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消化】
SludgeDigestion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污泥消化是利用污水、污泥中無溶氧的環境下生育的厭氧菌作用,經液化、氣化過程分解有機物,謀求安定化,消滅病原菌、寄生蟲卵,達成安定化、固形物減量化。
有機物可供為微生物之食物,複雜之有機物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經由厭氧分解可成為簡單之穩定物質,如甲烷(CH4)與二氧化碳(CO2)。
厭氧之過程可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酸形成菌將複雜之有機物水解醱酵成簡單之有機酸。
第二階段中,甲烷形成菌再將有機酸轉化成甲烷與二氧化碳,此時廢水達到穩定,厭氣消化作用完成。
而污泥消化後之產物包括(1)氣體,主要氣體為甲烷與二氧化碳(2)浮渣(3)上澄液與(4)消化污泥。
經厭氧消化之污泥,可達到下列之效果:(1)污泥量減為1/3~1/5。
(2)污泥較容易脫水。
(3)污泥臭味得以減少。
(4)污泥中病源性生物可以死滅,達到衛生安全的目的。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