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業倦怠】
Burn-out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職業倦怠又稱為工作倦怠。
最早係佛洛依頓伯格(Freudenberger)於一九七四年提出,用來描述專業助人工作者身心耗竭(exhaustion)的現象。
有學者認為職業倦怠產生的原因包括工作負荷太大;
過度追求不切實際的目標;
或是因應付工作壓力及挫折的結果。
也有學者認為職業倦怠是工作動機改變或對工作感到厭倦的結果。
由於職業倦怠的研究多屬於實徵的研究,迄今尚無一套完整的理論來界定職業倦怠的涵義。
然而綜合各家立論,可以發現職業倦怠具有下列幾個重要性質:1.職業倦怠經常發生在助人工作者身上,也有可能發生在各行各業的工作者身上,其結果會危及個人、服務對象及機構的福祉。
2.職業倦怠是工作情境與個人特質交互作用下的產物,導因於工作壓力,且與個人的感覺、態度、動機及期望密切相關。
3.職業倦怠產生身心交瘁的現象,其症候與結果是多層面的,包括生理、情緒、認知、行為等方面,產生負向的工作情緒,缺乏工作價值及成就感及對工作無法投入等結果。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