵不驚疑之際脫離險境,就可安然躲過戰亂之危。
「蠱」,意為順事。
古人按語說:共友擊敵,坐觀其勢。
尚另有一敵,則須去而將勢。
則金蟬脫殼者,非徒走也,蓋為分身之法也。
故大軍轉動.而旌旗金鼓,儼然原陣,使敵不敢動,友不生疑,待己摧他敵而返,而友敵始知,或猶且不知。
然則金蟬脫殼者,在對敵之際,而抽精銳以襲別陣也。
如:諸墓亮卒於軍,司馬懿追焉,姜維令儀反擊鳴肢,若向懿者,懿退,於是儀結營而去(《三國誌》三五《諸葛亮》小注)。
檀道濟被圍,乃命軍士悉甲,身白服乘輿徐出外圍,魏懼有伏,不敢逼,乃歸(《南史》十五《廣名將傳》卷七.《擅道濟》)
認真分析形勢,準確作出判斷,擺脫敵人,轉移部隊,決不是消極逃胞,一走了事,而應該是一種分身術,要巧妙地暗中調走精銳部隊去襲擊別處的敵人。
但這種調動要神不知,鬼不覺,極其隱蔽。
因此,一定要把假像造得有逼真的效果。
轉移時,依然要旗幟招展,戰鼓隆隆,好像仍然保持著原來的陣勢,這樣可以使敵軍不敢動,友軍不懷疑。
檀道濟在被敵人圍困時,竟然能帶著武裝士兵,自己穿著顯眼的白色服裝,坐在車上,不慌不忙地向外圍進發。
敵軍見此,以為檀道濟設有伏兵,不敢逼近,讓檀道濟安然脫離圍困。
檀道濟此計,險中有奇,使敵人被假像迷惑,作出了錯誤的判斷。
金蟬脫殼的本意是:寒蟬在蛻變時,本體脫離皮殼而走,只留下蟬蛻還掛在枝頭。
此計用於軍事,是指通過偽裝擺脫敵人,撤退或轉移,以實現我方的戰略目標的謀略。
穩住對方,撤退或轉移,決不是驚慌失措,消極逃跑,而是保留形式,抽走內容,穩住對方,使自己脫離險境,達到己方戰略目標,己方常常可用巧妙分兵轉移的機會出擊另一部分敵人。
三國時期,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但一直未能成功,終於在第六次北伐時,積勞成疾,在五丈原病死於軍中。
為了不使蜀軍在退回漢中的路上遭受損失,諸葛亮在臨終前向姜維密授退兵之計。
姜維遵照諸葛亮的吩咐,在諸葛亮死後,秘不發喪,對外嚴密封鎖消息。
他帶著靈柩,秘密率部撤退。
司馬懿派部隊跟蹤追擊蜀軍。
姜維命工匠仿諸葛亮摸樣,雕了一個木人,羽扇綸巾,穩坐車中。
並派楊儀率領部分人馬大張旗鼓,向魏軍發動進攻。
魏軍遠望蜀軍,軍容整齊,旗鼓大張,又見諸葛亮穩坐車中,指揮若定,不知蜀軍又耍什麼花招,不敢輕舉妄動。
司馬懿一向知道諸葛亮「詭計多端」,又懷疑此次退兵乃是誘敵之計,於是命令部隊後撤,觀察蜀軍動向。
姜維趁司馬懿退兵的大好時機,馬上指揮主力部隊,迅速安全轉移,撤回漢中。
等司馬懿得知諸葛亮已死,再進兵追擊,為時已晚。
宋朝開禧年間,金兵屢犯中原。
宋將畢再遇與金軍對壘,打了幾次勝仗。
金兵又調集數萬精銳騎兵,要與宋軍決戰。
此時,宋軍只有幾千人馬,如果與金軍決戰,必敗無疑。
畢再遇為了保存實力,準備暫時撤退。
金軍已經兵臨城下,如果知道宋軍撤退,肯定會追殺。
那樣,宋軍損失一定慘重。
畢再遇苦苦思索如何蒙蔽金兵,轉移部隊。
這對,只聽帳外,馬蹄聲響,畢再遇受到啟發,計上心來。
他暗中作好撤退部署,當天半夜時分,下令兵士擂響戰鼓,金軍聽見鼓響,以為宋軍趁夜劫營,急忙集合部隊,準備迎戰.哪裡知道只聽見宋營戰鼓隆隆,卻不見一個宋兵出城。
宋軍連續不斷地擊鼓,攪得金兵整夜不得休息。
金軍的頭領似有所悟:原來宋軍採用疲兵之計,用戰鼓攪得我們不得安寧。
好吧,你擂你的鼓,我再也不會上你的當。
宋營的鼓聲連續響了兩天兩夜,金兵根本不予理會。
到了第三天,金兵發現,宋營的鼓聲逐漸微弱,金軍首領斷定宋軍已經疲憊,就派軍分幾路包抄,小心翼翼靠近宋營,見宋營毫無反應。
金軍首領一聲令下,金兵蜂踴而上,衝進宋營,這才發現宋軍已經全部安全撤離了。
原來畢再遇使了「金蟬脫殼」之計。
他命令兵士將數十隻羊的後腿捆好綁在樹上,使倒懸的羊的前腿拚命蹬踢,又在羊腿下放了幾十面鼓,羊腿拚命蹬踢,鼓聲隆隆不斷。
畢再遇用「懸羊擊鼓「的計策迷惑了敵軍,利用兩天的時間安全轉移了。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
小敵困之1。
剝,不利有攸往2。
1.小敵困之:對弱小或者數量較少的敵人,要設法去困圍(或者說殲滅)他。
2.剝,不利有攸往:語出《易經﹒剝》卦。
剝,卦名。
本卦異卦相疊(坤下艮上) , 上卦為艮為山,下卦為坤為地。
意即廣闊無邊的大地在吞沒山,故外名日「剝」。
「剝」,落的意思。
卦辭:「剝,不利有彼往」意為:剝卦說,有所往則不利。
此計引此卦辭,是說對小股敵人要即時圍困消滅,而不利於去急追或者遠襲。
古人按語說:捉賊而必關門,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為他人所得也;
且逸者不可復追,恐其誘也。
賊者,奇兵也,遊兵也,所以勞我者也。
吳子曰:「今使一死賊,伏於礦野,千人追之,莫不梟視狼顧。何者?
恐其暴起而害己也。
是以—人投命,足懼千夫。」
追賊者,賊有脫逃之機,勢必死鬥;
若斷其去路,則成擒矣。
故小敵必困之,不能,則放之可也。
關門捉賊,不僅僅是恐怕敵人逃走,而且怕它逃走之後被他人所利用。
如果門關不緊,讓敵人脫逃,千萬不可輕易追趕,防止中了敵人的誘兵之計。
這個賊,指的是那些出沒無常、偷襲我軍的游擊隊伍。
他們的企圖,是使我軍疲勞,以便實現他們的目的。
兵書《吳子》中特別強調不可輕易追逐逃敵。
他打了一個比方,一個亡命之徒隱藏在曠野裡,你派一千個人去捉他,也會十分困難,這是為什麼呢7主要是怕對方突然襲擊而損害自己。
所以說,一個人只要是玩命不怕死,就會讓一千個人害怕。
根據這個道理推測,敵軍如能脫逃,勢必拚命戰鬥,如果截斷他的去路,敵軍就易於殲滅了。
所以,對弱敵必須圍而殲之,如果不能圍殲,暫時放它逃走也未嘗不可,千萬不可輕易追擊。
如果指揮員能統觀全局,因勢用計,因情變通,捉到的也可能不是小賊,而是敵軍的主力部隊。
所謂「關門打狗」,就是這種情況。
關門捉賊,是指對弱小的敵軍要採取四面包圍、聚而殲之的謀略。
如果讓敵人得以脫逃,情況就會十分複雜。
窮追不捨,一伯它拚命反撲,二怕中敵誘兵之計。
這裡所說的「賊」,是指那些善於偷襲的小部隊,它的特點是行動詭秘,出沒不定,行蹤難測。
它的數量不多,破壞性很大,常會乘我方不備,侵擾我軍。
所以,對這種「賊」,不可放其逃跑,而要斷他的後路,聚而殲之。
當然,此計運用得好,決不只限於「小賊」,甚至可以圍殲敵主力部隊。
戰國後期,秦國攻打趙國。
秦軍在長平(今山西高平北)受阻.長平守將是趙國名將廉頗,他見秦軍勢力強大,不能硬拚,便命令部隊堅壁固守,不與秦軍交戰。
兩軍相持四個多月,秦軍仍拿不下飯長平。
秦王採納了范睢的建議,用離間法讓趙王懷疑廉頗,趙王中計,調回廉頗,派趙括為將到長平與秦軍作戰。
趙括到長平後,完全改變了廉頗堅守不戰的策略,主張與秦軍對面決戰。
秦將白起故意讓趙括嘗到一點甜頭,使趙括的軍隊取得了幾次小勝。
趙括果然得意忘形,派人到秦營下戰書。
這下正中白起的下懷。
他分兵幾路,指揮形成對趙括軍的包圍圈。
第二天,趙括親率四十萬大軍,來與秦兵決戰。
秦軍與趙軍幾次交戰,都打輸了。
趙括志得意滿,哪裡知道敵人用的是誘敵之計。
他率領大軍追趕被打敗了的秦軍,一直追到秦壁。
秦軍堅守不出,趙括一連數日也攻克不了,只得退兵。
這時突然得到消息:自己的後營已被秦軍攻佔,糧道也被秦軍截斷。
秦軍已把趙軍全部包圍起未。
一連四十六天,趙軍絕糧,士兵殺人相食,趙括只得拚命突圍。
白起已嚴密部署,多次擊退企圖突圍的趙軍,最後,趙括中箭身亡,趙軍大亂。可惜四十萬大軍都被秦軍殺戮。
這個趙括,就是會「紙上談兵」,在真正的戰場上,一下子就中了敵軍「關門捉賊」之計,損失四十萬大軍,使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公元880年, 黃巢率領起義軍攻克唐朝都城長安。
唐僖宗倉皇逃到四川成都,糾集殘部,並請沙陀李克用出兵攻打黃巢的起義軍。
第二年,唐軍部署已完成,出兵企圖收復長安。
鳳翔一戰,義軍將領尚讓中敵埋伏之計,被唐軍擊敗。
這時,唐軍聲勢浩大,乘勝進兵,直逼長安。
黃巢見形勢危急,召眾將商議對策。
眾將分析了敵眾我寡的形勢,認為不宜硬拼。
黃巢當即決定:部隊全部退出長安,往東開拔。
唐朝大軍抵達長安,不見黃巢迎戰,好生奇怪。
先鋒程宗楚下令攻城,氣勢洶洶殺進長安城內,才發現黃巢的部隊已全部撤走。
唐軍毫不費力地佔領了長安,眾將欣喜若狂,縱容士兵搶劫百姓財物。
士兵們見起義軍敗退,紀律鬆弛,成天三五成群騷擾百姓。
長安城內一片混亂。
唐軍將領也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成天飲酒作樂,歡慶勝利。
黃巢派人打聽到城中情況,高興地說:敵人已入甕中。
當天半夜時分,急令部隊迅速回師長安。
唐軍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呼呼大睡。
突然,神兵天降,起義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衝進長安城內,只殺得毫無戒備的唐軍屍橫遍地。
程宗楚從夢中醒來,只見起義軍已衝殺進城,唐軍大亂,無法指揮,最後他在亂軍中被殺。
黃巢用「關門捉賊」之計,重新佔據長安。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
形禁勢格1,利從近取,害以遠隔2。
上火下澤3。
1.形禁勢格:禁,禁止。
格,阻礙。受到地勢的限制和阻礙。
2.利從近取,害以遠隔:句意為,先攻取就近的敵人有利,越過近敵先去攻取遠隔之敵是有害的。
3.上火下澤:語出《易經﹒睽》卦。睽,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兌下離上)。
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兌為澤。
上離下澤,是水火相剋,水火相剋則又可相生,循環無窮。
又「睽」,乘違,即矛盾。
本卦《象》辭:「上火下澤,睽。」
意為上火下澤,兩相離違、矛盾。
此計運用「上火下澤」相互離違的道理,說明採取「遠交近攻」的不同做法,使敵相互矛盾、離違.而我正好各個擊破。
古人按語說:「混戰之局,縱橫捭闔之中,各自取利。遠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結;近者交之,反使變生肘腋。
范睢之謀(《戰國策﹒秦策》、《戰略考﹒戰國》)為地理之定則,其理甚明。
遠交近攻的謀略.不只是軍事上的謀略,它實際上更多指總司令部甚至國家最高領導者採取的政治戰略。
大棒和橄攬枝,相互配合運用,不使亂與自己的近鄰結盟。
對鄰國則揮舞大捧,把它消滅。
如果和鄰國結交,恐怕變亂會在近處發生。
其實,從長遠看,所謂遠交,也決不可能是長期和好。
消滅近鄰之後,遠交之國也就成了近鄰,新一輪的征伐也是不可避免的。
遠交近攻,語出《戰國策﹒秦策》:范睢曰:「王不如遠交而近攻,得寸,則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這是范睢說服秦王的一句名言。
