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操作學習】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4 23:06
標題: 【操作學習】

操作學習

 

OperantLearning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操作學習是指經由操作制約歷程所產生的學習。

 

操作制約學習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施金納(B.F.Skinner)於一九三八年提出。

 

其操作制約歷程如下:在某種刺激情境下,由於個人自發性的反應獲得增強,而導致該反應強度的增加,使其能與此刺激情境產生新的聯結。

 

此處個體自發性的反應稱為操作性行為,以別於古典制約學習的反應性行為,稱之為操作性行為是因該行為能操作環境事物,能改變環境事物,是自發性的行為,具有自主性,是隨著增強作用而強化的。

 

例如飢餓的白鼠放進施金納箱,由於飢餓求食而亂抓,壓到槓桿獲得食物丸。

 

壓到槓桿是自發性行為,獲得食物丸是受到增強,由於增強作用,使飢餓的白鼠一放進施金納箱就有壓槓桿的行為。

 

此行為能改變環境事物且具有自主性,因此稱之為操作性行為。

 

古典制約學習的反應性行為是直接受刺激控制的反射行為,例如看到食物(刺激)而流口水(反應),雖然可以建立鈴聲(制約刺激)與流口水間的聯結,但「流口水」是一種反應性行為,非自主的行為。

 

操作性學習的目標大部分是為了獲得滿足需要的物品,有時或是為逃脫或逃避厭惡的情境。

 

在教學上,教師應設法促成理想操作性行為的產生,以增進學習效果,減少教室管理上的困難。

 

操作學習理論在教學上的應用便是教學機。

 

如果學生看到教學機顯示窗所呈現的題目(S),在反應欄上作出正確的答案(R),便會得到增強(Sr+),題目與答案之間的聯結便更為牢固。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