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心理學】
EcologicalPsychology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1947年,RogerBarker與HerbertWright在堪薩斯州成立了第一個專門研究現實環境如何影響人類行為的研究機構,稱為中西心理學田野研究站(MidwestPsychologicalFieldStation)。
田野研究站的成員以系統性的觀察方法與量化的技術,觀察並記錄環境背景對個人行為的影響。
而這個工作後來逐漸發展成一個新領域,稱為生態心理學。
巴克等人認為傳統心理學注重人格的研究,以為掌握了個人的人格特質,就可以預測他的行為。
然而我們都知道同一個人在不同場所中的行為差異,可能更大於不同人在同一個場所中的行為。
因此巴克認為心理學應該致力於場所的研究。
有別於傳統心理學實驗室研究,生態心理學重視日常生活場所行為的觀察,將人、行為、環境視為不可分割的整體。
行為場所(behaviorsetting)即為生態心理學很重要的理論概念。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