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易識字學塾】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簡易識字學塾是清末推行識字教育的場所,一般設於寺廟或公共場所。
其招生對象,原包括年長失學者和貧寒子弟無力上學者兩類,一九一一年後改專收年長之失學國民。
修業年限有一年、二年和三年者三種。
如修業期滿,可以升入初等小學四年級繼續就讀。
家庭貧窮年幼入學的一般應修業三年,年長失學急於謀生的,修業年限得自行斟酌縮短。
其所授課程有國文、國民道德及簡易的算術(筆算或珠算)。
所使用的教材包括「簡易識字課本」、「國民必讀課本」和「簡易珠算課本」。
每日上課二至三小時。
學生入學不收學費。
簡易識字學塾的推動,一九○八年曾由滿清政府提出推行計畫,一九○九年發布〔簡易識字學塾章程〕,要求各地舉辦。
除官辦外,並鼓勵私人舉辦;
凡設備良好,資源豐富之公。
私立學堂均要辦理。
至一九一一年,全國公、私立簡易識字學塾墊共有十一萬九千四百所,蔚為風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