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兜勒】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摩訶兜勒是漢武帝時張騫出使西域所帶回的胡樂曲,具有西域音樂風格。
摩訶兜勒之曲名為西域胡語之音譯,「摩訶」為「大」之意,「兜勒」為「朱離」,即〔周禮〕鄭注所言「西方樂曰朱離」。
班固〔東都賦〕寫成「兜离」,其義相同。
崔豹〔古今注〕云:「橫吹,胡樂也。
張博望入西域,傳其法於西京,唯得摩訶兜勒二曲,李延年因胡曲更造新聲二十八解,乘輿以為武樂。」
文中「解」即樂曲段落間小型的間奏或結束部,故古人以「解」數稱「段」數。
經由上引文字可知橫吹樂曲的源流,係因張騫自西域攜入摩訶兜勒,其後經李延年的加工改造,成為二十八段的橫吹曲。
李延年所造新聲至魏晉時尚有十曲流傳於世,曲名為黃鶴、隴頭、出關、入關、出塞、入塞、折楊柳、黃葉子、赤之陽、望行人。
「摩訶兜勒」的意義在於開西域樂舞東進融入漢文化中。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