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
Earthquake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地球表面突然發生的震動,主要為地下構造運動不斷累積能量,地殼中斷層突然斷裂所導致,能量釋放後從震源處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周圍傳遞,地表於是產生震動。
這種地震影響範圍大,破壞性較強。
另外火山活動所引發的地震稱為火山地震,其影響範圍較小。
經常發生地震的區域稱為地震帶,台灣位於環太平地震帶,亦為地震災害發生頻繁的地區。
地震的劇烈程度以其釋放的能量分級稱為地震規模(magnitude),不因地震測站的距離而改變。
如由地震對房屋建築及其他地上物的影響破壞程度區別加以分級為地震強度(intensity),每一地震具有一獨特的規模,但距震央不同距離的地方有不同的強度。
主要影響地震強度的因素有(1)規模大小;
(2)震源深度;
(3)離震央距離;
(4)地質及土壤條件;
(5)地形及地下水;
(6)震源機制等。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