遠交近攻,是分化瓦解敵方聯盟,各個擊破,結交遠離自己的國家而先攻打鄰國的戰略性謀略。
當實現軍事目標的企圖受到地理條件的限制難以達到時,應先攻取就近的敵人.而不能越過近敵去打遠離自己的敵人。
為了防止敵方結盟,要千方百計去分化敵人,各個擊破。
消滅了近敵之後,「遠交」的國家又成為新的攻擊對像了。
「遠交」的目的,實際上是為了避免樹敵過多而採用的外交誘騙。
戰國末期,七雄爭霸。
秦國經商鞅變法之後,勢力發展最快。
秦昭王開始圖謀吞併六國, 獨霸中原。
公元前270年,秦昭王準備興兵伐齊。
范睢此時向秦昭王獻上「遠交近攻」之策,阻秦國攻齊。
他說:齊國勢力強大,離秦國又很遠,攻打齊國,部隊要經過韓、魏兩國。
軍隊派少了,難以取勝;多派軍隊,打勝了也無法占有齊國土地。
不如先攻打鄰國韓、魏,逐步推進。
為了防止齊國與韓、魏結盟,秦昭王派使者主動與齊國結盟。
其後四十餘年,秦始皇繼續堅持「遠交近攻」之策,遠交齊楚,首先攻下郭、魏,然後又從兩翼進兵,攻破趙、燕,統一北方;攻破楚國,平定南方;
最後把齊國也收拾了。
秦始皇征戰十年.終於實現了統一中國的願望。
春秋初期,周天子的地位實際上已經架空,群雄並起,逐鹿中原.鄭莊公在此混亂局勢下,巧妙地運用「遠交近攻」的策略,敢得了當時稱霸的地位。
當時,鄭國近鄰的宋國、衛國與鄭國積怨很深,矛盾十分尖銳,鄭國時刻都有被兩國夾擊的危險。
鄭國在外交上採取主動,接連與邾、魯等國結盟,不久又與實力強大的齊國在石門簽訂盟約。
公元前719年, 宋衛聯合陳、蔡兩國共同攻打鄭國,魯國也派兵助戰,將鄭國東門圍困了五天五夜。
雖未攻下,鄭國已感到本國與魯國的關係還存在問題,便千方百計想與魯國重新修好,共同對付宋、衛。
公元前717年, 鄭國以幫邾國雪恥為名,攻打宋國。
同時,向魯國積極發動外交功勢,主動派使臣到魯國,商議把鄭國在魯國境內的訪枋交歸魯國。
果然,魯國與鄭重修舊誼。
齊國當時出面調停鄭國和宋國的關係,鄭莊公表示尊重齊國的意見,暫時與宋國修好。
齊國因此也對鄭國加深了感情。
公元前714年,鄭莊公以宋國不朝拜周天子為由,代周天子發令攻打宋國。
鄭、齊、魯三國大軍很快地攻佔了宋國大片土地.宋、衛軍隊避開聯軍鋒芒,乘虛攻入鄭國。
鄭莊公把佔領宋國的土地全部送與齊、魯兩國,迅速回兵,大敗宋、衛大軍。
鄭國乘勝追擊,擊敗宋國,衛國被迫求和。
鄭莊公勢力擴張,霸主地位形成。
【第二十四計 假途伐虢】
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1。
困,有言不信2。
1.兩大之間,敵脅以從,我假以勢:假,借。
句意為:處在我與敵兩個大國之中的小國,敵方若脅迫小國屈從於他時,我則要藉機去援救,造成一種有利的軍事態勢。
2.困,有言不信:語出《易經﹒困》卦。
困,卦名。
本紛為異卦相疊(坎下兌上),上卦為兌為澤,為陰;
下卦為坎為水,為陽。
卦象表明,本該容納於澤中的水,現在離開澤而向下滲透,以致澤無水而受困,水離開澤流散無歸也自困,故卦名為「困」。
「困」,困乏。
卦辭:「困,有言不信。」
意為,處在困乏境地,難道不相信這基嗎?此計運用此卦理,是說處在兩個大國中的小國,面臨著受人脅迫的境地時,我若說援救他,他在困頓中會不相信嗎?
古人按語說:假地用兵之舉,非巧言可誑,必其勢不受—方之脅從,則將受雙方之夾擊,如此境況之際,敵必迫之以威,我則誑之以不害,利其倖存之心,速得全勢,彼將不能自陣,故不戰而滅之矣。
如:晉侯假道於虞以伐虢(《左傳﹒僖公二年》),晉滅虢,虢公丑奔京師,師還,襲虞滅之(《左傳﹒僖公五年》)。
這條按語講了一種情況,說是處在夾縫中的小國.情況會很微妙。
一方想用武力威逼他,一方卻用不侵犯它的利益來誘騙它,乘它心存僥倖之時,立即把力量滲透進去,控制它的局勢,所以,不需要打什麼大仗就可以將它消滅。
其實,此計的關鍵在於「假道」。
善於尋找「假道」的借口,善於隱蔽「假道」的真正意圖,突出奇兵,往往可以取勝。
假道伐虢,假道,是借路的意思。
語出(左傳﹒僖公二年》:「晉荀息請以屈產之乘,與垂棘之塑,假道於虞以滅虢。」
處在敵我兩大國中間的小國,當受到敵方武力脅迫時,某方常以出兵援助的姿態,把力量滲透進去。
當然,對處在夾縫中的小國,只用甜言蜜語是不會取得它的信任的,一方往往以「保護」為名.迅速進軍,控制其局勢,使其喪失自主權。
再乘機突然襲擊,就可輕而易舉地取得勝利。
春秋時期,晉國想吞併鄰近的兩個小國:虞和虢,這兩個國家之間關係不錯。
晉如襲虞,虢會出兵救援;晉若攻虢,虞也會出兵相助。
大臣荀息向晉獻公獻上一計。
他說,要想攻佔這兩個國家,必須要離間他們,使他們互不支持。
虞國的國君貪得無厭,我們正可以投其所好。
他建議晉獻公拿出心愛的兩件寶物,屈產良馬和垂棘之壁,送給虞公。
獻公哪裡捨得?
苟息說:大王放心,只不過讓他暫時保管罷了,等滅了虞國,一切不都又回到你的手中了嗎?
獻公依計而行。
虞公得到良馬美璧,高興得嘴都合不攏。
晉國故意在晉、虢邊境製造事端,找到了伐虢的借口。
晉國要求虞國借道讓晉國伐虢,虞公得了晉國的好處,只得答應。
虞國大臣宮子奇再三勸說虞公,這件事辦不得的。虞虢兩國,唇齒相依,虢國一亡,唇亡齒寒,晉國是不會放過虞國的。
虞公卻說,交一個弱朋友去得罪一個強有力的朋友,那才是傻瓜哩!
晉大軍通過虞國道路,攻打虢國,很快就取得了勝利。
班師回國時,把劫奪的財產分了許多送給虞公。
虞公更是大喜過望。
晉軍大將裡克,這時裝病,稱不能帶兵回國,暫時把部隊駐紮在虞國京城附近。
虞公毫不懷疑。
幾天之後,晉獻公親率大軍前去,虞公出城相迎。
獻公約虞公前去打獵。
不一會兒,只見京城中起火。
虞公趕到城外時,京城已被晉軍裡應外合強佔了。
就這樣,晉國又輕而易舉地滅了虞國。
本書中曾講到劉璋開門揖盜,讓劉備入川,結果自己丟了老命。
像劉備這樣用「假道伐虢」之計取勝的戰例,古代戰爭中還有不少。
當然,所謂,假道」的方式,必鬚根據當時的情況靈活掌握。
東周初期,各諸侯國都乘機擴張勢力。
楚文王時期,楚國勢力日益強大,漢江以東小國,紛紛向楚國稱臣納貢。
當時有個小國叫蔡國,仗著和楚國聯姻,認為有個靠山,就不買楚國的帳,楚文王懷恨在心,一直在尋找滅蔡的時機。
蔡國和另一小國息國關係很好,蔡侯、息侯都是娶的陳國女人,經常往來。
但是,有一次息候的夫人路過蔡國,蔡侯沒有以上賓之禮款待,氣得息侯夫人回國之後,大罵蔡侯,息侯對蔡侯有一肚子怨氣。
楚文王聽到這個消息,非常高興,認為滅蔡的時機已到。
他派人與息侯聯繫,息侯想借刀殺人,向楚文王獻上一計:讓楚國假意罰息,他就向蔡侯求教,蔡侯肯定會發兵救息。
這樣,楚、息合兵,蔡國必敗。
楚文王一聽,何樂而不為?他立即調兵,假意攻息。
蔡侯得到息國求援的請求,馬上發兵救息。
可是兵到息國城下,息侯竟緊團城門,蔡侯急欲退兵,楚軍已借道息國,把蔡侯圍困起來,終於俘虜了蔡侯。
蔡侯被俘之後,痛恨息侯,對楚文王說:息侯的夫人息媯是一個絕代佳人。
他這話是刺激好色的楚文王。
楚文王擊敗蔡國之後,以巡視為名率兵到了息國都城。
息侯親自迎接,設盛宴為楚王慶功。
楚文王在宴會上,趁著酒興說:「我幫你擊敗了蔡國,你怎麼不讓夫人敬我一杯酒呀?」
息侯只得放夫人息媯出來向楚文王敬酒。
楚文王一見息媯,果然天姿國色,馬上魂不附體,決定一定要據為己有。
第二天,他舉行答謝宴會,早已佈置好伏兵,席間將息侯綁架,輕而易舉地滅了息國。
息侯害人害已,他主動借道給楚國,讓楚國滅蔡,給自己報了私仇,卻不料,楚國竟不丟一兵一卒,順手將自己消滅。
【第二十五計 偷樑換柱】
頻更其陣,抽其勁旅,待其自敗,而後乘之1,曳其輪也2。
1.句中的幾個「其」字,均指盟友、盟軍言之。
2.曳其輪也:「語出《易經﹒既濟》紛。
既濟,齡名,本卦為異卦相疊(離下坎上)。
上卦為坎為水,下卦為離為火。
水處火上,水勢壓倒火勢,救火之事,大告成功,故卦名「即濟」。
既,已經;濟,成功。
本卦初九?
《象》辭:「曳其輪,義無咎也。」
意為,拖住了車輪,車子就不能運行了。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好比拖住了車輪,車子就不能運行了。
己方抽其友方勁旅,如同抽出樑木,房屋就會坍塌,於是己方就可以控制他了。
古人按語說:陣有縱橫,天衡為樑,地軸為柱。
樑柱以精兵為之,故觀其陣,則知精兵之所有。
共戰他敵時,頻更其陣,暗中抽換其精兵,或竟代其為樑柱,勢成陣塌,遂兼其兵。
並此敵以擊他敵之首策也。
這則按語,主要是從軍事部署的角度講的。
古代作戰,雙方要擺開陣式。
列陣都要按東、西、南、北方位部署。
陣中有「天橫」,首尾相對,是陣的大樑;
「地軸」在陣中央,是陣的支枕。
樑和柱的位置都是部署主力部隊的地方。
因此,觀察敵陣,就能發現敵軍的主力的位置。
如果與友軍聯合作戰,應設法多次變動友軍的陣容,暗中更換它的主力,派自己的部隊去代替它的樑柱,這樣一定使它的陣地無法由它自己控制,這時,立即吞併友軍的部隊。
這是吞併這一股敵人再去攻擊另一股敵人的首要戰略。
以上的這段按語,反映了封建社會裡,軍閥割據,所謂「友軍」,不過只是暫時的聯合而已,所以「兼併盟友」是常事。
不過,從軍事謀略上去理解本計,重點也可以放在對敵軍「頻更共陣」上。
也就是多次佯攻,促使敵人變換陣容,然後伺機攻其弱點。
這種調動敵人的謀略,也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偷樑換柱,指用偷換的辦法,暗中改換事物的本質和內容.以達矇混欺騙的目的。
「偷天換日」、「偷龍換鳳」、「調包計」,都是同樣的意思。
在軍事上,聯合對敵作戰時,反覆變動友軍陣線,藉以調換其兵力,等待友軍有機可乘、一敗塗地之時,將其全部控制。
此計歸於第五套「並戰計」中,本意是乘友軍作戰不利,藉機兼併他的主力為己方所用。
此計中包含爾虞我詐、乘機控制別人的權術,所以也往往用於政治謀略和外交謀略。
秦始皇稱帝,自以為江山一統,是子孫萬代的家業了。
但是,他自以為身體還不錯,一直沒有去立太子,指定接班人,宮庭內,存在兩個實力強大的政治集團。
一個是長子扶蘇、蒙恬集團,—個是幼子胡亥、趙高集團。
扶蘇恭順好仁,為人正派,在全國有很高的聲譽。
泰始皇本意欲立扶蘇為太子,為了鍛煉他,派他到著名將領蒙恬駐守的北線為監軍。
幼子胡亥,早被嬌寵壞了,在宦官趙高教唆下,只知吃喝玩樂。
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第五次南巡,到達平原津(今山東平原縣附近),突然一病不起。
此時,秦始皇也知道自己的大限將至.於是,連忙召丞相李斯,要李斯傳達秘詔,立扶蘇為太子。
當時掌管玉璽和起草詔書的是宦官頭兒趙高。
趙高早有野心,看準了這是一次難得的機會,故意扣壓秘詔,等待時機。
幾天後,秦始皇在沙丘平召(今河北廣宗縣境)駕崩。
李斯怕太子回來之前,政局動盪,所以秘不發喪。
趙高特此去找李斯,告訴他,皇上賜給扶蘇的信,還扣在我這裡。
現在,立誰為太子, 我和你就可以決定。
狡猾的趙高又對李斯講明利害,說,如果扶蘇做了皇帝,一定會重用蒙恬,到那個時候,宰相的位置你能坐得穩嗎?
