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道德經第三十九章心得】
預習時我的理解是: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
過去的、從前的人、事、物獲取純正: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時間獲取純正用澄澈,場所獲取純正用安定,主宰者獲取純正用應驗,稻穀獲取純正用充滿,眾多的、許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獲取專注、純正用成長、滋長,達官貴人群體的領袖獲取純正當做是時間裡合規矩的、合常理的。
天無以清,將恐裂;
時間沒有用澄澈,快要大概分開。
地無以寧,將恐發;
場所沒有用安定,快要大概付出。
神無以靈,將恐歇;
主宰者沒有用應驗,快要大概停止。
穀無以盈,將恐竭;
糧食沒有用充滿,快要大概窮盡。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沒有當用成長、滋長,快要大概消失或消逝。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達官貴人或才能出眾者沒有用守正道的、效忠的,快要大概失敗;受挫。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所以、因而身分尊高用地位低下當作依憑,超過一般標準的用位居低處當作根據。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事情用達官貴人或才能出眾者本身稱呼王侯的自稱、王侯的謙稱、非車輪中間輻木湊集的圓環,這個尤其用地位低下當作依憑不是嗎?
故致數車無車.
所以使得多少工具沒有工具。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不是願望,想得到滿足的意念玉名好像珍貴、精美的,掉下、降下得到好像堅硬塊狀物。
2012年03月27日19點,老師講述道德經第三十九章。
記錄老師的解釋為:
昔之得一者:
過去的這個獲取純正者而言:
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穀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時間獲取純正而澄澈,場所獲取純正而安定,創造者或主宰者獲取純正而應驗,糧食獲取純正而充滿,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獲取純正而成長或滋長,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獲取純正而用時間裡面合規矩或合常理的。
天無以清,將恐裂;
時間沒有用澄澈,快要大概分開破損。
地無以寧,將恐發;
場所沒有用安定,快要大概付出。
神無以靈,將恐歇;
創造者或主宰者沒有用應驗,快要大概休息。
穀無以盈,將恐竭;
糧食沒有用充滿,快要大概窮盡。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眾多的存在於天地間一切有形體的東西沒有用成長或滋長,快要大概消失或消逝。
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者沒有用效忠或守正道,快要大概失敗或受挫。
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所以地位高用輕視看不起當做事物的根源或本原, 超過一般標準的用位居低處當做事物的根底。
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事情用達官貴人領袖或才能出眾本身稱呼古代王侯之稱或謙稱,非貫穿而過,這他的用輕視看不起當做事物的根源或本原是嗎不是?
故致數車無車。
所以使得責備交通工具沒有交通工具。
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非希望色澤通透比得上美石,得到降低好像堅硬的石塊。
本章開頭:“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為天下正。”
先講如果得到純正的陽炁的結果:天氣將是正常的,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我們的居家將是家庭安寧的,呈現祥和之氣;人掌握了萬物的源理義法竅,那麼他的預估將會應驗;糧食是正常生長情況下,那麼將會是豐收的;萬物生長是正常的,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有能力者的率領將是正常運作局面。
接著文章講到:“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貞,將恐蹶。”
如果得不到純正陽炁的結果:天氣將是不正常的,有如該是春天還會下雪一樣;我們的居家將是不和諧的,意外,吵架等等;人沒有掌握萬物的源理義法竅,那麼他的預估將無法應驗,很快就會給揭開騙子的真面目;糧食無法正常生長,那麼將會爆發糧食短缺;萬物生長不正常,一片枯萎景象;沒能力者的率領將呈現混亂局面。
接下去文章提出一個疑問,為什麼會呈現這兩種不同局面呢?
文章接下去說:“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轂,此其以賤為本耶非?”
有能力者不是自誇的結果,非浪得虛名,而是有真正的本領。
所以說:“故致數車無車。”
沒有能力者即使擁有最好的武器也無法使用,一切關鍵在於您有沒有真本領。
文章最後一句:“不欲琭琭如玉,落落如石。”
是說不要把原本漂亮的美玉,糟蹋為低下有如石頭一樣。
我覺得最後這句是在教育我們,也在警惕我們:如果我們有機會改變自己的處境,那就要去拼搏當人上人,不要老了後悔處於人下人的結果。
有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的道理,前進與倒退,只有這兩種結果呈現。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