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透光率】
Opacity
【辭書名稱】環境科學大辭典
入射光通過光介質時,被吸收部份光線的通量與入射光通量之比值稱為不透光率。
不透光率通常用來作為污染空氣或煙道氣中微粒物質污染程度的指標,這是因為大氣中的懸浮微粒會吸收或散射光線,造成不透光的現象。
不透光率的判定可利用儀器分析氣體樣品,或是利用目測判煙員直接目測判煙來決定,前者用煙道內廢氣不透光之測定,當廢氣排入大氣而形成煙柱(plume)後,不易以儀器測定不透光度,多使用目測判煙。
由於煙氣中含有硫酸蒸氣及三氧化硫(遇水蒸氣後即形成硫酸蒸氣,露點為149℃),在排入大氣後會冷凝成氣態膠而形成白色煙柱,此外煙氣中的水蒸氣也會在大氣中冷凝而成很濃的白色煙柱,故常發生煙道內外的煙氣不透光度測定結果不一致之情形,而且經常是煙道內之不透光度符合法規標準,而大氣中煙柱不合標準的現象。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