一席話,說得李斯果然心動,二人合謀,製造假詔書,賜死扶蘇,殺了蒙恬。
趙高未用一兵一卒,只用偷樑換柱的手段,就把昏庸無能的胡亥扶為秦二世,為自己今後的專權打下基礎,也為秦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呂後殺韓信,歷史眾說紛紜。
歷史上的是非功過,不是一下子說得清楚的。
這裡並不想作什麼評價,僅用此例,再次說明「偷樑換柱」的計謀,在歷史上也往往發揮政治權術作用。
楚漢相爭,以劉邦大勝,建立漢朝為結局。
這時,各異姓王擁兵自重,是對劉氏天下潛在的威脅。
翦滅異姓諸王,是劉邦日夜考慮的大事。
異姓諸王中,韓信勢力最大。
劉邦借口韓信袒護一叛將為由,把他由楚王貶為淮陰侯,調到京城居住,實際上有點「軟禁」的味道。
韓信功高蓋世,忠於劉邦。
當年楚漢相爭,戰鬥激烈之時,謀士蒯徹曾建議韓信與劉邦分手,使天下三分。
韓信拒絕了蒯徹的建議,輔佐劉邦奪得天下。
而今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心中怨恨至極。
公元前200年, 劉邦派陳烯為代相,統率邊兵,對付匈奴。
韓信私下裡會見陳烯,以自己的遭遇為例,警告陳烯,你雖然擁有重兵,但並不安全,劉邦不會一直信任你,不如乘此機會,帶兵反漢,我在京城裡接應你。
兩個人秘密地商量好,決定伺機起事。
公元前197年, 陳烯在代郡反漢,自立為代王。
劉邦領兵親自聲討陳烯。
韓信與陳烯約定,起事後他在京城詐稱奉劉邦密詔,襲擊呂後及太子,兩面夾擊劉邦。
可是,韓信的計謀被呂後得知。
呂後與丞相陳平設下一計,對付韓信。
呂後派人在京城散佈:陳烯已死,皇上得勝,即將凱旋。
韓信聽到這個消息,又沒有見到陳烯派人來聯繫,心中甚為恐慌。
一日.丞相陳平親自到韓信家中,謊稱陳烯已死,叛亂已定,皇上已班師回朝,文武百官都要入朝慶賀,請韓信立即進宮。
韓信本來心虛,只得與陳平同車進宮。
結果被呂後逮捕,囚繫在長樂宮之鐘室。
半夜時分,韓信被殺。
後世稱「未央官斬韓信」。
蓋世英名的韓信至死也不知道,陳烯已死的消息,完全是謊言。
陳烯叛亂,是在韓信死了兩年之後才平定的。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
大凌小者,警以誘之1。
剛中而應,行險而順2。
1.大凌小者,警以誘之:強大者要控制弱下者,要用警戒的辦法去誘導他。
2.剛中而應,行險而順:語出《易經﹒師》卦。
師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坤上)。
本卦下卦為坎為水,上卦為坤為地,水流地下,隨勢而行。
這正如軍旅之象,故名為「師」。
本卦《彖》辟說:「剛中而應,行險而順,以此毒天下,而民從之。」
「剛中而應」是說九二以陽爻居於下坎的中信,叫「剛中」,又上應上坤的六五,此為此應。
下卦為坎,坎表示險,上卦為坤,坤表示順,故又有「行險而順」之象。
以此卦象的道理督治天下,百姓就會服從。這是吉祥之象。
「毒」,督音,治的意思。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治軍,有時採取適當的強剛手段便會得到應和,行險則遇順。
古人按語說:率數未服者以對敵,若策之不行,而利誘之,又反啟其疑,於是故為自誤,責他人之失,以暗警之。
警之者,反誘之也:此蓋以剛險驅之也。
或曰:此遣將之法也。
統率不服從自己的部隊去打仗,如果你調動不了他們,這時你想用金錢去利誘他們,反而會引起他們的懷疑。
正確的方法是:你可以故意製造些錯誤,然後責備別人的過失,借此暗中警告那些不服自己指揮的人。
這種警戒,是從反面去誘導他們:迄就是用強硬而險詐的方法去迫使士兵服從。
或者說,這就是調遣部將的方法。
對待部下將士,必須恩威並重,剛柔相濟。
軍紀不嚴,烏合之眾,哪能取勝?如果只是一味地嚴厲,甚至近於殘酷,也難做到讓將士們心服。
所以關心將士,體貼將士,使將士們心中感激敬佩,這才算得上是稱職的指揮官。
《孫子兵法》中對此早有名訓:「約束不明,申令不熟,將之罪也。」
這就是強調治軍要嚴。
「視卒如愛子,故可與之俱死。」
這就是強調要關心將士,使他們願意與將帥一同戰死。
指桑罵槐,此計的比喻意義應從兩方面廣為理解。
一是要運用各種政治和外交謀略,「指桑」而「罵槐」,施加壓力配合軍事行動。
對於弱小的對手,可以用警告和利誘的方法,不戰而勝。
對於比較強大的對手也可以旁敲側擊威懾他。
春秋時期,齊相管仲為了降服魯國和宋國,就是運用此計。
他先攻下弱小的遂國,魯國畏懼,立即謝罪求和,宋見齊魯聯盟,也只得認輸求和。
管仲「敲山震虎」,不用大的損失就使魯、宋兩國臣服。
另外,作為部隊的指揮官,必須做到令行禁止,法令嚴明。
否則,指揮不靈,令出不行,士兵一盤散沙,怎能打仗!
所以,歷代名將都特別注意軍記嚴明。
管理部隊,剛柔相濟,關心和愛護士兵,假決不能有令不從,有禁不止。
所以,有時采用「殺雞儆猴」的方法,抓住個別壞典型,從嚴處理,就可以震懾全軍將士。
春秋時期,齊景公任命田禳苴為將,帶兵攻打晉、燕聯軍,又派寵臣莊賈作監軍。
禳苴與莊賈約定,第二天中午在營門集合。
第二天,禳苴早早到了營中,命令裝好作為計時器的標桿和滴漏盤。
約定時間一到,禳苴就到軍營宣佈軍令,整頓部隊。
可是莊賈遲遲不到,禳苴幾次派人催促,直到黃昏時分,莊賈才帶著醉容到達營門。
禳苴問他為何不按時到軍營來,莊賈無所謂,只說什麼親威朋友都來為我設宴餞行,我總得應酬應酬吧?所以來得遲了。
禳苴非常氣憤,斥責他身為國家大臣,有監軍重任,卻只戀自已的小家,不以國家大事為重。
莊賈以為這是區區小事,仗著自己是國王的寵臣親信,對禳苴的話不以為然。
禳苴當著全軍將士,命令叫來軍法官,問:「無故誤了時間,按照軍法應當如何處理?」
軍法官答道:「該斬!」
禳苴即命拿下莊賈。
莊賈嚇得渾身發抖,他的隨從連忙飛馬進宮,向齊景公報告情況,請求景公派人救命。
在景公派的使者沒有趕到之前,禳苴即令將莊賈斬首示眾。
全軍將士,看到主將殺違犯軍令的大臣,個個嚇得發抖,誰還再敢不遵將令。
這時,警公派來的使臣飛馬闖入軍營,拿景公的命令叫禳苴放了莊賈。
禳苴沉著地應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他見來人驕狂,便又叫來軍法官,問道:「亂在軍營跑馬,按軍法應當如何處理?」
軍法官答道:「該斬。』
來使嚇得面如土色。
禳苴不慌不忙地說道:「君王派來的使者,可以不殺。」
於是下令殺了他的隨從和三駕車的左馬,砍斷馬車左邊的木柱。然後讓使者回去報告。
禳苴軍紀嚴明,軍隊戰鬥力旺盛,果然打了不少勝仗。
春秋時期,吳王闔廬看了大軍事家孫武的著作《孫子兵法》,非常佩服,立即召見孫武。
吳王說:「你的兵法,真是精妙絕倫。
你能不能當面給我演示一下,讓我開開眼界呢?」
孫武說:「這個不難。
您可以隨便找些人來,我馬上操練給您看看。」
吳王一聽,好生好奇。
隨便找些人來就可操練?吳王存心為難—下孫武,說道:「我的後宮裡美女多得很,先生能不能讓她們來操練操練?」
孫武一笑說:「行呀!
任何人都可以操練。」
於是,吳王從後宮叫來180名美女。
眾美女一到校軍場上,只見旌旗招展,戰鼓排列,煞是好看。
她們嘻嘻哈哈,東瞅西瞧,漫不經心。
孫武下令180名美女編成兩隊,並命令吳王的兩個愛姬作為隊長。
兩個愛姬哪裡作過帶兵的官兒,只是覺得好笑好玩。
好不容易,才把稀稀拉拉、叫叫嚷嚷的美女們排成兩列。
孫武十分耐心地、認真細緻地對這些美女們講解操練要領。
交待完畢,命令在校軍場上擺下刑具。
然後威嚴地說:「練兵可不是兒戲!
你們一定要聽從命令,不得馬馬虎虎,嘻笑打鬧,如果誰違犯軍令,一律按軍法處理!」
美女們以為大家是來做做遊戲的,不想碰見這麼個一臉正經的人!
