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綺想曲】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11-23 03:31
標題: 【綺想曲】

綺想曲

 

Capriccio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綺想曲或稱隨想曲,是指一些不同種類的音樂作品,這些作品能展現出自由隨意的風格。

 

十七世紀時,綺想曲是賦格(Fugue)的重要前驅之一,較其他曲式更為隨意些,其樂段較短且多重覆,使用的賦格主題也較為活潑,甚至有時會有些意想之外的半音穿插其間。

 

巴洛克(Baroque)時代的另一種綺想曲則是標題性的(programmatic),包含一些特殊主題的應用,如模仿布穀鳥、夜鶯或鈴鐺的聲音,或是描寫田園的景色,代表作曲家如弗列斯柯巴第(G.Frescobaldi)、柯而洛(J.K.Kerll)與巴哈(J.S.Bach,1685~1750)等人。

 

十九世紀時,一些作曲家包括孟德爾頌(B.F.Mendelssohn,1809~1847)與布拉姆斯(J.Brahms,1833~1897)等人使用「綺想曲」的名稱以表一種性質多變與幽默的鋼琴短曲,這種曲子通常是三段式的。

 

有時甚至綺想曲的名稱可用以表示雜曲(Potpourri)或是幻想曲(Fantasia)。

 

帕格尼尼(N.Paganini,1782~1840)以「綺想曲」來表示他的展現小提琴技巧的曲子。

 

在十九世紀以後,綺想曲的意義更為紛雜,柴可夫斯基(P.I.Tchaikovsky,1840~1893)創作了綺想曲的管絃樂曲〔義大利綺想曲〕(CapriccioItalien);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Strauss,1864~1949)則以綺想曲為名創作了一齣獨幕歌劇。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