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理論】
Theory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Y理論」認為人性為正面的假設,亦即認為員工熱愛工作、富創造力、能主動要求承擔職責並自我監督的一種管理哲學。
麥格雷哥(DouglasMcGregor)在說明X理論的要旨之後,認為X理論難以在管理上收效,因為:(1)懲罰使員工感到沮喪悲觀,降低工作士氣;
(2)懲罰僅能維持最低的工作標準;
(3)懲罰並不能解除其所以導致懲罰的原因與問題;
(4)懲罰產生怨憤與惡感,影響合作與團結;
(5)員工的需要除了生活安定與安全及金錢與物質外,尚有更高級的需要如成就感、參與感都被忽視。
有鑑於此,麥格雷哥主張在管理上應採用Y理論,即所謂人性本善的理論。
在Y理論之下,管理者持有的假設有四項:(1)員工視工作如同休息或娛樂一般自然;
(2)員工如能認同工作目標時,即能做到自我監督及自我控制;
(3)一般的員工會學習如何承擔職責,甚至主動擔負起職責;
(4)每個員工均能提出創新的見解,這種能力並不只限於管理階層。
如果我們認同麥格雷哥的理論分析,這對於激勵作用又代表何種意涵呢?
以馬士洛(AbrahamMaslow)的需求層次理論(needhierarchytheory)來作為解釋架構,吾人可以發現Y理論認為高層次的需要,如尊榮感的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才是員工訴求的重心所在。
因此,管理者應讓員工參與決策,工作內容要具有挑戰性,釋放職責給員工承擔,並維持良好團體關係,如是必能激勵員工的工作意願達到最高點。
至於Y理論管理者所採取的領導方式,亦可以布萊克(RobertR.Blake)和毛頓(JaneS.Mouton)所發展的「管理方格」(managerialgrid)來加以解釋。
由於管理者相信人性本善,所以較可能採取「9‧9型」領導,亦即「團隊精神型」領導。
在此種領導風格下,管理者對於生產和人員都非常關心,並且希望藉由溝通和團隊合作以達成組織的目標和任務。
此外,阿幾里斯(ChrisArgyris)在解釋Y理論時,關於人的假設引出了「行為模式B」(behaviorpatternB)。
這種行為模式的特徵,在於對互相分享的目標共同承擔義務,從工作中得到高度信任、尊重和滿足,以及可靠而公開的關係。
模式B的領導很可能是提出要求的、明確的、完全務實主義的,但是它本質上是合作的。
領導行為模式B,往往比模式A更有效、更有建設性,因為它被認為是反映了一種對工作中人們「真正」模樣所作的比較精確的理解。
雖然阿幾里斯對於Y理論抱持相當樂觀的看法,但是魯賓斯(StephenP.Robbins)指出,並無足夠證據能夠證實X理論或Y理論的假定何者有效;
也不認為採行Y理論假定後市改變的管理行為,真的更具激勵員工的效果。
國內學者張金鑑亦認為對Y理論,應有下列三點再認識:(1)Y理論不免失之理想化,假定太高了;
(2)除了在工作上及報償上滿足員工的需要之外,亦可用縮短工作壓力、增加休閒與享受等方式,以滿足員工需要;
(3)Y理論認為科學管理所倡行的工作簡化、標準化足以壓制個人才能的發揮,扼殺了創造與發明的活力。
殊不知這些措施對增加生產,提高效率,亦確有重要貢獻。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