這時,孫武命令擂起戰鼓,開始操練。
孫武發令:「全體向右轉!」美女們一個也沒有動,反而轟然大笑。
孫武並不生氣,說道:「將軍沒有把動作要領交待清楚,這是我的錯!」
於是他又一次詳細講述了動作要領,並問道:「大家聽明白了沒有?」
眾美女齊聲回答:「聽明白了!」
鼓聲再起,孫武發令:「全體向左轉:」美女們還是一個未動,笑得比上次更加厲害了。
吳王見此情景,也覺得有趣,心想:你孫武再大的本領,也無法讓這些美女們聽你的調動。
孫武沉下臉來,說道:「動作要領沒有交待清楚,是將軍的過錯,交待清楚了,而士兵不服從命令,就是士兵的過錯了。
按軍法,違犯軍令者斬,隊長帶隊不力,應先受罰。
來人,將兩個隊長推出斬首!」
吳王一聽,慌了手腳,急忙派人對孫武說:「將軍確實善於用兵,軍令嚴明,吳王十分佩服。
這次,請放過寡人的兩個愛姬。」
孫武回答道:「將在外,君令有所不受。
吳王既然要我演習兵陣,我一定要按軍法規定操練。」
於是,將兩名愛姬斬首示眾,嚇得眾美女魂飛魄散。
孫武命令繼續操練。
他命令排頭兩名美女繼任隊長。
全場雞雀無聲。
鼓聲第三次響起,眾美女精神集中,處處按規定動作,一絲不苟,順利地完成了操練任務。
吳王見孫武斬了自己的愛姬,心中不悅,但仍然佩服孫臏治兵的才能。
後來以孫武為將,終使吳國擠進強國之列。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顛】
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1。
靜不露機,雲雪屯也2。
1.寧偽作不知不為,不偽作假知妄為:寧可假裝著無知而不行動,不可以假裝假知而去輕舉妄動。
2.靜不露機,雲雷屯也:語出《易經﹒屯》卦。
屯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坎上),震為雷,坎為雨,此卦象為雷雨並作,環境險惡,為事困難。
「屯,難也」。
《屯卦》的《彖》辭又說「雲雷,屯。」
坎為雨,又為雲,震為雷。
這是說,雲行於上,雷動於下,雲在上有壓抑雷之象徵,這是屯卦之卦象。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在軍事上,有時為了以退求進,必得假癡不癲,老成持重,以達後發制人。
這就如同雲勢壓住雷動,且不露機巧一樣,最後一旦爆發攻擊,便出奇不意而獲勝。
古人按語說:假作不知而實知,假作不為而實不可為,或將有所為:司馬懿之假病昏以珠曹爽,受巾幗假請命以老蜀兵,所以成功;姜維九伐中原,明知不可為而妄為之,則似癡矣,所以破滅。
兵書曰:「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
當其機變未發時,靜屯似癡;若假癲,則不但露機,則亂動而群疑:故假癡者勝,假癲者敗。
或日:假癡可以對敵,並可以用兵。
宋代,南俗尚鬼。
狄青征膿智高時,大兵始出桂林之南,因佯祝曰:「勝負無以為據。」
乃取百錢自持,與神約,果大捷,則投此錢盡錢面也。
左右諫止,倘不如意,恐沮軍,青不聽。
萬眾方聳視,已而揮手一擲,百錢旨面。
於是舉兵歡呼,聲照林野,青亦大喜;顧左右.取百釘來,即隨錢疏密,布地而貼釘之,加以青紗籠,手自封焉。
曰:「俟凱旋,當酬神取錢。」
其後平邕州還師如言取錢,幕府士大夫共祝視,乃兩面錢也(《戰略考﹒宋》)
假癡不癲,重點在—個「假」字。
這裡的「假」,意思是偽裝。
裝聾作啞,癡癡呆呆,而內心裡卻特別清醒。
此計作為政治謀略和軍事謀略,都算高招。
用於政治謀略,就是韜晦之術,在形勢不利於自己的時候,表面上裝瘋賣傻,給人以碌碌無為的印象,隱藏自己的才能,掩蓋內心的政治抱負,以免引起政敵的警覺,專一等待時機,實現自己的抱負。
三國時期,曹操與劉備青梅煮酒論英雄這段故事,就是個典型的例證。
劉備早已有奪取天下的抱負,只是當時力量太弱,根本無法與曹操抗衡,而且還處在曹操控制之下。
劉備裝作每日只是飲酒種菜,不問世事。
一日曹操請他喝酒,席上曹操問劉備誰是天下英雄,劉備列了幾個名字,都被曹操否定了。
忽然,曹操說道:「天下的英雄,只有我和你兩個人!」
一句話說得劉備驚慌失措,深怕曹操瞭解自己的政治抱負,嚇得手中的筷子掉在地下。
幸好此時一陣炸雷,劉備急忙遮掩,說自己被雷聲嚇掉了筷子。
曹操見狀,大笑不止,認為劉備連打雷都害怕,成不了大事,對劉備放鬆了警覺。
後來劉備擺脫了曹操的控制,終於在中國歷史上幹出了一番事業。
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雖然自己具有相當強大的實力,但故意不露鋒芒,顯得軟弱可欺,用以麻痺敵人,驕縱敵人,然後伺機給敵人以措手不及的打擊。
秦朝末年,匈奴內部政權變動,人心不穩。
鄰近一個強大的民族東胡,藉機向匈奴勒索。
東胡存心挑釁,要匈奴獻上國寶千里馬。
匈奴的將領們都說東胡欺人太甚,國寶決不能輕易送繪了們。
匈奴單于冒頓卻決定:「給他們吧!不能因為一匹馬與鄰國失和嘛。」
匈奴的將領們都不服氣,冒頓卻若無其事。
東胡見匈奴軟弱可欺,竟然向冒頓要一名妻妾。
眾將見東胡得寸進尺,個個義憤填膺,冒頓卻說:「給他們吧,不能因為捨不得一個女子與鄰國失和嘛!」
東胡不費吹灰之力,連連得手,料定匈奴軟弱,不堪一擊,根本不把匈奴放在眼裡。
這正是冒頓單于求之不得的。
不久之後,東胡看中了與甸奴交界處的一片茫茫荒原,這荒原屬於匈奴的領土。
東胡派使臣去匈奴,要匈奴以此地相贈。
匈奴眾將認為冒頓一再忍讓,這荒原又是杳無人煙之地.恐怕只得答應割讓了。
誰知冒頓此次突然說道:「千里荒原,杳無人煙,但也是我匈奴的國土,怎可隨便讓人?」
於是,下令集合部隊,進攻東胡。
匈奴將士受夠了東胡的氣,這一下,人人奮勇爭先,銳不可擋。
東胡做夢也沒想到那個癡愚的冒頓會突然發兵攻打自已,所以毫無準備。
倉促應戰,哪裡是匈奴的對手。
戰爭的結局是東胡被滅,東胡王被殺於亂軍之中。
三國時期,魏國的魏明帝去世,繼位的曹芳年僅八歲,朝政由太尉司馬懿和大將軍曹爽共同執掌,曹爽是宗親貴冑,飛揚拔扈,怎能讓異姓的司馬氏分享權力。
他用明升暗降的手段剝奪了司馬懿的兵權。
司馬懿立過赫赫戰功,如今卻大權旁落,心中十分怨恨,但他看到曹爽現在勢力強大,一時恐怕鬥他不過。
於是,司馬懿稱病不再上朝,曹爽當然十分高興。
他心裡也明白,司馬懿是他當權的唯一潛在對手。
一次,他派親信李勝去司馬家探聽虛實.
其實.司馬懿看破曹爽的心事,早有準備,李勝被引到司馬懿的臥室,只見司馬懿病容滿面,頭髮散亂,躺在床上,由兩名侍女服侍。
李勝說:「好久沒來拜望,不知您病得這麼嚴重。
現在我被命為荊州刺史,特來向您辭行。」
司馬懿假裝聽錯了,說道:「并州是近境要地,一定要抓好防務。」
李勝忙說:「是荊州,不是並州:」司馬懿還是裝作聽不明白。
這時,兩個侍女給他喂藥,他吞得很艱難,湯水還從口中流出。
他裝作有氣無力地說:「我已命在旦夕,我死之後,請你轉告大將軍,一定要多多照顧我的孩子們。」
李勝回去向曹爽作了匯報,曹爽喜不自勝,說道:「只要這老頭一死,我就沒有什麼好擔心的了。」
過了不久,公元249年2月15日,天子曹芳要去濟陽城北掃墓,祭祀祖先。
曹爽帶著他的三個兄弟和親信等護駕出行。
司馬懿聽到這個消息,認為時機已到。
馬上調集家將,召集過去的老部下,迅速佔據了曹氏兵營,然後進宮威逼太后,歷數曹爽罪過,要求廢黜這個奸賊。
太后無奈,只得同意。
司馬懿又派人佔據了武庫。
等到曹爽聞訊回城,大勢已去。
司馬懿以篡逆的罪名,誅殺曹爽一家,終於獨攬大權,曹魏政權實際上已是有名無實。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
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1。
遇毒,位不當也2。
1.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假,借。
句意:借給敵人一些方便(即我故意暴露出一些破綻),以誘導敵人深入我方,乘機切斷他的後援和前應,最終陷他於死地。
2.遇毒, 位不當也: 語出《易經﹒噬嗑》卦。
噬嗑,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震下離上)。
上卦為離為火,下卦為震為雷,是既打雷,又閃電,威嚴得很。
又離為陰卦,震為陽卦,是陰陽相濟,剛柔相交,以喻人要恩威並用,嚴明結合,故封名為「噬嗑」,意為咀嚼。
本卦六三.《象》辭:「遇毒,位不當也。」
本是說,搶臘肉中了毒(古人認為臘肉不新鮮,含有毒素,吃了可能中毒),因為六三陰兌爻於陽位,是位不當。
此計運用此理,是說敵入受我之唆,猶如貪食搶吃,只怪自己見利而受騙,才陷於了死地。
古人按語說:唆者,利使之也。
利使之而不先為之便,或猶且不行。
故抽梯之局, 須先置梯, 或示之梯。
如:慕容垂、姚萇諸人慫秦苻堅侵晉,以乘機自起(《晉書》——四《苻堅》)。
什麼是唆?就是用利去引誘敵人。
如果敵人不肯輕易上鉤,怎麼辦呢?
本來,你不給敵人先開個方便之門,它怎麼會進你預先設下的口袋呢?
開方便之門,就是事先給敵人安放一個梯子。
既不能使它猜疑,也要能讓敵人清楚的看到梯子。
只要敵人爬上了梯子,就不怕它不進己方事先設置的圈套。
苻堅就是中了慕容垂、姚萇的上屋抽梯之計,輕易去攻打晉國,大敗於淝水。
慕容垂、姚萇的勢力就迅速擴張起來了。
上屋抽梯,有一個典故。
後漢末年,劉表偏愛少子劉琦,不喜歡長子劉琮。
劉琮的後母害怕劉琦得勢,影響到兒子劉琮的地位,非常嫉恨他。
劉琦感到自己處在十分危險的環境中,多次請教諸葛亮,但諸葛亮一直不肯為他出主意。
有一天,劉琦約諸葛亮到一座高樓上飲酒,等二人正坐下飲酒之時,劉琦暗中派人拆走了樓梯。
劉琦說:「今日上不至天,下不至地,出君之口,入琦之耳:可以賜教矣」
諸葛亮見狀,無可奈何,便給講一個故事。
春秋時期,晉獻公的妃子驪姬想謀害晉獻公的兩個兒子:申生和重耳。
重耳知道驪姬居心險惡,只得逃亡國外。
申生為人厚道,要盡孝心,侍奉父王。
一日,申生派人給父王送去一些好吃的東西,驪姬乘機用有毒的食品將太子送來的食品更換了。
晉獻公哪裡知道,準備去吃,驪姬故意說道,這膳食從外面送來,最好讓人先嘗嘗看。
於是命左右侍從嘗一嘗,剛剛嘗了一點,侍從倒地而死。
晉獻公大怒,大罵申生不孝,陰謀殺父奪位,決定要殺申生。
申生聞訊,也不作申辯,自刎身亡。
諸葛亮對劉琦說:「申生在內而亡,重耳在外而安。」
劉琦馬上領會了諸葛亮的意圖,立即上表請求派往江夏(令湖北武昌西),避開了後母,終於免遭陷害。
劉琦引誘諸葛亮「上屋」,是為了求他指點,「抽梯」,是斷其後路,也就是打消諸葛亮的顧慮。
此計用在軍事上,是指利用小利引誘敵人,然後截斷敵人援兵,以便將敵圍殲的謀略。
這種誘敵之計,自有其高明之處。
敵人一般不是那麼容易上當的,所以,你應該先給它安放好「梯子」,也就是故意給以方便。
等敵人「上樓」,也就是進入已布好的「口袋」之後即可拆掉「梯子」,圍殲敵人。
安放梯子,有很大學問,對性貪之敵,則以利誘之;
對情驕之敵,則以示我方之弱以惑之;
對莽撞無謀之敵,則設下埋仗以使其中計。
總之,要根據情況,巧妙地安放梯子,致敵中計。
《孫子兵法》中最早出現「去梯」之說。
《孫子.九地篇》:「帥興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
這句話的意思是把自己的隊伍置於有進無退之地,破釜沉舟,迫使士兵同敵人決一死戰。
如果將上面兩層意思結合起來運用,真是相當厲害的謀略。
秦朝滅亡之後,各路諸侯逐鹿中原。
到後來,只有項羽和劉邦的勢力最為強大。
其他諸侯,有的被消滅,有的急忙尋找靠山。
趙王歇在鉅鹿之戰中,看到了項羽是個了不得的英雄,所以,心中十分佩服,在楚漢相爭時期,當然投靠了項羽。
劉邦為了削弱項王的力量,命令韓信、張耳率兩萬精兵攻打趙王歇的勢力。
趙王歇聽到消息之後,呵呵一笑,心想,自己有項羽作靠山,又控制有二十萬人馬,何懼韓信、張耳。
趙王歇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駐守井陘,準備迎敵。
韓信、張耳的部隊也向井陘進發,他們在離井陘三十里外安營紮寨,兩軍對峙,一場大戰即將開始。
韓信分析了兩邊的兵力,敵軍人數比自己的多上十倍,硬拚攻城,恐怕不是對方的敵手,如果久拖不決,我軍經不起消耗,經過反覆思考,他定下了一條妙計。
他召集將軍們在營中部署。
命一將領率兩千精兵到山谷樹林隱蔽之處埋伏起來,等到我軍與趙軍開戰後,我軍佯敗逃跑,趙軍肯定傾巢出動,追擊我軍。
這時,你們迅速殺入敵營,插上我軍的軍旗。
他又命令張耳率軍一萬,在綿延河東岸,擺下背水一戰的陣式。
自己親率八千人馬正面佯攻。
第二天天剛亮,只聽見韓信營中的戰鼓隆隆,韓信親率大軍向井陘殺來:趙軍主帥陳余,早有準備,立即下令出擊。
兩軍殺得個昏天黑地。
韓信早已部署好了,此時一聲令下,部隊立即佯裝敗退,並且故意遺留下大量的武器及軍用物資。
陳余見韓信敗,大笑道:「區區韓信,怎是我的對手1」他下令追擊,—定要全殲韓信的部隊。
韓信帶著敗退的隊伍撤到綿延河邊,與張耳的部隊合為一股。韓信對士兵們進行動員,前邊是滔滔河水,後面是幾十萬追擊的敵軍,我們已經沒有退路,只能背水一戰,擊潰追兵。」
士兵們知道已無退路,個個奮勇爭先,要與趙軍拼個你死我活。
韓信、張耳突然率部殺了回來,陳余完全沒有料到,他的部隊認為以多勝少,勝利在握,鬥志已不很旺盛,加上韓信故意在路上遺留了大量軍用物資,士兵們你爭我奪,一片混亂。
銳不可擋的漢軍奮勇衝進敵陣,只殺得趙軍丟盔棄甲,一派狼籍。
正是「兵敗如山例」,陳餘下令馬上收兵回營,準備修整之後,再與漢軍作戰。
當他們退到自己大營前面時,只見大營那邊飛過無數箭來,射向趙軍。
陳余在慌亂中,才注意到營中已插遍漢軍軍旗。
趙軍驚魂未定,營中漢軍已經衝殺出,與韓信、張耳從兩邊夾擊趙軍。
張耳—刀將陳余斬干馬下,趙王歇也被漢軍生擒,趙軍二十萬人馬全軍覆沒。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
借局布勢,力小勢大1。
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也。2
1.借局布勢,力小勢大:句意為借助某種局面(或手段)佈成有利的陣勢,兵力弱小但可使陣勢顯出強大的樣子。
2.鴻漸於陸,其羽可用為儀:語出《易經﹒漸》卦。
漸,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艮下巽上),上卦為巽為木,下卦為艮為山。
卦象為木植長於山上,不斷生長,也喻人培養自己的德性,進而影響他人,漸,即漸進。
本卦上九說「鴻漸於陸,其羽可為儀,吉利。」
是說鴻雁走到山頭,它的羽毛可用來編織舞具這是吉利之兆。
此計運用此理,是說弱小的部隊通過憑借某種因素,改變外部形態之後,自已陣容顯得充實強大了,就像鴻雁長了羽毛豐滿的翅膀一樣。
古人按語說:此樹本無花,而樹則可以有花,剪綵貼之,不細察者不易發,使花與樹交相輝映,而成玲瓏全局也。
此蓋布精兵於友軍之陣,完其勢以威敵也。
用假花冒充真花,取得亂真的效果,前邊已作過分析。
因為戰場上情況複雜,瞬息萬變,指揮官很容易被假像所惑。
所以,善於佈置假情況,巧布迷魂陣,虛張聲勢,可以懾服甚至擊敗敵人。
此按語的最後—句,是將此計解釋為:把自己的軍隊佈置在盟軍陣地上,以造成強大聲勢懾服敵人。
不過,古今戰爭史上,還沒有發現這方面的出色例子。
樹上開花,是指樹上本來沒有開花,但可以用彩色的綢子剪成花朵粘在樹上,做得和真花一祥,不仔細去看,真假難辯。
此計用在軍事上,指的是:自已的力量比較小,卻可以借友軍勢力或借某種因素製造假像,使自己的陣營顯得強大,也就是說,在戰爭中要善於借助各種因素來為自己壯大聲勢。
無人不知張飛是一員猛將,而他卻是一個有勇有謀的大將。
劉備起兵之初,與曹操交戰,多次失利。
劉表死後,劉備在荊州,勢孤力弱。
這時, 曹操領兵南下,直達宛城,劉備荒忙率荊州軍民退守江陵。
由於老百姓跟著撤退的人太多,所以撤退的速度非常慢。
曹兵追到當陽,與劉備的部隊打了一仗,劉備敗退,他的妻子和兒子都在亂軍中被衝散了。
劉備只得狼狽敗退,令張飛斷後,阻截追兵。
張飛只有二三十個騎兵,怎敵得過曹操的大隊人馬?
