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
HeatStroke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在高溫中暴露過久導致的急性疾病,由於體溫調節功能障礙,病情危急,死亡率高。
多數患者神智不清楚、肛溫在41℃以上。
皮膚乾熱發紅。
熱暈厥:由於高溫暴露,皮下血管充血以散熱,引起重要器官尤其神經系統短暫缺血造成的暈厥。
症狀為頭暈、頭痛、眼花、耳鳴、噁心、嘔吐、興奮不安或意識喪失,體溫有時升高。
熱痙攣,熱環境下氯化鈉過量損失,若大量補充水份,而未補充鹽份,則因電解質不平衡而發生肌肉痙攣。
主要症狀是肌痙攣伴收縮痛,多見於四肢肌肉,咀嚼肌及腹肌等經常活動的肌肉,尤以腓腸肌為最多見。
熱衰竭,由於受熱引起外周血管擴張和流汗過多引起失水造成循環血量減少,顱內供血不足所致。
有頭暈、頭痛、心悸、噁心、嘔吐、多汗、皮膚濕、面色蒼白、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繼而暈厥。
體溫可以高至40℃左右。
臨床上多見混合型。
除避免繼續暴露高溫之外,治療原則為降低過高的體溫、糾正水份,電解質異常和酸鹼平衡,防治休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