那張飛臨危不懼,臨陣不慌,頓時心生一計。
他命令所率的二二十名騎兵都到樹林子裡去,砍下樹枝,綁在馬後,然後騎馬在林中飛跑打轉。
張飛一人騎著黑馬,橫著丈二長矛,威風凜凜站在長板坡的橋上。
追兵趕到,見張飛獨自騎馬橫矛站在橋中,好生奇怪,又看見橋東樹林裡塵土飛揚。
追擊的曹兵馬上停止前進,以為樹林之中定有伏兵。
張飛只帶二三十名騎兵,阻止住了追擊的曹兵,讓劉備和荊州軍民順利撤退,靠的就是這「樹上開花」計。
戰國中期,著名軍事家樂毅率領燕國大軍攻打齊國,連下七十餘城,齊國只剩下褸莒和即墨這兩座城了。
樂毅乘勝追擊,圍困莒和即墨。
齊國拚死抵抗,燕軍久攻不下。
這時,有人在燕王而前說:「樂毅我不是燕國人,當然不會真心為了燕國,不然,兩座城怎麼會久攻不下呢7恐怕他是想自己當齊王吧。」
燕昭王倒不懷疑。
可是燕昭王去世,繼位的惠王馬上用自己的親信名叫騎劫的大臣去取代樂毅。
樂毅知道與己不利,只得逃回趙國老家。
齊國守將是非常有名的軍事家田單,他深知騎劫根本不是將才,雖然燕軍強大,只要計謀得當,一定可以擊敗。
田單首先利用兩國的士兵都具有迷信心理,他要求齊國軍民每天飯前要拿食物到門前空地上祭祀祖先。
這樣,成群的烏鴉、麻雀結伙地趕來爭食。
域外燕軍一看,覺得奇怪:原來聽說齊國有神師相助,現在真的連飛鳥每天都定時朝拜。
弄得人心惶惶,非食害怕。
田單的第二手,是讓騎劫本人上當。
田單派人放風,說樂毅過於仁慈,誰也不怕他。
如果燕軍割下齊軍俘虜的鼻於,齊人肯定會嚇破膽。
騎劫覺得有道理,果然下令歌下俘虜的鼻子,挖了城外齊人的墳墓,這樣殘暴的行為激起了齊國軍民的義憤。
田單的第三手,是派人送信,大誇騎劫治軍的才能,表示原意投降。
一邊還派人裝成富戶,帶著財寶偷偷出城投降燕軍。
騎劫確信齊國已無作戰能力了,只等田單開城投降吧!
田單最絕的一招是:齊軍人數太少,即使進攻,也難取勝。
於是他把城中的一千多頭牛集中起來,在牛角上綁上尖刀,牛身上披上畫有五顏六色、稀奇古怪圖案的紅色衣服,牛尾巴上綁一大把浸了油的麻葦。
另外,選了五千名精壯士兵,穿上五色花衣,臉上繪上五顏六色,手持兵器,命他們跟在牛的後面。
這天夜晚,田單命令把牛從新挖的城塘洞中放出,點燃麻葦,牛又驚又燥,直沖燕國軍營。
燕軍根本沒有防備,再說,這火牛陣勢,誰也沒有見過,—個個嚇得魂飛天外,哪裡能夠還手。
齊軍五干勇士接著衝殺進來,燕軍死傷無數。
騎劫也在亂軍中被殺,燕軍一敗塗地。
齊軍乘勝追擊,收復七十餘城,使齊國轉危為安。
田單可以算是善於運用各種因素壯大自已聲勢的典範。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
乘隙插足,扼其主機1,漸之進也2。
1.乘隙插足,扼其主機:把準時機插足進去,掌握他的要害關節之處。
2.漸之進也: 語出《易經﹒漸》卦。
(漸卦解釋見前計)本卦《彖》辭:「漸之進也。」
意為漸就是漸進的意思。
此計運用此理,是說乘隙插足,扼其主機。
《易經﹒漸》卦上說的就是這個意思,要循序漸進。
古人按語說:為人驅使者為奴,為人尊處者為客,不能立足者為暫客,能立足者為久客,客久而不能主事者為賤客,能主事則可漸握機要,而為主矣。
故反客為主之局:
第—步須爭客位;
第二步須乘隙;
第三步須插足;
第四足須握機;
第五乃成功。
為主,則並人之軍矣;
此漸進之陰謀也。
如李淵書尊李密,密卒以敗(《隋書》七十《李密》);
漢高視勢未敵項羽之先,卑事項羽。
使其見信,而漸以侵其勢,至垓下—役,—亡舉之(《史記》卷八《漢高祖》)。
客有多種:暫客、久客、賤客,這些都還是真正的「客」,可是一到漸漸掌握了主入的機要之處的話,就已經反客為主了。
按語中將這個過程分為五步:爭客位,乘隙,插足,握機,成功。
概括地講,就是變被動為主動,把主動權慢慢地掌握到自己手中來。
分成五步,強調循序漸進,不可急躁莽撞,洩露機密,只會把事情搞壞。
用在軍事上,就要把別人的軍隊拿過來,控制指揮權。
按語稱此計為「漸進之陰謀」,既是「陰謀」,又必須「漸進」,才能奏效。
李淵在奪得天下之前,寫信恭維李密,後來還是把李密消滅了。
劉邦在兵力不能與項羽抗衡的時候,很尊敬項羽,鴻門宴上,以屈求伸,對項羽謙卑到了極點。
後來他力量擴大,由弱變強,垓下一戰,終於將項羽逼死烏江。
所以古人說,主客之勢常常發生變化,有的變客為主,有的變主為客。
關鍵在於要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掌握主動權。
反客為主,用在軍事上,是指在戰爭中,要努力變被動為主動,爭取掌握戰爭主動權的謀略。
盡量想辦法鑽空子,插腳進去,控制它的首腦機關或者要害部位,抓住有利時機,兼併或者控制他人。
古人使用本計,多是對於盟友的。
往往是借援助盟軍的機會,先站穩腳跟,然後步步為營,取而代之。
袁紹和韓馥,應當是一對盟友,當年曾經共同討伐過董卓。
後來,袁紹勢力漸漸強大,總想不斷擴張,他屯兵河內,缺少糧草,十分犯愁。
老友韓馥知道情況之後,主動派人送去糧草,幫袁紹解決供應困難。
袁紹覺得等待別人送糧草,不能夠解決根本問題。
他聽了謀士逢紀的勸告,決定奪取糧倉冀州。
而當時的冀州牧正是老友韓馥,袁紹犯顧不了那麼多了,馬上下手,實施他的錦囊妙計。
他首先繪公孫瓚寫了一封信,建議與他一起攻打冀州。
公孫瓚早就想找個由頭攻佔冀州,這個建議,正中下懷。
他立即下令,準備發兵攻打冀州。
袁紹又暗地派人去見韓馥,說:公孫瓚和袁紹聯合攻打冀州,冀州難以自保。
袁紹過去不是你的老朋友嗎?
最近你不是還給他送過糧草嗎?
你何不聯合袁紹,對付公孫瓚呢?
讓袁紹進城,冀州不就保住了嗎?
韓馥只得邀請袁紹帶兵進入冀州。
這位請來的客人,表面上尊重韓馥,實際上他逐漸將自己的部下一個一個似釘子扎進了冀州的要害部位,這時,韓馥清楚地知道,他這個「主」被「客」取而代之了。
為了保全性命,他只得隻身逃出冀州去了。
唐朝有個叛將,名字叫僕固懷恩。
他煽動吐蕃和回紇兩國聯合出兵,進犯中原。
大兵三十萬,一路連戰連捷,直逼涇陽。
涇陽的守將是唐朝著名將軍郭子代,他是奉命前來平息叛亂的,這時他只有一萬餘名精兵。
面對漫山遍野的敵人,郭子儀知道形勢十分嚴竣。
正在這個時候,僕固懷恩病死了。
吐蕃和回紇就失去了中間的聯系和協調的人物。
雙方都想爭奪指揮權,矛盾逐漸激化。
兩軍各駐一地,互不聯繫往來。
吐蕃駐紮東門外,回紇駐紮西門外。
郭子儀想到何不乘機分化這兩支軍隊?
他在安史之亂時,曾和回紇將領並肩作戰,對付安祿山。
這種老關係何不利用一下呢?
他秘密派人前往回紇營中轉達郭子儀想與過去並肩作戰的老友敘敘情誼。
回紇都督藥葛羅,也是個重視舊情的人。
聽說郭子儀就在涇陽,十分高興。
但是,他說:「除非郭老令公親自讓我們見到,我們才會相信。」
郭子儀聽到匯報,決定親赴回紇營中,會見藥葛羅,敘敘舊情,並乘機說服他們不要和吐蕃聯合反唐。
將士們深怕回紇有詐,不讓郭子儀前去。
郭子儀說:「為國家,我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
我去回紇營中,如果能談得成,這—仗就打不起來了,天下從此太平,有什麼不好?」
他拒絕帶衛隊保衛,只帶少數隨從,到回紇營去。
藥葛羅見真的是郭子儀來了,非常高興。
設宴招待郭子儀,談得十分親熱。
酒宿時,郭子儀說道:「大唐、回紇關係很好,回紇在平定安史之亂時立了大功,大唐也沒有虧待你們呀!
今天怎麼會和吐蕃聯合進犯大唐呢?
吐蕃是想利用你們與大唐作戰,他們好乘機得利。」
藥葛羅憤然說道:「老令公說得有理,我們是被他們騙了!
我們願意和大唐一起,攻打吐蕃。」
雙方馬上立誓聯盟。
吐蕃得到報告,覺得形勢驟變,與己不利,他們連夜準備,拔寨撤兵。
郭子儀與回紇合兵追擊,擊敗了吐蕃的十萬大軍。
吐蕃大敗,很長一段時期,邊境無事。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
兵強者,攻其將;兵智者,伐其情1。
將弱兵頹,其勢自萎。
利用禦寇,順相保也2。
1.兵強者,攻其將;
兵智者,伐其情。
句意:對兵力強大的敵人,就攻擊他的將帥,對明智的敵人,就打擊他的情緒。
2.利用禦寇,順相保也:語出《易經﹒漸》卦。
(卦名解釋見計「樹上開花」注)本身九三《象》辭:「利禦寇,順相保也。」
是說利於抵禦敵人,順利地保衛自已。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利用敵人自身的嚴重缺點,己方順勢以對,使其自頹自損,己方一舉得之。
古人按語說:兵強將智,不可以敵,勢必事之。
事之以土地,以增其勢,如六國之事秦:策之最下者也。
事之以幣帛,以增其富,如宋之事遼金:策之下者也。
惟事以美人, 以佚其志, 以弱其體,以增其下怨。
如勾踐以西施重寶取悅夫差(《左傳》哀公十一年),乃可轉敗為勝。
勢力強大,將帥明智,這樣的敵人不能與它正面交鋒,在一個時期內,只得暫時向他屈服。
這則按語,把侍奉或討好強敵的方法分成三等。
最下策是用獻土地的方法,這勢必增強了敵人的力量,像六國爭相以地事秦,並沒有什麼好結果。
下策是用金錢珠寶、綾羅綢緞去討好敵人,這必然增加了敵人的財富,像宋朝侍奉遼國、金國那樣,也不會有什麼成效。
獨有用美人計才見成效,這樣可以消磨敵軍將帥的意志,削弱他的體質,並可以增加他的部隊的怨恨情緒。
春秋時期,越王勻踐敗於吳王夫差,便用美女西施和貴重珠寶取悅夫差,讓他貪圖享受,喪失警惕,後來越國終於打敗了吳國。
現代戰爭中,甚至政治爭鬥中,也不乏使用美人計的例子。
現代美人計有強烈的現代色彩,多採用間諜的方式,利用金錢賄賂,利用美人誘惑,方式變化多端,不可喪失警惕。
美人計,語出《六韜.文伐》:「養其亂臣以迷之,進美女淫聲以惑之。」
意思是,對於用軍事行動難以征服的敵方,要使用「糖衣炮彈」,先從思想意志上打敗敵方的將帥,使其內部喪失戰鬥力,然後再行攻取。
就像本計正文所說,對兵力強大的敵人,要制服它的將帥;
對於足智多謀的將帥,要設法去腐蝕他.
將帥鬥志衰退,部隊肯定士氣消沉,就失去了作戰能力。
利用多種手段,攻其弱點,己方就能順勢保存實力,由弱變強。
前面曾講到春秋時吳越之戰,勾踐先敗於夫差。
吳王夫差罰勾踐夫婦在吳王宮裡服勞役,藉以羞辱他。
越王勾踐在吳王夫差面前卑躬屈膝,百般逢迎,騙取了夫差的信任,終於放他回到越國。
後來越國趁火打劫,終於消滅了吳國,逼得夫差拔劍自刎。
那所趁之「火」是怎樣燒起來的呢?
原來勾踐成功地使用了「美人計」。
勾踐被釋回越國之後,臥薪嘗膽,不忘雪恥。
吳國強大,靠武力,越國不能取勝。
越大夫文種向他獻上一計:「高飛之鳥,死於美食,深泉之魚,死於芳餌,要想復國雪恥,應投其所好,衰其鬥志,這樣,可置夫差於死地。」
於是勾踐挑選了兩名絕代佳人:西施、鄭旦,送給夫差,並年年向吳王進獻珍奇珠寶。
夫差認為勾踐已被他臣服,所以一點也不加懷疑。
夫差整日與美人飲酒作樂,連大臣伍子胥的勸諫也完全聽不進去。
後來,吳國進攻齊國,勾踐還出兵幫助吳王伐齊,藉以表示忠心,麻痺夫差。
吳國打勝之後,勾踐還親自到吳國祝賀。
夫差貪戀女色,一天比一天厲害,根本不想過問政事。
伍於胥力諫無效,反被逼自盡。
勾踐看在眼裡,喜在心中。
公元前482年,吳國大旱,勾踐乘夫差北上會盟之時,突出奇兵伐吳,吳國終於被越所滅,夫差也只能一死了之。
漢獻帝九歲登基,朝廷由董卓專權。
董卓為人陰險,濫施殺戮,並有謀朝篡位的野心。
滿朝文武,對董卓又恨又怕。
司徒王允,十分擔心,朝廷出了這樣一個奸賊,不除掉他,朝廷難保。
但董卓勢力強大,正面攻擊,還無人鬥得過他。
董卓身旁有一義子,名叫呂布,驍勇異常,忠心保護董卓。
王允觀察這「父子」二人,狼狽為奸,不可一世,但有一個共同的弱點:皆是好色之徒。
何不用「美人計」,讓他們互相殘殺,以除奸賊?
王允府中有一歌女,名叫貂蟬。
這個歌女,不但色藝俱佳,而且深明大義。
王允向貂蟬提出用美人計誅殺董卓的計劃。
貂蟬為感激王允對自己的恩德,決心犧牲自己,為民除害。
在一次私人宴會上,王允主動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貂蟬許配給呂布。
呂布見這一絕色美人,喜不自勝,十分感激王允。
二人決定選擇吉日完婚。
第二天,王允又請董卓到家裡來,酒席筵間,要貂蟬獻舞。
董卓一見,饞涎欲滴。
王允說:「太師如果喜歡,我就把這個歌女奉送給太師。」
老賊假意推讓一番,高興地把貂蟬帶回府中去了。
呂布知道之後大怒,當面斥責王允。
王允編出一番巧言哄騙呂布。
他說:「太師要看看自己的兒媳婦,我怎敢違命!
太師說今天是良辰吉日,決定帶回府去與將軍成親。」
呂布信以為真,等待董卓給他辦喜事。
過了幾天沒有動靜,再一打聽,原來董卓已把貂蟬俱為己有。
呂布一時也沒了主意。
一日董卓上朝,忽然不見身後的呂布,心生疑慮,馬上趕回府中。
在後花園鳳儀亭內,呂布與貂蟬抱在一起,他頓時大怒,用戟朝呂布刺去。
呂布用手一檔,沒能擊中。
呂布怒氣沖沖離開太師府。
原來,呂布與貂蟬私自約會,貂蟬按王允之計,挑撥他們的父子關係,大罵董卓奪了呂布所愛。
王允見時機成熟,邀呂布到密室商議。
王允大罵董賊強佔了女兒,奪去了將軍的妻子,實在可恨。
呂布咬牙切齒,說:「不是看我們是父子關係,我真想宰了他。」
王允忙說:「將軍錯了,你姓呂,他姓董,算什麼父子?
再說,他搶佔你的妻子,用戟刺殺你,哪裡還有什麼父子之情?」
呂布說:「感謝司徒的提醒,不殺老賊誓不為人!」
王允見呂布已下決心,他立即假傳聖旨,召董卓上朝受禪。
董卓耀武揚威,進宮受禪。
不料呂布突然一戟,直穿老賊咽喉。
奸賊已除,朝庭內外,人人拍手稱快。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
虛者虛之,疑中生疑 1;
剛柔之際 2,奇而復奇。
1.虛者虛之,疑中生疑:第一個「虛」為名詞,意為空虛的,第二個「虛」為動詞,使動,意為讓它空虛。
全句意:空虛的就讓它空虛,使他在疑惑中更加產生疑惑。
2.剛柔之際:語出《易經﹒解》卦。
解,卦名。
本卦為異卦相疊(坎下震上)。
上卦為震為雷,下卦為坎為雨。
雷雨交加,蕩滌宇內,萬象更新,萬物萌生,故卦名為解。
解,險難解除,物情舒緩。
本卦初六.《象》辭「剛柔之際,義無咎也」,是使剛與柔相互交會,沒有災難。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敵我交會,相戰,運用此計可產生奇妙而又奇妙的功效。
古人按語說:虛虛實實,兵無常勢。
虛而示虛,諸葛而後,不乏其人。
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煥死,河西洶懼。
以張守歸圭為瓜州刺史,領餘眾,方復築州城。
版干(築城牆用的夾板和立柱)裁立.敵又暴至。
略無守禦之具。
城中相顧失色,莫有鬥志。
守圭日:「徒眾我寡,又瘡痍之後,不可以矢石相持,須以權道制之。」
乃於城上,置酒作樂,以會將士。
敵疑城中有備,不敢攻而退。
又如齊祖鋌為北徐州刺史,至州,會有陣寇百姓多反。
鋌不關城門,守陴者,皆令下城,靜座街巷,禁斷行人雞犬。
賊無所見聞,不測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設警備。
鋌復令大叫,鼓噪聒天,賊大驚,頓時走散。
這則按語又講了兩個故事。
張守圭接替戰死的王君煥,正在修築城牆,敵兵又突然來襲。
城裡沒有任何守禦的設備,大家驚慌失措。
守圭說:「敵眾我寡,又處在城池剛剛破壞之後,光用石頭和弓箭是不對退敵的,應該用計謀。」
他讓將士們和他一道,坐在城上,飲酒奏樂,若無其事。
敵人懷疑城中有備,只有退兵。
齊祖鋌也用近似的方法退兵,他的做法比張守圭又多一招:等賊兵以為人走城空,不設警備時,突然命士兵大聲叫喚,更將賊兵搞得糊里糊塗,只得退兵。
虛虛實實,兵無常勢,變化無窮。
在敵乘我虛之時,當展開心理戰。
一定要充分掌握對方主帥的心理和性格特徵,切切不可輕易出此險招。
況且,此計多數情況下,只能當作緩兵之計,還得防止敵人捲土重來。
所以還必須有實力與敵方對抗,要救危局,還是要憑真正實力。
空城計,這是一種心理戰術。
在己方無力守城的情況下,故意向敵人暴露我城內空虛,就是所謂「虛者虛之」。
敵方產生懷疑,更會猶豫不前,就是所謂「疑中生疑」。
敵人怕城內有埋伏,怕陷進埋伏圈內。
但這是懸而又懸的「險策」。
使用此計的關鍵,是要清楚地瞭解並掌握敵方將帥的心理狀況和性格特徵。
諸葛亮使用空城計解圍,就是他充分地瞭解司馬懿謹慎多疑的性格特點才敢出此險策。
諸葛亮的空城計名聞天下,其實,早在春秋時期,就出現過用空城計的出色戰例。
春秋時期,楚國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後,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
他用各種方法去討好,文夫人卻無動於衷。
於是他想建立功業,顯顯自己的能耐,以此討得文夫人的歡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親率兵車六百乘,潔浩蕩蕩,攻打鄭國。
楚國大軍一路連下幾城,直逼鄭國國都。
鄭國國力較弱,都城內更是兵力空虛,無法抵擋楚軍的進犯。
鄭國危在旦夕,群臣慌亂,有的主張納款請和,有的主張拼一死戰,有的主張固守待援。
這幾種主張都難解國之危。
上卿叔詹說:「請和與決戰都非上策。
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鄭國和齊國訂有盟約,而今有難,齊國會出兵相助。只是空談固守,恐怕也難守住。
公子元伐鄭,實際上是想邀功圖名討好文夫人。
他—定急於求成,又特別害怕失敗。
我有一計,可退楚軍。」
鄭國按叔詹的計策,在城內作了安徘。
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來,不讓敵人看見一兵—卒。
令店舖照常開門,百姓往來如常,不准露一絲慌亂之色。
大開城門,放下吊橋,擺出完全不設防的樣子。
楚軍先鋒到達鄭國都城城下,見此情景,心裡起了懷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誘我中計?
不敢妄動,等待公子元。
公子元趕到城下,也覺得好生奇怪。
他率眾將到城外高地眺望,見城中確實空虛,但又隱隱約約看到了鄭國的旋旗甲士。
公子元認為其中有詐,不可貿然進攻,先進城探聽虛實,於是按兵不動。
這時,齊國接到鄭國的求援信,已聯合魯、宋兩國發兵救鄭。
公子元聞報,知道三國兵到,楚軍定不能勝。
好在也打了幾個勝仗,還是趕快撤退為妙。
他害怕撤退時鄭國軍隊會出城追擊,於是下令全軍連夜撤走,人銜枚,馬裹蹄,不出一點聲響。
所有營寨都不拆走,族旗照舊飄揚。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說道:「楚軍已經撤走。」
眾人見敵營族旗招展,不信已經撤軍。
叔詹說:「如果營中有人,怎會有那樣多的飛鳥盤旋上下呢?
他也用空城計欺騙了我,急忙撤兵了。
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使用空城計的戰例。
西漢時期,北方匈奴勢力逐漸強大,不斷興兵進犯中原。
飛將軍李廣任上郡太守,抵擋匈奴南進。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帶人外出打獵,遇到三個匈奴兵的襲擊,宦官受傷逃回。
李廣大怒,親自率領一百名騎兵前去追擊。
一直追了幾十見地,終於追上,殺了兩名,活捉一名,正準備回營時,忽然發現有數千名匈奴騎兵也向這裡開來。
匈奴隊伍也發現了李廣,但看見李廣只有百名騎兵,以為是為大部隊誘敵的前鋒,不敢貿然攻擊,急忙上山擺開陣勢,觀察動靜。
李廣的騎兵非常恐慌。
李廣沉著地穩住隊伍:「我們只有百餘騎,離我們的大營有幾十里遠。
如果我們逃跑,匈奴肯會追殺我們。
如果我們按兵不動,敵人肯定會疑心我們有大部隊行動,他們決不敢輕易進攻的。
現在,我們繼續前進。」
到了離敵陣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廣下令:「全體下馬休息。」
李廣的士兵卸下馬鞍,悠閒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著戰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將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軍官出陣觀察形勢。
李廣立即命令上馬,沖殺過去,一箭射死了這個軍官。
然後又回到原地,繼續休息。
匈奴部將見此情形,更加恐謊,料定李廣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
天黑以後,李廣的人馬仍無動靜。
匈如部將怕遭到大部隊的突襲,慌慌張張引兵逃跑了。
李廣的百餘騎安全返回大營。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
疑中之疑1。
比之自內,不自失也2。
1.疑中之疑:句意為在疑陣中再佈疑陣。
2.比之自內, 不自失也: 語出《易經﹒比》卦。
比,卦名,本卦為異卦相疊(坤下坎上)。
本卦上卦為坎為為相依相賴,故名「比」。
比,親比,親密相依。
本紛六二。
《象》辭:「比之自內,不自失也。」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在佈下一重重的疑陣之後,能使來自敵內部的間諜歸順於我。
古人按語說:間者,使敵自相疑忌也;
反間者,因敵之間而間之也。
如燕昭王薨,惠王自為太子時,不快於樂毅。
田單乃縱反間日:「樂毅與燕王有隙,畏誅,欲連兵王齊,齊人未附。
故且緩攻即墨,以待其事。
齊人唯恐他將來,即墨殘矣。
惠王聞之,即使騎劫代將,毅遂奔趙。
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間諜,以間其將;
陳平以金縱反間於楚軍,間范增,楚王疑而去之。
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按語舉了好幾個例子來證明反間計的成效。
田單守即墨,想除掉燕將樂毅,用的是挑撥離間的手段,散佈樂毅沒攻下即墨,是想在齊地稱王,現在齊人還未服從他,所以他暫緩攻打即墨。
齊國怕的是燕國調換樂毅。
燕王果然中計,以騎劫代替樂毅,樂毅只好逃到趙國去了。
齊人大喜,田單以火牛陣大破燕軍。
陳平也是用離間之計使項羽疏遠了軍師範增。
採用反間計的關鍵是「以假亂真」,造假要造得巧妙,造得逼真,才能使敵人上當受騙,信以為真,作出錯誤的判斷,採取錯誤的行動。
反間計,原文的大意是說:在疑陣中再佈疑陣,使敵內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萬無一失。
說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敵人的間諜反過來為我所用。
在戰爭中,雙方使用間諜是十分常見的。
《孫子兵法》就特別強調間諜的作用,認為將帥打仗必須事先瞭解敵方的情況。
要準確掌握敵方的情況,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經驗,「必取於人,知敵之情者也。」
這裡的「人」,就是間諜。
《孫子兵法》專門有一篇《用間篇》,指出有五種間諜,利用敵方鄉里的普通人作間諜,叫因間;
收買敵方官吏作間諜,叫內間;
收買或利用敵方派來的間諜為我所用,叫反間;
故意製造和洩露假情況給敵方間諜,叫死間;
派人去敵方偵察,再回來報告情況,叫生間。
唐代社收解釋反間計特別清楚,他說:「敵有間來窺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賂誘之,反為我用;
或佯為不覺,示以偽情而縱之,則敵人之間,反為我用也。
三國時期,赤壁大戰前夕,周瑜巧用反間計殺了精通水戰的叛將蔡瑁、張允,就是個有名例子。
曹操率領號稱的八十三萬大軍,準備渡過長江,佔據南方。
當時,孫劉聯合抗曹,但兵力比曹軍要少得多。
曹操的隊伍都由北方騎兵組成,善於馬戰,可不善於水戰。
正好有兩個精通水戰的降將蔡瑁、張允可以為曹操訓練水軍。
曹操把這兩個人當作寶貝,優待有加。
一次東吳主帥周瑜見對岸曹軍在水中排陣,井井有條,十分在行,心中大驚。
他想一定要除掉這兩個心腹大患。
曹操一貫愛才,他知道周瑜年輕有為,是個軍事奇才,很想拉攏他。
曹營謀士蔣干自稱與周瑜曾是同窗好友,願意過江勸降。
曹操當即讓蔣幹過江說服周瑜。
周瑜見蔣幹過江,一個反間計就已經醞釀成熟了。
他熱情款待蔣千,酒席筵上,周瑜讓眾將作陪,炫耀武力,並規定只敘友情,不談軍事,堵住了蔣干的嘴巴。
周瑜佯裝大醉,約蔣干周床共眠。
蔣干見周瑜不讓他提及勸降之事,心中不安,哪裡能夠入睡。
他偷偷下床,見周瑜案上有一封信。
他偷看了信,原來是蔡瑁、張允寫來,約定與周瑜裡應外合,擊敗曹操。
這時,周瑜說著夢話,翻了翻身子,嚇得蔣干連忙上床。
過了一會兒,忽然有人要見周瑜,周瑜起身和來人談話,還裝作故意看看蔣干是否睡熟。
蔣干裝作沉睡的樣子,只聽周瑜他們小聲談話,聽不清楚,只聽見提到蔡、張二人。
於是蔣干對蔡、張二人和周瑜裡應外合的計劃確認無疑。
他連夜趕回曹營,讓曹操看了周瑜偽造的信件,曹操頓時火起,殺了蔡瑁、張允。
等曹操冷靜下來,才知中了周瑜反間之計,但也無可奈何了。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勢。
主戰的著名將領宗澤、岳飛、韓世忠籌堅持抗擊金兵,使金兵不敢輕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韓世忠鎮守揚州。
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繪等去金營議和二人北上,經過揚州。
韓世忠心裡極不高興,生怕二人為討好敵人,洩露軍情。
可他轉念一想,何不利用這兩個傢伙傳遞一些假情報。
等二人經過揚州時,韓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隊開出東門。
二人忙問軍隊去向,回答說是開去防守江口的先頭部隊。
二人進城,見到韓世忠。
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
韓世忠故意讓二人看,原來是朝廷催促韓世忠馬上移營守江。
第二天,二人離開揚州,前往金營。
為了討好金軍大將聶呼貝勒,他們告訴他韓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營守江。
金將送二人往金兀術處談判,自己立即調兵遣將。
韓世忠移營守江,揚州城內空虛,正好奪取。
於是,聶呼貝勒親自率領精銳騎兵向揚州挺進。
韓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頭部隊」返回,在揚州北面大儀鎮(分江蘇儀征東北)的二十多處設下埋仗,形成包圍圈,等待金兵。
金兵大軍一到,韓世忠率少數兵士迎戰,邊戰邊退,把金兵引人伏擊圈。
只聽一聲炮響,宋軍伏兵從四面殺出,金兵亂了陣腳,一敗塗地,先鋒敲擒,主帥倉皇逃命。
金兀術大怒,將送假情報的兩個投降派囚禁起來。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
假真真假,間以得行1。
童蒙之吉,順以巽也2。
1.人不自害,受害為真;假真真假,間以得行:(正常情況下)人不會自我傷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這種常理)我則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麼離間計就可實行了。
2.童蒙之吉,順以巽也:語出《易經﹒蒙》卦(卦名解釋見第十四計注)。
本卦六五,《象》辭:「童蒙之吉,順以巽也。」
本意是說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為柔順服從。
本計用此象理,是說用採用這種辦法欺騙敵人,就是順應著他那柔弱的性情達到目的。
古人按語說:間者,使敵人相疑也;反間者,因敵人之疑,而實其疑也;苦肉計者,蓋假作自間以間人也。
凡遣與己有隙者以誘敵人,約為響應,或約為共力者:皆苦肉計之類也。
如:鄭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並戮關其思(《韓非子.說難》);韓信下齊而驪生遭烹。
間諜工作,是十分複雜而變化多端的。
用間諜,使敵人互相猜忌;做反間諜,是利用敵人內部原來的矛盾,增加他們相互之間的猜忌;用苦肉計,是假裝自己去作敵人的間諜,而實際上是到敵方從事間諜活動。
派遣同己方有仇恨的人去迷惑敵人,不管是作內應也好,或是協同作戰也好,都屬於苦肉計。
鄭國武公伐胡,竟先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胡國的君主,並殺掉了主張伐胡的關其思,使胡不防鄭,最後鄭國舉兵攻胡,一舉殲滅了胡國。
漢高祖派驪食其勸齊王降漢,使齊王沒有防備漢軍的進攻。
韓信果斷地乘機伐齊,齊王怒而煮死了驪食其。
這類故事都讓我們看到,為了勝利,花了多大的代價!
只有看似「違背常理」的自我犧牲,才容易達到欺騙敵人的目的。
苦肉計:人們都不願意傷害自己,如果說被別人傷害,這肯定是真的。
己方如果以假當真,敵方肯定信而不疑。
這樣才能使苦肉之計得以成功。
此計其實是一種特殊作法的離間計。
運用此計,「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亂假。
己方要造成內部矛盾激化的假像,再派人裝作受到迫害,藉機鑽到敵人心臟中去進行間諜活動。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這已是盡人皆知的故事了。
兩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戲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騙過曹操,詐降成功,火燒了曹操八十三萬兵馬。
春秋時期,吳王闔閭殺了吳王僚,奪得王位。
他十分俱怕吳王僚的兒子慶忌為父報仇。
慶忌正在衛國擴大勢力,準備攻打齊國,奪取王位。
闔閭整日提心吊膽,要大臣伍子胥替他設法除掉慶忌。
伍於胥向闔閭推薦了一個智勇雙全的勇士,名叫要離。
闔閭見要離矮小瘦弱,說道:「慶忌人高馬大,勇力過人,如何殺得了他?」
要離說:「刺殺慶忌,要靠智不靠力。
只要能接近他,事情就好辦。」
闔閭說:「慶忌對吳國防範最嚴,怎麼能夠接近他呢?」
要離說:「只要大王砍斷我的右臂,殺掉我的妻子,我就能取信於慶忌。」
闔閭不肯答應。
要離說:「為國亡家,為主殘身,我心甘情願。」
吳都忽然流言四起:闔閭弒君篡位,是無道昏君。
吳王下今追查,原來流言是要離散佈的。
闔閭下令捉了要離和他的妻子,要離當面大罵昏王。
闔閭假借追查同謀,未殺要離只是斬斷了他的右臂,把他夫妻二人關進監獄。
幾天後,伍子胥讓獄卒放鬆看管,讓要離乘機逃出。
闔閭聽說要離逃跑,就殺了他的妻子。
這件事不斷傳遍吳國,鄰近的國家也都知道了。
要離逃到衛國,求見慶忌,要求慶忌為他報斷臂殺妻之仇,慶忌接納了他。
要離果然接近了慶忌,他勸說慶忌伐吳。
要離成了慶忌的貼身親信。
慶忌乘船向吳國進發,要離乘慶忌沒有防備,從背後用矛盡力刺去,刺穿了胸膛。
慶忌的衛士要捉拿要離。
慶忌說:「敢殺我的也是個勇士,放他走吧!」
慶忌因失血過多而死。
要離完成了刺殺慶忌的任務,家毀身殘,也自刎而死。
南宋時,金兵南侵,金兀術與岳飛在朱仙鎮擺開決戰的戰場。
金兀術有一義子,名叫陸文龍,這年十六歲,英勇過人,是岳家軍的勁敵。
陸文龍本是宋朝潞安州節度使陸登的兒子,金兀術攻陷潞安州,陸登夫妻雙雙殉國。
金兀術將還是嬰兒的陸文龍和奶娘擄至金營,收為義子。
陸文龍對自己的家世完全不知。
一日,岳飛正在思考破敵之策,忽見部將王佐進帳。岳飛看見王佐臉色蠟黃,右臂已被斬斷(已敷藥包紮),大為驚奇,忙問發生了什麼事。
原來王佐打算隻身到金營,策動陸文龍反金。
為了讓金兀術不猜疑,才採取斷臂之計。
岳飛十分感激,淚如泉湧。
王佐連夜到金營,對金兀術說道:「小臣王佐.本是楊麼的部下,官封車勝侯。
楊麼失敗我只得歸順岳飛。
昨夜帳中議事,小臣進言,金兵二百萬,實難抵擋,不如議和。
岳飛聽了大怒,命人斬斷我的右臂,並命我到金營通報,說岳家軍即日要來生擒狼主,踏平金營。
臣要是不來,他要斬斷我的另一隻臂。
因此,我只得哀求狼主。」
金兀術同情他,叫他「苦人兒」,把他留在營中。
王佐利用能在金營自由行動的機會,接近陸文龍的奶娘,說服奶娘,一同向陸文龍講述了他的身世。
文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後,決心為父母報仇,誅殺金賊。
王佐指點他不可造次,要伺機行動。
金兵此時運來一批轟天大炮,準備深夜轟炸岳家軍營,幸虧陸文龍用箭書報了信,使岳軍免受損失。
當晚,陸文龍、王佐、奶娘投奔宋營。
王佐斷臂,終於使猛將陸文龍回到宋朝,立下了不少戰功。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
將多兵眾,不可以敵,使其自累,以殺其勢。
在師中吉,承天寵也1。
1在師中古,承天變也:語出《易經﹒師》卦(卦名講釋見前第二十六計注)。
本卦九二,《象》辭:「在師中吉,承天寵也」是說主帥身在軍中指揮,吉利,因為得到上天的寵愛。
此計運用此象理,是說將帥巧妙地運用此計,克敵制勝,就如同有上天護佑一樣。
古人按語說:應統使曹操戰艦勾連,而後縱火焚之,使不得脫。
則連環計者,其結在使敵自累,而後圖之。
蓋一計累敵,—計攻敵,兩計扣用,以摧強勢也。
如宋畢再遇嘗引敵與戰,且前且卻,至於數四。
視日已晚,乃以香料煮黑豆,布地上。
復前博戰,佯敗走。
敵乘勝追逐。
其馬已饑,聞豆香乃就食。
鞭之不前。
遇率師反攻,遂大勝(《歷代名將用兵方略﹒宋》)。
皆連環之計也。
按語舉龐統和畢再遇兩個戰例,說明連環計是一計累敵,一計攻敵,兩計扣用。
而關鍵在於使敵「自累」,從更高層次上去理解這「使其自累」幾個字。
兩個以上的計策連用稱連環計, 而有時並不見得要看用計的數量, 而要重視用計的質量,「使敵自累」之法,可以看作戰略上讓敵人背上包袱,使敵人自己牽制自己,讓敵人戰線拉長,兵力分散,為我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創造有利條件。
這也是「連環計」在謀略思想上的反映。
古人還說:「大凡用計者,非一計之可孤行,必有數計以襄(輔助)之也。
……故善用兵者,行計務實施。
運巧必防損,立謀慮中變。」
意思說明,用計重在有效果,一計不成,又出多計,在情況變化時,要相應再出計,這樣才會使對方防不勝防。
連環計,指多計並用,計計相連,環環相扣,一計累敵,一計攻敵,任何強敵,無攻不破。
此計正文的意思是如果敵方力量強大,就不要硬拚,要用計使其自相鉗制,藉以削弱敵方的戰鬥力。
巧妙地運用謀略,就如有天神相助。
此計的關鍵是要使敵人「自累」,就是指互相鉗制,背上包袱,使其行動不自由。
這樣,就給圍殲敵人創造良好的條件。
赤壁大戰時,周瑜巧用反間,讓曹操誤殺了熟悉水戰的蔡瑁、張允,又讓龐統向曹操獻上鎖船之計,又用苦肉計讓黃蓋詐降。
三計連環,打得曹操大敗而逃。
在「反間計」那一章裡,我們講了周瑜讓曹操誤殺蔡、張二將之事,曹操後悔莫及,更要命的是曹營再也沒有熟悉水戰的將領了。
東吳老將黃蓋見曹操水寨船隻一個挨一個,又無得力指揮,建議周瑜用火攻曹軍。
並主動提出,自己願去詐降,趁曹操不備,放火燒船。
周瑜說:「此計甚好,只是將軍去詐降,曹賊定生疑。」
黃蓋說:「何不使用苦肉計?」
周瑜說:「那樣,將軍會吃大苦。」
黃蓋說:「為了擊敗曹賊,我甘願受苦。」
第二日,周瑜與眾將在營中議事。
黃蓋當眾頂撞周瑜,罵周瑜不識時務,並極力主張投降曹操。
周瑜大怒,下令推出斬首。
眾將苦苦求情,,老將軍功勞卓著,請免一死。」
周瑜說:「死罪既免,活罪難逃。」
命令重打一百軍棍,打得黃蓋鮮血淋漓。
黃蓋私下派人送信曹操,大罵周瑜,表示一定尋找機會前來降曹。
曹操派人打聽,黃蓋確實受刑,現正在養傷。
他將信將疑,於是,派蔣幹再次過江察看虛實。
周瑜這次見了蔣幹,指責他盜書逃跑,壞了東吳的大事。
這次過江,又有什麼打算?
周瑜說:「莫怪我不念舊情,先請你住到西山,等我大破曹軍之後再說。」
把蔣幹給軟禁起來了。
其實,周瑜想再次利用這個過於自作聰明的呆子,所以名為軟禁,實際上又在誘他上鉤。
一日,蔣幹心中煩悶,在山間閒逛。
忽然聽到從一間茅屋中傳出琅琅書聲。
蔣幹進屋一看,見一隱士正在讀兵法,攀談之後,知道此人是名士龐統。
他說,周瑜年輕自負,難以容人,所以隱居在山裡。
蔣乾果然又自作聰明,勸龐統投奔曹操,誇耀曹操最重視人才,先生此去,定得重用。
龐統應允,並偷偷把蔣幹引到江邊僻靜處,坐一小船,悄悄駛向曹營。
蔣幹哪裡會想到又中周瑜一計:原來龐統早與周瑜謀劃,故意向曹操獻鎖船之計,讓周瑜火攻之計更顯神效。
曹操得了龐統,十分歡喜,言談之中,很佩服龐統的學問。
他們巡視了各營寨,曹操請龐統提提意見。
龐統說:「北方兵士不習水戰,在風浪中顛簸,肯定受不了,怎能與周瑜決戰?」
曹操問:「先生有何妙計?」
龐統說:「曹軍兵多船眾,數倍於東吳,不愁不勝。
為了克服北方兵士的弱點,何不將船連鎖起來,平平穩穩,如在陸地之上。」
曹操果然依計而行,將士們都十分滿意。
一日,黃蓋在快艦上滿載油、柴、硫,硝等引火物資,遮得嚴嚴實實。
他們按事先與曹操聯繫的信號,插上青牙旗,飛速渡江詐降。
這日刮起東南風,正是周瑜他們選定的好日子。
曹營官兵,見是黃蓋投降的船隻,並不防備,忽然間,黃蓋的船上火勢熊熊,直衝首營。
風助火勢,火乘風威,曹營水寨的大船一個連著一個,想分也分不開,一齊著火,越燒越旺。
周瑜早已準備快船,駛向曹營,只殺得曹操數十萬人馬一敗塗地。
曹操本人倉皇逃奔,撿了一條性命。
戰場形勢複雜多變,對敵作戰時,使用計謀,是每個優秀指揮員的本領。
而雙方指揮員都是有經驗的老手,只用一計,往往容易被對方識破。
而—計套—計,計計連環,作用就會大得多。
宋代將領畢再遇就曾經運用連環計,打過漂亮的仗。
他分析金人強悍,騎兵尤其勇猛,如果對面交戰往往造成重大傷亡。
所以他用兵主張抓住敵人的重大弱點,設法鉗制敵人,尋找良好的戰機。
一次又與金兵遭遇,他命令部隊不得與敵正面交鋒,可採取游擊流動戰術。
敵人前進,他就令隊伍後撤,等敵人剛剛安頓下來,他又下令出擊,等金兵全力反擊時,他又率隊伍跑得無影無蹤。
就這樣,退退進進,打打停停,把金兵搞得疲憊不堪。
金兵想打又打不著,想擺又擺不脫。
到夜晚,金軍人困馬乏,正準備回營休息。
畢再遇準備了許多用香料煮好的黑豆,偷偷地撒在陣地上。
然後,又突然襲擊金軍。
金軍無奈,只得盡力反擊。
那畢再遇的部隊與金軍戰不幾時,又全部敗退。
金軍氣憤至極,乘勝追趕。
誰知,金軍戰馬一天來,東跑西追,又餓又渴,聞到地上有香噴噴味道,用嘴一探,知道是可以填飽肚子的糧食。
戰馬一口口只顧搶著吃,任你用鞭抽打,也不肯前進一步,金軍調不動戰馬,在黑夜中,一時沒了主意,顯得十分混亂。
畢再遇這時調集全部隊伍,從四面包圍過來,殺得金軍人仰馬翻,橫屍遍野。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
全師避敵1。
左次無咎,未失常也2。
1.全師避敵:全軍退卻,避開強敵。
2.左次無咎,未失常也:語出《易經﹒師》卦(卦名解釋見前二十六計注)。
本卦六四,《象》辭:「左次無咎,未失常也。」
是說軍隊在左邊紮營,沒有危險,(因為紮營或左邊或右邊,要依時情而定)並沒有違背行軍常道。
古人按語說:敵勢全勝,我不能戰,則:必降;必和;必走。
降則全敗,和則半敗,走則未敗。
未敗者,勝之轉機也。
如宋畢再遇與金人對壘,度金兵至者日眾,難與爭鋒。
—夕拔營去,留旗幟於營,豫縛生羊懸之,置其前二足於鼓上,羊不堪懸,則足擊鼓有聲。
金人不覺為空營,相持數日,乃覺,欲追之,則已遠矣(《戰略考﹒南宋》)。
可謂善走者矣!
敵方已佔優勢,我方不能戰勝它,為了避免與敵人決戰,只有三條出路:投降,講和,撤退。
三者相比,投降是徹底失敗,講和也是一半失敗,而撤退不能算失敗。
撤退,可以轉敗為勝。
當然,撤退決不是消極逃跑,撤退的目的是避免與敵主力決戰。
主動撤退還可以誘敵,調動敵人,製造有利的戰機。總之退是為進。
何時走?
怎樣走?
這裡要隨機應變,學問大得很。
按語中講的畢再通用縛羊擊鼓蒙蔽金人,從容撤走的故事,就顯出畢再遇運用「走為上計」的高超本領。
走為上,指敵我力量懸殊的不利形勢下,採取有計劃的主動撤退,避開強敵,尋找戰機,以退為進。
這在謀略中也應是上策。
這句話,出自《南齊書﹒王敬則傳》:「檀公三十六策,走為上計。」
其實,我國戰爭史上,早就有「走為上」計運用得十分精彩的例子。
春秋初期,楚國日益強盛,楚將子玉率師攻晉。
楚國還脅迫陳、蔡、鄭、許四個小國出兵,配合楚軍作戰。
此時晉文公剛攻下依附楚國的曹國,明知晉楚之戰遲早不可避免。
子玉率部浩浩蕩蕩向曹國進發,晉文公聞訊,分析了形勢。
他對這次戰爭的勝敗沒有把握,楚強晉弱,其勢洶洶,他決定暫時後退,避其鋒芒。
對外假意說道:「當年我被迫逃亡,楚國先君對我以禮相待。
我曾與他有約定,將來如我返回晉國,願意兩國修好。
如果迫不得已,兩國交兵,我定先退避三舍。
現在,子玉伐我,我當實行諾言,先退三捨。(古時一捨為三十里。)」
他撤退九十里,已到晉國邊界城濮,仗著臨黃河,靠太行山,足以禦敵。
他已事先派人往秦國和齊國求助。
於玉率部追到城濮,晉文公早已嚴陣以待。
晉文公已探知楚國左、中、右三軍,以右軍最薄弱,右軍前頭為陳、蔡士兵,他們本是被脅迫而來,並無鬥志。
子玉命令左右軍先進,中軍繼之。
楚右軍直撲晉軍,晉軍忽然又撤退,陳、蔡軍的將官以為晉軍懼怕,又要逃跑,就緊追不捨。
忽然晉軍中殺出一支軍隊,駕車的馬都蒙上老虎皮。
陳、蔡軍的戰馬以為是真虎,嚇得亂蹦亂跳,轉頭就跑,騎兵哪裡控制得住。
楚右軍大敗。
晉文公派士兵假扮陳、蔡軍士,向子玉報捷:「右師已勝,元帥趕快進兵。」
子玉登車一望,晉軍後方煙塵蔽天,他大笑道:「晉軍不堪一擊。」
其實,這是晉軍誘敵之計,他們在馬後綁上樹枝,來往奔跑,故意弄得煙塵蔽日,製造假像。
子玉急命左軍並力前進。
晉軍上軍故意打著帥旗,往後撤退。
楚左軍又陷於晉國伏擊圈,又遭殲滅。
等子玉率中軍趕到,晉軍三軍合力,已把子玉團團圍住。
子玉這才發現,右軍、左軍都已被殲,自己已陷重圍,急令突圍。
雖然他在猛將成大心的護衛下,逃得性命,但部隊喪亡慘重,只得悻悻回國。
這個故事中晉文公的幾次撤退,都不是消極逃跑,而是主動退卻,尋找或製造戰機。
所以,「走」,是上策。
再說一個城濮大戰之前,楚國吞併周圍小國日益強盛的故事。
楚莊王為了擴張勢力,發兵攻打庸國。
由於庸國奮力抵抗,楚軍一時難以推進。
庸國在一次戰鬥中還俘虜了楚將楊窗。
但由於庸國疏忽,三天後,楊窗竟從庸國逃了回來。
楊窗報告了庸國的情況,說道:「庸國人人奮戰,如果我們不調集主力大軍,恐怕難以取勝。」
楚將師叔建議用佯裝敗退之計,以驕庸軍。
於是師叔帶兵進攻,開戰不久,楚軍佯裝難以招架,敗下陣來,向後撤退。
像這樣一連幾次,楚軍節節敗退。
庸軍七戰七捷,不由得驕傲起來,不把楚軍放在眼裡。
軍心麻痺,鬥志漸漸鬆懈,戒備漸漸失去了。
這時,楚應王率領增援部隊趕來,師叔說,「我軍已七次佯裝敗退,庸人已十分驕傲,現在正是發動總攻的大好時機。」
楚莊王下令兵分兩路進攻庸國。
庸國將士正陶醉在勝利之中,怎麼也不會想到楚軍突然殺回,倉促應戰,抵擋不住。
楚軍一舉消滅了庸國。
師叔七次佯裝敗退,是為了製造戰機,一舉殲敵。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